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世外桃源”的美丽构建,不是陶渊明独有的先进思想,前有古人屈原,后有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后,“桃源”的主题更加明确,成为文人墨客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追寻于向往!

陶渊明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大名鼎鼎的文人心中构建了自己的桃源美梦!

之后数百年,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和王安石也都写过桃源诗。向往桃花源是因为世间无桃源,世外桃源是心之所向。

王士禛《池北偶谈》云:

“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传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

他们的桃源诗彼此争胜,各有新意。展示真不同的桃源意趣。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桃花源记并诗》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世界,表现了古人厌恶剥削压迫,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描写省净、简妙,风格浑朴。符合当时农民们的意志和愿望”

“桃花源"成了温暖世人的美梦,成为人们爱好和平、渴望幸福生活的一个文化象征。是一种无意识的缅恋人类的童年时代。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唐朝的文人士大夫普遍有着关注黎明百姓的胸怀,又有着像陶渊明一样冲和的隐逸桃源梦,王维的《桃源行》蕴藏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里,践行着闲适的诗意。

王维的《桃园行》八首

[ 唐·王维 ]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王维十九岁所写,“将自己与渔人进行了角色置换,诗人成了武陵渔人,重新演绎了桃源神话。他笔下的“桃源”极具美感。

景色美:红树青溪的桃源路鲜艳炫目,居所处处云树攒集、花竹散入,实为仙境。

生活美,白天鸡犬喧吠,一派乡村世界。夜晚月明房静,清幽无比,桃源居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平明扫花开,薄暮乘水入”毫无战乱与灾荒之忧,和乐平静,这样的生活已经是理想境界了。就连作者也不得不赞所居为“灵境”、“仙源”。

与陶诗相比更增离尘出世之感。如“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这与陶诗笔下的农村情景描写显然不同。

他避开写实,通过静谧,虚幻,奇妙的世界表现一个属于宗教的,哲学的乌托邦,一个仙人的乐土。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这种依山傍水,人民淳朴,可以躲避战乱灾祸的地方,视为净土。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王维创作《桃源行》尚处年少时期,涉世未深,对社会虽有一定批判,但肯定远大于否定。

陶诗中对小国寡民世界的向往,王维改成了对神仙世界的冀求,诗中的形象也由陶诗所侧重的对幽美恬适的世俗生活的描写,转为对缥缈悠逸的仙境的描写,甚至原诗中的经济植物也被观赏植物所代替了,风格表现为绮丽飘逸。

诗中一半的篇幅用以描写桃花源宁静优美的环境,弱化了陶诗的叙事性,转向抒情一路。如“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等

由于贪恋山中美景,遂乘兴而游,他一会儿坐看,一会儿行尽,终于在潜行过山口逼仄之处后,豁然开朗,来到了一片旷望平陆之中。在桃源,他看到的是未改秦衣服的居人,他们忽儿“惊闻”、忽儿“竞引”,充满惊喜与热情,随后他们又自道来历。

结局,百转千回,出人意料。渔人思乡回家,却始终忘不掉桃源仙境,遂辞家重返,然而峰壑变改,桃源难寻。短短的几句话,交待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局。故事曲折深刻,跳出常规,传奇笔法的运用使之触处生春,极具小说特色。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韩愈《桃源图》

韩愈借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创造两个桃源世界,借以表达自己"存世"的思想观,在桃源诗歌中可以称得上是首创。《桃源图》在诗歌形式和语言风格上体现韩诗的一贯风格,令其在以"桃源"为母题的诗歌中独树一帜。

《桃源图》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 ,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韩愈的《桃源图》没有着眼对小国寡民世界的向往,也不寄心于灵境仙源的追寻,依据自己一贯的思想观点,揭露和抨击了桃源神仙之说的荒唐。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语气斩钉截铁,先声夺人。随后其从“流水盘回山百转”的画作入手,引出南宫先生的“波涛入笔驱文辞”,指出画、文极尽渲染之能事,皆“臻极”,遂使“异境恍惚移于斯”,语含置疑与讽刺。

接下来,叙述桃源故事,此故事一改《桃花源记》与王维《桃源行》之以渔人为叙事者的角度,而是将桃源人作为叙事主体,他们“架岩凿谷”、“接屋连墙”、“种桃处处”,遂忘却尘世。渔人来访,争说过往,酒食相馈,难忘人间。最后渔人作辞而去,烟水苍苍。叙事完毕,作者再一次回到批判主题,指出“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此事终究无凭,只有武陵人传说至今。

