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朱之死说说《天龙八部》里的爱情无力与现实中的习以为常


从阿朱之死说说《天龙八部》里的爱情无力与现实中的习以为常


整部《天龙》乔峰无疑是最荡气回肠的存在。

身为契丹人自幼丧失父母,被乔氏夫妇收养,先从师少林高僧,再拜丐帮门下,直到成为丐帮一代帮主,少年乔峰的一切可谓顺风顺水。

然而好景不长,当上帮主之后乔峰的契丹身份终被揭穿,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而同一时刻他也遇见了至死不渝的爱情,阿朱姑娘的出现无疑是江湖为乔峰打开的另一个崭新的春天。

直到阿朱姑娘舍身救赎死在乔峰一掌之下,乔峰再一次被命运捉弄。可歌可泣的阿朱姑娘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救赎行为,是值得每一个人感动的。至死不渝的乔大侠用一生守护爱的信念一样值得赞颂。

从阿朱之死说说《天龙八部》里的爱情无力与现实中的习以为常


但是,毋庸置疑,阿朱的死乔峰是难辞其咎的。

报仇心切是其一。

因为报仇心切,居然带着心爱之人四处寻仇,而且还利用心爱之人帮忙寻察,显然此刻爱情是没有他的仇恨重要的。或者说在仇恨的驱使之下他几乎忽略了爱情的美好。

寻仇不察是其二。

作为曾经的一代帮主,必定有过人之处,其不止是拥有毁天灭地的功夫,冷静善察想必也是必备的,从他过往的战绩可以窥知一斑。然而在询问段正淳的过程之中说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话,这是不合理的。按照他的秉性应该直接问段正淳是不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而不该是拐弯抹角的。此处可以证明仇恨是恐怖的,能让人迷失心智,乔峰大侠也不例外!我想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粗犷有余,体贴不足是其三。

漠外汉子的粗犷豁达被乔峰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对于爱人的细微之处就非常不足了。这是本性,或许不算错误,只能说是性格使然,一条直来直去的汉子难免会有不拘小节的时候,但是这无疑是致死阿朱姑娘的重要因素之一。

阿朱的美好自不用说,读过《天龙八部》或者看过电视的朋友都很清楚,无需赘述。

然而,阿朱的死也与自己有关。

其一,不够相信爱情有无穷的力量,而是相信死可以化解一切。

不管她无畏赴死是为了唤醒爱人还是为父舍身,我都不得不说,她的做法欠妥。虽然她对乔峰的爱令人动容,但是我一直以来并不赞成她的以死救赎。我一直坚信如果她足够爱乔峰,乔峰也足够爱她,什么都可以用爱化解,而不是用生命作为代价。

其二,面对一位粗犷有余的男人她多少有些过于内秀。

一个粗犷有余,一个过于内秀,或许注定产生交错。于是阿朱姑娘在认定乔峰只有报仇雪恨才能与之共赴草原之后,才决定了赴死救赎。既为段氏,更为爱人。此处阿朱姑娘的内秀表现出的是大义凛然。

其三,淡看了爱情的本来意愿。

毫无疑问,爱情之初都是为了长相厮守的,而死绝对是对这一意愿最大的轻视。当然用生命作为代价唤醒或者是成全爱人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如果一个深爱自己的人连与自己血亲过往的恩怨都放不下的话,我想那样的爱是值得怀疑的。然而,事实是乔大侠对阿朱姑娘的爱是肯定的,所以我认为阿朱姑娘确实做错了。甚至他们都错了,都从侧面证明了不够在乎爱情的本质意愿。

从阿朱之死说说《天龙八部》里的爱情无力与现实中的习以为常


我坚信,他们之间缺少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沟通。也许深入沟通之后乔大侠会放弃报仇,便不会有悲剧的发生。假设他还是不情愿放弃复仇,则可以怀疑他爱的真假。如此阿朱姑娘再为之赴死,则阿朱的爱会显得更加纯粹。

当然金老是要写乔峰的深情的,所以错只能让阿朱姑娘来背。让她多少有点自作主张。必须要说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她那样独自面对是不值得提倡的。我坚信那一刻她一定是在犯傻,因为我能讲得道理她应该都懂。

