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一、求索之心

2294年前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路走来,我们内心苦苦追寻求索的是什么?求索已成为我们最原始的动力。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圣贤知其路慢慢长远,亦穷其一生、百折不挠地去追求和探索:真理真知、正知正念、“明心净心”的康庄大道,是“修真大道”、“中庸之道”,即“中道”。这条道圣贤都已走过了,并留下千万经典以育华夏子孙。孔子为求道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更是我们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我们追求的一般是幸福,是进步,是爱人,是理想,是梦想,……乃至远方翘首以盼的期待,但前提也是“以道而行”。对“道”的渴望以及背后支撑的动力便是我们坚定的、永恒的和崇高的价值观:幸福(康宁)、智慧和创造。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1.幸福(福报:幸福的果报)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呢?

有人说有了钱就幸福,没钱了就痛苦;有人爱自己就幸福,失恋了就痛苦……。生活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很多人会认为所追寻的幸福源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财富的增加、占有和享用的资源越多,就越幸福。可这些都是来自外在的,不稳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努力来争取的,我们一生当中与人过度角逐的过程,以至于忘记了初心本是追求幸福和安乐,结果把手段当成了目标,让自己和他人都痛苦不堪。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实际上,真正安乐幸福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感受,不在身外。我们内心如果没有了那份快乐、宁静、祥和、乐趣、喜悦、舒适、满足、安全等安乐感,外境再美妙、物质再丰富,也难以感受到幸福。我们体验到的幸福感是为了让自己拥有那份美德:以自利利他的崇高价值观作为信仰。这是人人具有的,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去挖掘心中的智慧宝藏。人们常说的五福圆满:健康,长寿,富贵,幸福(康宁)和善终便就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圆满人生!

2.智慧:对一切事物迅速、灵活、正确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智慧是我们证悟了万事万物真相的一种境界。没有智慧,我们所学的知识只是美丽的垃圾品,不仅无用而且还会产生傲慢的毒素。

犹太法典 《塔木德》上说:“一个真正的智者是能够向所有人学习的人,而一个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战胜自我和化敌为友的人”。智慧的核心便就是:洞见、理性和谦恭。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那智慧是怎么来的呢?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我们看下“智慧”字体的演变:

“知”是“智”的本字。矢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传授,合起来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造字本义: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彗表示手持扫帚扫地。慧,篆文(彗,持帚扫地,细枝茂盛的草,表示由一把多枝的羽形干草扎成的扫帚,加一圈指事符号,表示藤或绳系、束、捆扎细枝茂盛的干草,表示手持干草扎成的扫帚清扫尘土)。加上心表示心上的欲念。合起来表示为心除尘,比喻清心、净心 ;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所以,古人常称精通行军作战为“智” ;常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智慧便是从清净心,从自性中来。智慧也更需要书,就像刀剑需要磨刀石一样,这个书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为什么看经典书?因为古圣贤所写的书,往往他们的心是比我们现在要清净的多,写出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智慧之书,其开启我们内在无尽宝藏的钥匙。

综上,智慧的人就是每天以清净心(耳灵心亮)的状态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工作、学习中去,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以此去辨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像太阳一样温暖他人,像月亮一样照亮他人,发自真心和诚意去帮助他人(自利利他),为身边的人服务!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3.创造(适应性)-生产工具的革命

创造力是无所不在的,而且俞用俞出,俞用俞清明,就仿如山林中的泉水一样,凡是真实饮用过创造之泉的人,人世的苦难就好像山中溪泉边的乱石,再多的乱死也不能阻挡泉水的奔流与清澈。———林清玄《我心光明》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创造性本质上就是适应性,在这个时代唯一不能被智能化所取代的就是我们的创造力。若没有创造力必将被自然淘汰。每个时代的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使得其符合时代的要求,使得每个人或群体都能有一个办法来解决自己或群体的难题。从点子到产品是创新公司的主要工作。这种创造体现在生产工具的革命,我们看到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计算机时代,到互联网、物联网....都是人类用智慧创造出的,是对工具开发的成就。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综上所述,幸福、智慧和创造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入探索和思考的层面。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用智慧大脑解决各种自身与他人的问题或困扰,开发心中无尽宝藏,自利利他,进而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便是我们一直以来所探索的道路。

其他系列文章如下,敬请诸位关注,感恩[谢谢]!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1)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3)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4)

今生:点燃一盏心灯

人生为何要修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余生   茂盛   安乐   借代   生产工具   干草   作战   扫帚   圣贤   创造力   美文   宝藏   智慧   经验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