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1983年,滚石杂志在《摇滚乐百科全书》的开头说:“摇滚乐永不停步,它是流行文化中最重要、最不可预测的力量,它在所有的规则之外。”


今天,小编带来素乐团的四首主打“摇滚+非遗”创意歌曲,全部由黄摩崖创意作词,罗卿谱曲制作,无论从歌曲题材还是演唱形式上,都将让你耳目一新。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子》是专辑《异响天开》的第一主打,融入了湘西州国家级非遗项目酉水船工号子与湘西苗族民歌,无论从歌曲题材还是演唱形式上,都是一首主打“摇滚+非遗”的创意作品,歌词、唱腔、编曲,神秘、悠远、杂糅,既有出人意料的多重转折,又有直击人心的金句,很难用一个词去概括全部特色。


“子”作为汉语中的万能名词后缀,本身有着无限的发挥空间,这首主打歌以此作为“词眼”,借助近70个“子”为后缀的词组,写就了一篇天马行空的唱词。歌词内容涵盖了先秦诸子、词牌名、衣食住行、男欢女爱、生老病死等,充分展现了“子”字包罗万象的特点,也因此激发了网友的趣味跟风,纷纷以“子”遣词造句。如果说拿“子”字大做文章,是戳中了中国人共通的历史经验,那么歌词中交替出现的“恼火”与“扎实”则戳中了乡土的兴奋点,这两个词是湘西人的口头禅。经典与民俗的对话,使摇滚乐的批判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乡愁”实现了深刻契合。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2016年7月27日晚7点整,神曲《子》一鸣惊人,席卷朋友圈,此后持续升温,受到国内多家权威媒体的关注,被誉为素乐团“摇滚+非遗”三部曲的开山之作,同年受到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湖南新闻联播》报道,入选摩登天空“2019 YOUNG BLOOD 新血计划”歌单。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乡下人上北京》是嫁接“摇滚+三棒鼓”的网络爆红歌曲,在这首作品中,素乐团对三棒鼓词的字法、句法、韵律以及锣鼓点的节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词作者黄摩崖再次将现代诗的写法熔铸成俚俗诙谐的表达。主唱罗卿领衔肖泽贵、杨妙勤、袁明灿、杨志义、肖昌永老中青三代五位三棒鼓艺人倾情演唱,抒发了异乡人在北京打拼漂泊的复杂情感,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热议。


在第二次尝试中,民族特色与非遗元素不是现代音乐的陪衬,不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相反,是中流砥柱。作品把最精华的表达、最好的唱段留给了民间艺人。


素乐团把原本属于某种既定文化场域的元素通过歌词与唱腔加以转化,焕发新的表意力量,让看起来“土得掉渣”又极其简朴的东西变得立体弹性,并获得当代性。在精神内核上,“乡下人”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给自己的定位,在歌曲中象征着那些渴望征服京城生活的异乡人群像;在艺术表现上,三棒鼓本身的即兴走唱形式也与过客逆旅的漂泊心理暗合。歌曲录制也曾得到了龙山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绿肥红瘦》是一首摇滚乐对话哭嫁歌的创意作品,素乐团紧扣“哭嫁是女人歌”的内核,将哭嫁中的女性群像塑造为优秀的词人与歌者,以“一代词宗”李清照名作《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作为歌名,借红绿二色表达对传统社会中女性集体经验与两性关系的思考。


歌词没有照搬民间唱词,而是化用“昭君出塞”“项羽不过江东”等历史典故,并借鉴中国古典闺怨诗词的艺术特点,语言平白如话却意味深长,凸显无奈隐忍背后倔强达观的摇滚精神。整首作品一改素乐团往日冷峻的曲风与唱腔,于款款深情中融入说唱,层层推进,并在编曲中加入中国大鼓、唢呐等传统乐器,将一“愁”一“瘦”的命运感演绎得跌宕动人,而“土家族哭嫁歌”国家级传承人严水花老师的惊艳一哭,无缝接入,堪称点睛之笔。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值得深入挖掘的是,在红绿二色的象征之下,这首作品其实还隐藏着诗词二体的争论,立足李清照“别是一家”的词学观点,诗体和词体,被刻意营造出对立氛围,似乎就要与雄雌的性别、地位、权利挂钩,但素乐团为严水花设计的唱词,“人啊……可以通过女的去了解男的,人啊……莫通过男的去了解女的”,具有开放性的多重意味,是箴言,是调侃,是牢骚,可各自理解,这也反映一个事实:哭嫁习俗不尽然是悲,不尽然是喜,更不等于妇女反对礼教的产物,而是非常复杂的心理仪式。


据了解,《绿肥红瘦》在录制过程中得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永顺县委宣传部、永顺县文化旅游广电局、永顺县非遗中心等单位的联合支持。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莫骂娘》是继《子》《乡下人上北京》《绿肥红瘦》之后素乐团“摇滚+非遗”系列的最新作品,作为一首摇滚乐对话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创意歌曲,邀请到湖南省泸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州级传承人郑敏与章民权联袂献唱。


这首摇滚歌曲先以念白直击历史悠久的“骂娘”传统,再巧妙融入辰河高腔《目连救母·回煞》一折中的唱段,突出母子情与劝善主题,使现代音乐的表达与目连戏的精神内核深刻沟通,高潮部分的灵感则来自鲁迅1925年创作的杂文《论“他妈的!”》,以国骂“他妈的”作为反语,刻意制造前后矛盾,暗示“娘”也是战争、苦难、丑恶等人类痼疾的主宰,即一切围墙的门。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词作者黄摩崖介绍说,素乐团从2016年以来所做的“摇滚+非遗”系列歌曲,在某种意义上是民间的、艺术的、抢救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初衷是希望通过对传承人声音艺术(Sound Art)的留存及其与现代音乐的对话,激发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濒危文化遗产的关注。


据了解,《莫骂娘》在采风、调研与录制过程中得到湘西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泸溪县文化旅游广电局、泸溪县辰河高腔传习所、溆浦县辰河目连戏传承保护中心等单位的支持。


素乐团介绍


素乐团“摇滚+非遗”四首神曲联展


素乐团2011年底成立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由罗卿担任主唱,自2015年改组、黄摩崖加入之后,已成为中国罕见的由独立唱作人与文人固定搭档的原创乐队,主张“文化摇滚”,试图将摇滚概念从现代音乐的风格(类型)提升至人类文明固有的一种文化精神。2015年8月发行专辑《素言》。2017年5月发行专辑《异响天开》。代表作品有——

“摇滚+非遗”系列:《子》《乡下人上北京》《绿肥红瘦》《莫骂娘》

“中青三部曲”:《旧青年》《红领巾》《学雷锋》

历史人物系列:《鼾歌》《四爷》《阿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土家族   湘西   高腔   乐团   泸溪县   摇滚   绿肥红瘦   摩崖   唱词   神曲   联展   乡下人   摇滚乐   美文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