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前言:中国是一个有着非常悠久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历史的长河,深远广阔,太阳不知道在这个沧桑的岁月里,照亮了多少春夏,月亮不知道沉眠了多少秋冬。更为神奇的是,我们的文明虽然也经历过许多坎坷,但是中间没有断截过,一直能够延续下来。追本溯源,先秦春秋战国之前那段长长的历史,就是商和西周的那些恩怨纠葛了。说到那个时期,很多人都会想到姜子牙。他是历史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对儒家法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被称为百家师宗。

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姓名: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

别名:吕尚、飞熊

出生地:东海之滨(今安徽临泉县姜寨镇)

职业:军事家、政治家、丞相

主要成就: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

代表作品:经典兵书之一《六韬》

七十岁之前的姜子牙

关于姜子牙,有很多传奇故事,据说姜子牙的先祖本来是个贵族,家世显赫,在舜帝的时候还当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帝分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姜子牙还有个名字叫吕尚。不过,姜子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一出生家境就已经落败,他早年做过屠夫,也开过酒铺。姜子牙喜欢读书,一直胸怀理想,在卖肉、卖酒的时候还不忘研究治国之道,每天都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等待有朝一日能施展才华。但是他一直到了70岁还闲居在家。

后来,姜子牙终于如愿当上了商纣王的臣子。可商纣王是暴君,在他的统治之下,奸臣当道,忠臣们都没有好下场,商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姜子牙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还得时刻担心自己的脑袋,于是索性辞官,到各地游说去了。不幸的是,姜子牙没遇到一个赏识他的人,最后盘缠花光了,只好回老家种地。

姜子牙种地,用的是跟别人一模一样的种子,可偏偏就他的地里不长稻子只长杂草,白白赔了种子。姜子牙不甘心,种地稻子欺负我,那我就去打鱼。没想到,姜子牙不但没捞着什么鱼,还把渔网给弄丢了。看来姜子牙终究不属于江湖之外。姜子牙决定坚持理想、重出江湖回到当年当官的旧地朝歌。

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天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姜子牙在朝歌投靠了自己的表哥宋礼之后,便琢磨着做点小生意。能人姜子牙有一门编笊篱的手艺!姜子牙连夜赶工,编出了一担笊篱,第二天一大早便挑到朝歌城中去卖。可是,直到太阳下山,他也没卖出一个笊篱。原来,朝歌城中的人是不用笊篱的。可怜的姜子牙,白白辛苦了一场。

宋礼让姜子牙拿自家的面粉去朝歌城卖。就在一位客人要买面粉时,一匹受了惊的战马突然飞奔而来,马蹄正好钩到扁担上的绳子,把箩筐拖出去老远,结果面粉撒了一地。姜子牙连忙跑去收拾面粉,谁料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地上的面粉被吹得漫天飞舞,再瞧姜子牙,浑身沾满面粉,孤零零地立在街头抓狂。

宋礼又推荐姜子牙去自己朋友的南门酒店做事。南门靠近教场,是个发财的好地方。姜子牙蒸好点心,备好酒肉,等着教场的人操练完毕就能来吃了。可是,临近中午的时候,一场大雨说下就下。操练的士兵没来,当时又正值酷暑,最后食物全馊了。

宋礼怕表弟不开心,于是拿了五十两银子,让自己的家仆领着姜子牙去朝歌城卖猪羊。当时正值久旱不雨,朝廷为了祈雨,便下令说不准屠杀牲畜。姜子牙没有看到告示,刚把猪羊赶到城门边,就被官兵逮住了。姜子牙见情况不妙,吓得转身就逃,而猪羊就这样被官兵没收了。

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姜子牙从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

商朝纣王暴虐,天天都沉溺于酒池肉林中,纣王将天命都给用完了,将人间搅得大乱。周文王西伯侯决心推翻暴政。

为了见到当时英明的王侯——西伯侯姬昌,姜子牙来到秦岭。这里山势挺拔,环境清幽,最适合潜心研究。为了消磨漫长无聊的时间,姜子牙只好到河边去钓鱼。

江河之滨,草木葱绿,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姜子牙钓鱼不用饵,名为钓鱼,实为养性。观标聚神,细察涟漪,专心致志,眺远处之涛奔,闻近林之鸟鸣,心平气静,修养真性。普通人垂钓千方百计要多钓鱼,钓大鱼,而姜子牙却直钩无饵,静观鱼群绕钩而乐,一池清波,两岸翠柳,几声鸟鸣,大自然的清新陶冶着他的情志。

一个名叫武吉的樵夫本来很是瞧不起姜子牙,结果被姜子牙说中他进城会打死人——原来,城里人很拥挤,武吉的扁担不小心打中了一个人的耳根,那人立即倒地死了。就这样,武吉“上了姜子牙的钩”,跟在他身边学习兵法和武艺,对姜子牙唯命是从。


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西伯侯遇到姜子牙

一天,西伯侯到民间走访,遇到了一个唱歌的樵夫。樵夫不是别人,正是武吉,而武吉唱的歌就是姜子牙编的。歌词是这样的:“不是没有贤士,贤士就在山野之间。只因没有明君,贤士只能在溪边钓鱼……”西伯侯听了,立即拦住武吉,问他歌是谁编的。得知编歌的人就在溪边钓鱼后,西伯侯立即回朝,传旨百官斋戒三天,然后全体出动,一起去聘请大贤士。

西伯侯和姜子牙两人在渭水之滨相见,姜子牙一番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话说得西伯侯怦然心动,他从这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身上看到了智慧的光芒。西伯侯认定这是一位满腹经纶、高瞻远瞩的国家栋梁之才,两人一见如故,同车而归。西伯侯拜姜子牙为国师,并委以重任。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文王积善修德,诸侯渐渐归心于周。

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姜太公政治上推崇尊贤尚功,选拔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做官,因此吸纳了一批东夷土著的人才,为周朝的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因此能够出人头地。打破了以血缘为选拔标准的用人制度,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人才的创造性。事实证明,他的用人思想开创了用人唯才的先河,为齐国称霸之路奠定了基础。

文王去世后,姜子牙尽心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国,在牧野之战中,商纣大败,纣王自杀,周武王姬发建立了统一的政权,史称西周。启了周朝统治时代。姜子牙活到了139岁,历经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


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结语:

周文王对姜子牙有知遇之恩,在他七十多岁重用他,终究没有让姜子牙一身才学付空。姜子牙对周朝有鞍马之劳,助立西周,有了周朝791年江山。就如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我们这个时代亦有,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人撑起一片天,担当国家的脊梁,所以,千古流芳,惹人注目。

姜子牙渭水之滨垂钓遇周文王,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临泉县   笊篱   贤士   商朝   稻子   周朝   扁担   樵夫   军事家   西周   鸟鸣   美文   面粉   用人   成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