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这首,中国最早的民歌

来看看这首,中国最早的民歌

根据百科介绍:民歌,是指每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的,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特色的歌曲。这个解释,可以帮我们简单了解下,民歌的定义。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古代最早的民歌,名为《击壤歌》。据传说,是唐尧时期有老人击壤而歌,内容为: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个民歌的大意是:


我在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开始劳作,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才回家休息。自己动手凿井,而得到饮水,自己动手耕作,而得到饭吃。即使是帝王,对于我来说,又能怎么样呢!


现在来看这首民歌,文字简约朴素,读起来也很通畅。简单的几句话,就抒发了劳动者通过自我劳动生存下去的自豪之情。


这首民歌,见于《群书治要》,卷十一引《帝王世纪》。


最早见于《论衡·艺增》,在各个版本中,显示的文字,可能会略有不同。


这首民歌中所讲的内容,表现出农耕社会的那种怡然自得。现代社会的工作,虽然不是耕种凿井的生活,但是早起上班,晚上下班,对很多人来说,还是相似的。当然,也有夜班相反的。


虽然都是为了生活下去,而去辛苦劳作,但是也应该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就算是眼下有很多困难和麻烦,也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我想,这首民歌这样理解,对今天的我们依旧有借鉴意义。


感谢关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民歌   日入而息   论衡   怡然自得   可能会   农耕   通畅   夜班   美文   帝王   时期   民族   太阳   文字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