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莫言诺奖面纱——评《从东北到山东:我原是莫言粉丝》

文章言辞朴素,文笔流畅,论述入情入理,逻辑严谨,分析透彻,论证精辟,结论正确。文章理顺了广大普通百姓和吃瓜群众对莫言态度变化的来龙去脉,难得,好文章,点赞!

作者和绝大多数老百姓对莫言及其诺奖有着类似的认识过程:对莫言不了解☞通过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知道一点☞2012年莫言获诺奖☞高兴+振奋+自豪☞购买阅读莫言作品☞感觉平平+稍有不适☞研读颁奖词和获奖感言☞迷惑☞再次研读莫言作品+梳理心情+梳理舆情☞觉醒+愤怒+豁然开朗☞口诛笔伐。国人愤怒的原因如颁奖词所说,“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可笑”,显然,这个诺贝尔文学奖的目的就是诋毁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品质和发展历史。我相信,诺贝尔文学奖有一定的文学审美标准,但莫言诺奖更多地彰显了西方价值观和对中华文明的政治偏见。

通读该文后不禁要说,让西方专家、学者、教授、政治精英们睁开眼睛看看吧,这就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民族素质和民族气质!别以为中国百姓没有文化、没有素质、不懂文学不懂魔幻,别指望一个诺贝尔文学就能把我们中国人给忽悠了,痴心妄想吧!勤劳、智慧、勇敢、伟大的中国人民,绝不答应这个诺奖愚弄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入情入理   诺贝尔   舆情   目的   口诛笔伐   痴心妄想   山东   面纱   美文   文学奖   愤怒   粉丝   素质   民族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