悲剧的发生往往与误会有关。乔峰误会段氏,误以为段正淳是杀父仇人,而阿朱姑娘(段氏)也算是误会了乔峰,误会了他复仇的坚定,低估了他能放下一切仇恨的豪迈。

同样阿朱姑娘应该也低估了爱的力量,错以为死是最有力的,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于是选择赴死。

从阿朱之死说说《天龙八部》里的爱情无力与现实中的习以为常


所以,虽然我感动于她的爱,但并不支持她的做法,甚至认为她就是错误的。因为她更相信自己的爱,所以死而不惧。但我认为她是有点自以为是的,以至于忽略了爱情最初的意愿。

其实我更能接受他们沟通之后,乔峰执意报仇,她再去赴死!因为那样既说明了爱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也证明了乔峰不够爱她。如此,她再用最激烈的方式面对。那样她的爱则会愈加伟大。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证明了乔峰不够爱她,再让她为之赴死是不是就显得不值得了?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纯粹的爱有时候并不在乎对方够不够爱自己。当然如此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

不过,如果真是那样写,则乔大侠就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这不是金老的本意。所以金老只能让阿朱姑娘做傻事。但是这却不符合爱情的纯粹性,所以他们的故事是前后矛盾的。或者说不算是纯粹的爱情,而更多的是江湖恩怨。

确切地说,爱情在整部小说里是低于恩怨的。细看能体会到。也可以说爱在整部小说里都是无力的。正如王语嫣没能追回慕容复,段誉也没能得到王语嫣,阿紫没能打动乔峰,游坦之也没能感动阿紫。只有阿朱的死惊醒了乔峰,而重点却是死。至于上一代人的爱情更是狼狈。

唯一圆满的虚竹与西夏公主,不是起于爱情,而是起于身体接触,激情大于真情。也不算纯粹的爱的力量,更多的是激素的力量。

从阿朱之死说说《天龙八部》里的爱情无力与现实中的习以为常


总结一下,首先我不赞成他们面对爱情的态度和做法。其次我认为一切误会都源自沟通不足,只要能够认真沟通,便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无论乔峰误会段氏,还是段氏(阿朱)误会乔峰都是缺乏足够的沟通所致。

乔峰对阿朱的至死不渝是值得敬佩的,无论那其中是否包含愧疚。阿朱的慷慨赴死也是值得尊重的,也无论是否绝对出于爱情。

然而当悲剧发生之后,我们更该做的不仅仅是为之动容,或许更多的是该痛定思痛,去探寻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抛开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我认为本质问题只有两个,一是爱情无力,二是沟通不利。或许现实之中亦是如此。

从阿朱之死说说《天龙八部》里的爱情无力与现实中的习以为常


爱情无力不仅仅表现在全书主要爱情线路一一失败,更深刻的表现则是就连乔峰最后死也没能兑现和阿朱死在一起。雁门关外一剑轻生,他的浩然正气可谓感天动地,却也深刻地证明了爱情无力。诚如阿紫以死相许只为一具死尸,而游坦之则更为可怜,这些都一一佐证了爱情无力。

细思,避免悲剧发生的途经也许就在于如何沟通和如何让爱更有力量。

深度沟通的能力相对简单一些,这是个人问题,通过修养学习可以逐步改善。而爱情无力则是一大难题,这是整体性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就能立见成效的。

我姑且认为,爱情里最根本的意愿不是至死不渝、朝朝暮暮,也不是志同道合、心有灵犀。而是最基本的,最现实的彼此生在一起。而现实中很多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究根结底只有一个,就是爱情无力。

而爱情无力源自世人的普遍默认。也就是大家都觉得无所谓的时候,就真的都无所谓了。于是分手,离婚,完全已是司空见惯之事,不足为奇。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习以而为常,习以是重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好与不好的社会现象都是因习以而为常的!于是抑恶扬善,择优而行就显得犹为重要了。

我想,这值得每一个人深入思考。

从阿朱之死说说《天龙八部》里的爱情无力与现实中的习以为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契丹   丐帮   无力   内秀   爱情   至死不渝   帮主   粗犷   习以为常   美文   大侠   意愿   误会   悲剧   姑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