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抉择时:常倾听内在的声音

一语惊起梦中人

今天住在济南的一家酒店里休息,一位大姐过来清扫房间。看到大姐非常仔细和认真,也是非常有缘,就送她一串佛珠。“你是信佛的吗?”大姐说。我说:“是的”。

难以抉择时:常倾听内在的声音

真是一语惊起梦中人。我原来还是信佛的啊,怎么忘了呢,这本呢?古人常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真是常常忘却甚至不知本,有时更是舍本逐末。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这两周以来在外地出差,居然纵容自己太深了。“我又是谁呢?”为了日间琐事而忘记了,甚至不记得了自己曾经的初心。

常常看到河水污垢不堪,大气污染了,阳光又被乌云遮盖了,我们往往都大为叹息,心情也不太好。可是,自己的心也是被污染了的,却懵然无知,甚至一再纵容自己,实在是可耻和糟糕的一件事。每天早上一觉醒来,常常以自己的成见、习气和习惯待人接物和处理琐事,内心也是在大多数时候先入为主的成见所盘踞着。以“自我”愚昧认知这个虚妄的客观世界,常常又会错上加错。

难以抉择时:常倾听内在的声音

乌云下的青春少女

今天也是难得让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中静下心来,思维和观照以往所发生和所遇见的一切。这一切原来是无始以来习气业障的遮蔽。这种业力的力量太过强大,常常纵欲而随喜好,以至于忘却了“本我”。常常让自己好不容易觉知的微弱的善力无以抗对。

日常的修行本来也就像每天清晨上厕所一样排掉前一天的废物,可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却没有耐力而坚持这样做。越积越多的垃圾毒素积累在肚子里,只进不出也往往意味着离“死亡”不远了,终将不得解脱。修行本就是不间断地进行,无所谓间断。间断只说明自己下的功夫不足。每一刻,本要是专注地、真实地做自己,或者忘却自己,这修行才有真实的意义。

日常修行本就是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本就要清除掉自己各种各样的执着,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习气业力一度战胜着微弱的善力。真的体会到老子所说:“自胜则强”。真正战胜自己的习气业力才是强者。这微弱的善力在污染的心境土壤下常难以冲突重围,又如之奈何?

难以抉择时:常倾听内在的声音

落叶归根

静思冥想片刻,耳畔响起了一句:“落叶归根”。是的,落叶的宿命是归根,为何归根,是滋润大地土壤,腐败的秋叶又再一次有了生命力,成为滋养大地土壤的养料。这“恶力”岂不是在滋养着“善缘”吗?没有一个个自身的突破,又怎么见到善力的增长?这不正是因为“恶”才成就了“善”吗?所谓广结善缘,岂不就是容纳万“恶”而成就善缘吗?

所以,妄想多了便成为障碍了,唯有对每个当下都能以“清净心”待之,变不利为有利,“恶”也会成为“善”的滋养。对每天的生活都充满着阳光、希望和兴趣,以积极的眼光欣赏眼前的一切。没有了爱恨情仇,没有了美丑香臭,对每个人也都没有多少分别心,哪怕是清扫房间的大姐,路边的陌生人或者是所拜见的客户,他们也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好的遇见。这一点一滴的美妙时刻汇聚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难以抉择时常需倾听内在的声音

难以抉择时:常倾听内在的声音

倾听内在的声音

许多事,还是需要让自己静下来思维与观照,还是要听从自己内在的声音,尤其面临难以抉择的境遇。这是为什么呢?

每每遇到难事,往往举手无措,自己也是个急性子,这更是火上浇油,更加焦躁不安;

每每做了选择,或者听了他人的建议往往又后悔不已;

每每遭受烦恼与迷惑,匆忙的选择,错误的惩罚,不仅伤害了他人,更让自己深陷其中;

在痛苦的挣扎中常常反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啦?怎么办?

原来苦苦追寻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听从自己内在的声音。这个声音不在别处,是在静处,是在我们内心清净之时的声音,也是良知之音。常常“止语”的好处就是能倾听内在的声音,内在的直觉。“止语”不是让我们不说话,而是不说废话,不说无意义的话,不说妄语,不说绮语。关闭口之门户便不会耗散太多能量,集中冥想静思,内在声音自然而出,这颗心也将会变得非常敏锐细微,更加柔软,更深层次的交流也就会被激起,灵感与智慧便也会踊跃而出。

难以抉择时:常倾听内在的声音

现实中,我们不断地读书、上课学习和工作生活。纵然会让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知识虽然也是力量,但是知识也是陷阱,这也是很危险的事。我们也有被一切所学和积累的各种知识给埋葬的危险,这就像每天吃饭后不上厕所所带来的危险是一样的。知识永远是我们之前的认知,不代表实相,不代表当下与未来。所学知识不用也只是美丽的垃圾,所以“知识也往往是陷阱”。

真正我们倾其一生需要拥有的是智慧,只有智慧才能让我们拥有幸福的力量,只有智慧才是创造的力量。这智慧从哪里来,就是从我们的清净心来【修炼一颗清净心:心道合一 】【体悟:从0到1的妙用,从1到0的智慧 】,从利益他人而非利用他人的心而来【修炼一颗无上的心:菩提心 】。

难以抉择时:常倾听内在的声音

所以,日常的修行、读书学习、工作与生活往往都是提升我们慧命的手段,是开发我们心中无尽智慧的宝藏。唯有成就利他的事业,哪怕一句善言,一丝善愿,一个善行才是我们人生的目的,这也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觉悟的心,而不是胡思乱想的迷茫的心,不是有成见的心,更不是自私自利的心。亲爱的朋友们,你说呢?

其他敬请关注:

心如明镜:凡人修真的功夫

孔圣先贤:一生修行的功夫(1)

孔圣先贤:一生修行的功夫(2)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1)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2)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3)

余生:尽在修一颗心(4)

《心经》里的观念:悟空,即忘掉自己,与万物融为一体!

修炼一颗柔软的心:体悟生命中永恒的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先贤   乌云   声音   习气   成见   落叶归根   余生   美文   土壤   微弱   大姐   功夫   日常   智慧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