在韩愈笔下,桃源之美荡然无存。如写夜晚渔人留宿时所见所感,在王维笔下是“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的宁静祥和与热烈蓬勃,韩愈却将之描写为“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虽然月明依旧,但过分凄冷,金鸡报晓,却显刺耳嘈杂,太阳升空,亦觉刺目惊心,“空”、“冷”、“清”、“惊”字的运用使人恍如置身异域,恐怖难当。这种描写有力地配合和加强了读者对“桃源”的负面体认,是韩愈的有意而为之。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韩愈论诗素来主张“雄奇险怪”,这首《桃源图》正是其典型诗风的代表。以雄奇的语言、冷峭的意象、极富冲击力的典故,让人目夺神飞。首先,其诗语言夸张,气势雄大。

起笔处之“桃源图”尺幅极大,“生绡数幅垂中堂”,画面是“流水盘回山百转”,极具气势,而南宫先生的文章亦如“波涛”般驱赶文辞,滔滔不绝。

在写桃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用语骇人,其云“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嬴颠刘蹶”是对朝代变换的概括性说法,“地坼天分”指世事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颠”、“蹶”、“坼”、“分”四字极具视觉冲击力。

其诗用典奇僻,惊人耳目。“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句,写朝代易主、秦亡晋兴。前一句指刘邦兴汉灭秦,《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

刘邦遂斩蛇起义,亡秦建汉;后一句则指东晋渡江立朝,“群马”指晋诸位司马氏王侯,新主指司马睿。从秦亡晋兴,其间正大约六百年。这两个典故以动物的动感形象示人,极易使人联系物象,“群马南渡”有紧张激烈之感,而“大蛇中断”则奇僻险怪,让人不寒而栗,意夺神骇。

如此种种,司空图曾云:

“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天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王安石的《桃源行》

《桃源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王安石的《桃源行》则对桃源本事进行了简化与改造。从篇幅上看,王安石诗规模甚小,诗歌篇幅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对桃源故事的简化上:未对桃源之美作任何铺陈;未涉及渔人归去后重又寻找桃源不果的情节。这表明作者之意不在“桃源”仙境,而在他处。而其写作意图正是通过对桃花源本事的主观改造表现出来。

更近于陶渊明的原作,但比陶渊明的思想更彻底。通篇几乎全无景物的描写,却以“虽有父子无君臣”,“天下纷纷经几秦”这样一些名论杰句,反映了自己先进的历史观点和政治思想,表现出精悍简劲的风格。

强化故事发生的黑暗现实背景,增加桃源人闻现今外界战乱频仍时的感慨。秦人来到桃花源源于秦代政治的黑暗,“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秦统治者颠倒是非,役法严苛,民不聊生,秦人遂结伴而逃,来至桃源。对避世背景的强化,意在突出他们的避世非出己意,乃是黑暗现实所迫,为下文议论埋下伏笔。

增加了桃源人闻说世事时的感慨,渔郎讲述了外界战乱不断,“长安吹战尘”,桃源人纷纷唏嘘感叹,泪洒巾帕。这股泪水中,既包含着对外界百姓痛苦遭际的同情,更由此勾起了埋在心底多年的隐痛,遭遇的相似,让他们感慨万分。

这一情节的加入将古往今来百姓的痛苦一网打尽,意义深刻,实为王安石对故事所作的精心加工。

作者点睛之笔的议论水到渠成,“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指出重华式的贤君不再,天下遂出现一场又一场的灾难祸乱,将批判矛头直指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王安石诗的现实批判意义可谓直接而大胆。

桃源面貌的不同,源于写作目的的不同,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曾云:

“其评昌黎《桃源图》诗云:‘凡古人与后人共赋一题者,最可观其用意关键。如《桃源》,陶公五言,尔雅从容,草荣、木衰四句略加形容便足。摩诘不得不变七言,然犹皆用本色语,不露斧凿痕也。昌黎则加以雄健壮丽,犹一一依故事铺陈也。至后来王荆公则单刀直入,不复层次叙述,此承前人之后,故以变化争胜。……”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结语

王维继承陶渊明作品主旨,桃源境界似仙如画,韩愈、王安石则力求从不同的侧面去解构之,一在辨其虚无,一在展示其政治批判用意,在诗歌中展示出与陶作、王作截然不同的“桃源”景象。

桃花源意象,是历代文人面对政治变局、社会离乱、人性崩解等异化形式所做出的心理补偿,桃花源形象即是文人表达理想世界涵义之表征。

世俗人生、现实世界的匮缺与崩裂是桃花源形象建构的根源,以想象为基本方式,文人受补偿心理的作用会构筑出一个兼具弥补作用与批判精神的桃花源乐园空间。

一代代众多或有名或无名的文人都通过独具特色的桃花源形象表现着自己心目中幸福安乐的理想乐园,感染、鼓励着不同时代的文人。

具有自然的、生命的、哲学的、和文化的、历史的寓意。

陶渊明以外的三位诗人,心中构建的桃源美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桃源   平陆   金鸡   南宫   桃花源   桃花源记   渔舟   高祖   渔人   战乱   文人   美文   美梦   仙境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