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比普通职工贵吗?

大学生比普通职工贵吗?

标题上说得对比,其实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一个企业里,不同岗位的职工,有不同的作用。少了任何一环,事情就可能就做不成或者是效率低下等。


同时,这两个职工群体,还是有区别的。


从整体的平均水平看,如果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大概20多万。这相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庭,希望子女能上大学呢?


因为总的来看,这种选择是比较符合经济学收益的最大化原则。


简单计算一下!没有上大学的人,18岁工作,工作到65岁,共47年,平均每年收入8万元,共计376万。这是大致的平均数据。


另一种是上大学的,23岁工作,工作到65岁,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15万元,共计630万。


这不是说大学生职工,一开始就拿那么高的工资,而是平均看的。毕竟随着经验技能的增长,年收入会增高的不少。


在不考虑其他外部因素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效益,其实已经远远高于不上大学的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并没有考虑太多的情况。


从个人选择来看,很多人会说,现在大学生没有什么用,满大街都是。


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前我国(以2020年为基准)的大学文化人口,在15%左右。其中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大约为11%左右。


前两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三千块雇不来农民工,三千块你只能雇一个大学生。这个梗也许会对很多人认同。


在初开始工作的时候,待遇是比较低的,甚至比普通职工还低。只是后来的成长学习能力,虽然也看个人,但是大学生普遍成长得快一些。获得的机会也会相应增加!可塑性也比较强。当然,这是从整体来看的。


而普通职工,一开始的待遇可能相对大学生要高一些,但是不能快速学习来改变自己。现代社会真的是变化很快的,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内卷化如果再严重一些,那估计更没有机会。


总的来看,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还是可期的。当然这不是说普通人的努力没有用,恰恰相反,没有普通职工的辛苦工作,相当于没有执行的人,那也是做不了多少事情的。


所以,没有谁比谁贵。从个人看,大学生也有没解决温饱问题的,普通人也有最终亿万家财的成功人士,成功还是要看个人的综合能力。


感谢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职工   大学生   可塑性   美文   普通人   这不   待遇   人口   平均   事情   收入   简单   机会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