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当年被称为“波兰荡妇”的女人,凭什么两次获诺贝尔奖?

这个当年被称为“波兰荡妇”的女人,凭什么两次获诺贝尔奖?


我一直在等,等一个不确定的你

来了就别走了


这个当年被称为“波兰荡妇”的女人,凭什么两次获诺贝尔奖?


跟法国物理教师皮埃尔·居里成婚的那年,巴黎大学的女学生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28岁。婚礼仪式上,她没有穿通常的婚纱,而是穿着一身深蓝色套装,那也是她多年的实验工作装。只是婚后,她的名字改为了玛丽·居里。


1867年,玛丽生于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华沙,祖父和父亲都是教师。24岁的时候,她离开祖国前往巴黎,在姐夫姐姐的资助下,在巴黎大学就读物理、化学和数学方面的学业。27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的讲师皮埃尔·居里,两人坠入爱河。


婚后两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伊蕾娜诞生。为了养家,玛丽开始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兼任教职,同时在艰苦的条件下研究放射性物质。她没有专业的实验室,校园边上一个通风差又漏水的棚屋就是她的工作场所。


1898年,玛丽和丈夫发表一篇联合署名论文,宣布以“钋”命名所发现的元素,以纪念被瓜分的祖国波兰。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妇将他们发现的第二个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拉丁文意为“射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创造出单词“放射性”(radioactivity)。

这个当年被称为“波兰荡妇”的女人,凭什么两次获诺贝尔奖?



1903年,玛丽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亨利·贝可勒尔、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诺贝尔物理学奖。玛丽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女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波兰   华沙   居里   拉丁文   玛丽亚   诺贝尔奖   玛丽   亨利   工作装   荡妇   巴黎   放射性   美文   婚后   祖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