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岁末絮语

散文:岁末絮语

文:菁茵

习惯于手机上看日历,绵延不绝的一串串数字,已然令人麻木,看着并无特别的感觉。直到前两日收拾桌子,看到母亲床头的日历被撒得仅剩薄薄的两页,如同枝干上即将坠落的枯叶,才蓦然一惊:时光,实在太过匆匆,简直像一支射出去的箭,还未看清轨迹,倏忽间就蹿至岁尾。
  
   一
   这一年,对“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体会更深。
   因为疫情,儿子推迟了上学,夫推迟了上班,起初有些焦虑,慢慢也便平复。十几年未做过饭的夫,重新开始下厨,算是我家的一则新闻。那段时间,我们一家重新进行了分工:上班的我负责跑外,夫负责煮饭,儿子负责打扫卫生。每日讨论最多的便是吃啥?一日三餐成为最重要的事情。蒸煮烹煎炸,夫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紧缺有限的食材,为我们奉献了一桌桌内容相似形式不同的饭菜。锅碗瓢盆频频作响,一家三口准时围坐桌前。虽然不能到外面自由行走,但可以和家人欣然相对、寂静相守,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生活变得简单又规律,就好像一棵曾过分招摇的树,被强行剔掉那些枝枝蔓蔓,只剩下重要疏朗的主干,这种简静,是一种滤去浮华后的轻松与美好。
   想起曾经读到的一句:好的生活不是在市井中梦想着桃源,而是在日常柴米油盐中守得住窗前的明月,还有心力去寻远山之灯。
   回家吃饭,一句最简单的话,成为2020年最温暖的存在。

散文:岁末絮语

 
   二
   这一年,忙碌又充实。
   曾看过一个视频,意思是说一件工作干得多年会变得麻木。到今年我在这个岗位已经干了整整二十年,庆幸的是尚能保持热情和敏感。
   尤其是疫情期间,从大年初二便开始正常上班,因为许多讯息需要第一时间发布出去,常常忙碌至半夜。好在,夫和儿子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承担了大部分家务,让我不至于身心俱疲。
   因为情况的特殊,我负责的平台成为单位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一种责任与担当,让我不敢懈怠,加班加点成为常态。每每编写发布完一期稿子,想到好多人会从中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内心会有一种丰盈感,那是一种久违的轻松与满足。
   说爱岗敬业,听起来有套话之嫌,但对工作认真,已然成为我的习惯。
   仔细想来,这种认真,其实贯穿着我的全部生活。从小,对学习认真,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敷衍;对感情,更是认真,夫是我的初恋亦是我的归宿;对朋友,更是宁缺勿滥,亲君子远小人不知不觉成为自己的信条。对文字,则更为虔诚,这一个个方块字,足以让我膜拜一生。
   这样的我,难免显得刻板寡淡,甚至有时显得格格不入,却也为我省却了诸多麻烦,赢得了大把时间,让自己能一直活得率真而随性。
   《菜根谭》中有句:“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芳。 ”又云: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这是我喜欢的句子,并一直以此自勉。
  

散文:岁末絮语


   三
   这一年,一半时间在乡村,一半时间在城里。
   父亲走后,我们将母亲接进了城。然而,在乡村生活了七十年的母亲,依然对乡村充满留恋。“五一”时节,应母亲的心愿,再次让她回归村里,生我养我的小院又重获生机。
   从此,我和夫开始在城市与乡村间穿梭。每日清晨,在村里匆匆吃了早点,然后和夫驱车赶往城里上班,傍晚,和夫回到村里,如此反复,不厌其烦。小城和小村距离并不远,十五分钟的车程,这个距离在我看来刚刚好。
   回到熟悉的村里,母亲的生活又步入正轨,渐渐充实起来。左邻右舍皆是多年的乡亲,母亲和她们在一起无比放松,一起聊天,一起散步,一起跳广场舞,母亲的脸上又露出久违的笑容。遵从他们的内心,将父母当孩子一样呵护,这是我和夫达成的共识。
   而我们,可以不顾及任何人的眼光,着宽松的粗布麻衣,穿母亲早年做的布鞋,在小院里或种菜养花,或闲聊遛达,或喝茶赏月。假日里,夫也会带着我去郊外看鸟,去黄河边抓鱼,曾误闯喜鹊的王国,曾被大片的羊群挡道,曾被一望无际的葵花林震撼,曾驮着满天的繁星匆匆赶路。

散文:岁末絮语

   乡村的夜静谧安宁,左边是母亲,右边是夫君,我的心有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往往一觉睡到天大亮。
   虽然生在偏远甚至落后的小城,只是一个最基层的小公务员,平凡得如同乡间的一株小草,空气中的一粒浮尘,但也正因为这样,能始终拥有小草般无羁、浮尘般自由的闲散生活。更重要的是,始终有人陪伴在身边,给予山一般的依靠,海一样的包容。如此,足矣。

散文:岁末絮语


   四
   这一年,被很多事刺痛,也被很多人感动。这一年,五味杂陈又刻骨铭心。
   2020年,仿佛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灾祸接二连三发生,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着每一个人。
   相较于疾病的残忍,意外之灾更令人嘘唏。这一年,一些熟悉的人毫无预兆的离去。世界从未像今年这般令人恐慌。
   “活着就好”。这句简单朴素的话,从未像今年这般掷地有声、蕴含深意。
   而人到中年的我,早已学会了与这世界和解,与生活和解,与过去那个骄傲执拗的自己和解。
   小时候,有过很多宏伟的愿望,要当画家,要做女强人,要出人头地,要走遍世界。现在,经历了俗世的喧嚣,尝到了生活的冷暖,看透了岁月的沧桑,该荒芜的已经荒芜,该离弃的已经离弃,唯有最初的单纯与天真,得到了最坚定的挽留——越来越渴望安静的生活,让日子回归日子本身,让生命更贴近生命本质。
   2020年,我们在失去中得到,在绝望中希冀,在苦难中坚强,发生的一切,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将成为过去。
   旧岁将逝,新岁又长。倏忽半生,只希望自己始终能拥有一双清澈透明的眼,面对这沧桑人世依然能不舍悲悯,又心怀喜悦。
   再见,2020,你好,2021。

散文:岁末絮语

散文:岁末絮语

散文:岁末絮语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菁茵,一个喜欢在乡野行走的布衣女子。

#我的2020# #巴彦淖尔头条# #年终盘点·20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菜根谭   巴彦淖尔   潘多拉   桃源   浮尘   絮语   疫情   岁末   美文   村里   小城   乡村   沧桑   城里   散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