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南新学之人生三惑(8)事事有本


疆南新学之人生三惑(8)事事有本


大学有语: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这段话表达的思想就是,孔子所说的他和一般听讼者的不同之处,就是希望天下没有官司。怎样能做得到呢?就是一定要让弄虚作假的诉讼人闭嘴,维护真实受害者的利益。这样百姓才能信服司法公正。这样就不会有人敢于弄虚作假,自然也就没有官司存在。如此,天下没有官司,才是司法存在的本质意义。也就是天下无讼。这就好比孔子曾问他的学生都有什么志向,子路说:做个大将军,开疆扩土,封狼居胥。子贡说:做个纵横家,纵横四海,靠一张嘴不战而屈人之兵。颜回说:做个教书先生,教化世人,人心平,则天下平,无战也。孔子非常喜欢颜回的答案。意思就是所有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心平,心平则天下平,无战亦无讼。

疆南新学之人生三惑(8)事事有本


下面就说说这段话与人生三惑的关系。

一:学习。

学习的初级阶段是文字认知和生存之道,也就是怎么识字、怎么活着,人只有活着才能做事,所有的思想和技能才有意义。所以本质意义来说,所有反人性,反生存的思想都是不健康的。更高阶段是文学认知和生活技能。也就是了解人类的文化,通过文字认知读懂历史修习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实际价值的知识技能。没有这些技能在社会里根本无法立足。而更高的阶段就是教化世人,如颜回之志,平天下人心。

疆南新学之人生三惑(8)事事有本


二:工作。

工作的表象是挣钱,而本质意义是让生活更美好,美好到什么程度是极限呢?也就是不用工作生活就能很美好。道理也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钱生活很难过的很美好。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之上可以选择更加喜好的工作,在吃喝都是问题的时候就不要在乎工作的属性了,只要能挣钱,不违法就是好工作。如此,好的工作是需要具备好的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的,否则一无是处之人也很难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努力学习就是拥有一份好工作的前提。当拥有足够多的实力之后,可能真的不需要工作也可以过的悠哉悠哉。

疆南新学之人生三惑(8)事事有本


三:爱情。

这个似乎有点不太好解释,表面来看几乎没有太多联系。但是仔细推敲还是有迹可循的。爱情的表象需求是在一起。而在一起就是能更加亲近,相互理解支持和建立更加稳固的信任互爱关系。所以美好爱情的终极解释就是不在一起也能稳固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支持。也就是超越空间与时间纬度的爱恋。犹如当下的网络爱情。就像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尽管一年只能相约一天,但爱并不会变质。又如现实中没有结婚却能共度一生的伴侣,这都是终极爱情的模样。但这些从某种意义来说似乎有点反人性,所以并不提倡。

疆南新学之人生三惑(8)事事有本


总结

诉讼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诉讼教化世人,而使天下无讼。医德的最高境界的是天下无病,则天下无医。所以说一切事物都有本末之分。只是有些本太过高大,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只能是理论而已。诚如共产主义,诚如佛说人人信佛,世间便无凡胎。若无凡胎,便无七情六欲,那人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佛而来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也是反人性。再如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这些都只是在狭隘的空间里可以实现,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里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现实,做好自己,有饭吃,有事做,快乐生活,热情相爱,自在随心才更有现实意义。

疆南新学之人生三惑(8)事事有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孔子   人心   弄虚作假   美文   官司   事事   认知   世人   本质   人性   也就是   技能   意义   思想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