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春天里

乡土散文:春天里

文:菁茵

因为地处北疆,塞外的春天,要比其它地方来得晚一些。
   最早发现春的气息,始于办公室的那几株花。尽管室内一直有暖气,阳光也算充足,但那几株花整个冬天都萎靡不振,不是叶片泛黄,就是根茎枯朽,一副病病殃殃、生无可恋的模样。
   当初选择这几种花,是因为它们皮实好养。塞外少雨,气候干燥,寒冷期长。塞外的花,和塞外的人一样,需耐得住漫长的冬天,更要经得起干旱的考验。忙于工作的我,平日里对这几株花疏于打理,只是隔三岔五才给它们浇浇水。
   三月里的一天,我再次浇水时,眼前一亮。我发现那株半死不活的吊兰,盆中央的枝干上竟然冒出一簇新绿,那是两片刚努出的叶芽,似刚从母体挣脱出来的胚胎,嫩绿中掺着一点鹅黄,肉墩墩的叶片折射着太阳的光芒。这抹绿,如一阵风,让我的心田荡起久违的涟漪。我开始仔细观察其它几盆花,这才发现,一直闷声不响的仙人掌,也悄悄孕育出一粒粒暗红色的芽苞。原本干瘪失色的树马齿苋,不知何时挺直了腰身,叶片丰润了许多,晶莹透亮,这让我想起它还拥有一个动听的别名——金枝玉叶。

乡土散文:春天里


   行走在路上,春色闯入眼帘,令人猝不及防。路两旁的树,浸润在春风里,一改冬日的骨感,枝条有了温柔的弧度。杨树、柳树,在抖落一身的毛毛虫后,叶片如星星般此起彼伏钻了出来。桃树、杏树、榆叶梅则任由密密匝匝的花朵罩满全身,圆润得似一个个硕大的花球,白得像雪,粉得如霞,傲然挺立在路边,吸引得众人围观驻足。而那些灌木类植物则相对低调一些,它们屈尊在大树的膝部,低矮的身形紧紧相拥在一起,不分你我,肩搭着肩,站成一道道绿色整齐的屏障。
   门前的草坪,好像是春风打翻了绿墨,起初被晕染得深浅不一。
这些顽强的草儿,头顶上还覆盖着枯黄的残叶,它们铆足了劲儿在阳光下拔节,与一场场夹杂着沙粒的风周旋,终是冲出羁绊,抖落尘埃,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溪流,未出几日,便漫溢着占领了曾经裸露的空地。那些昔日的枯枝败叶,被它们踩在脚底,成了养育根系的肥料。

乡土散文:春天里


   周末回乡,打开老屋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角的一枝枝绿箭,走近一看,原来是母亲去年栽在土里的葱苗,正擎着碧绿的新枝。而门前的那几个花盆里,土壤虽然干裂板结,却簇拥着一朵朵绿牡丹似的新苗。去年秋天离开老屋的时候,可以说是匆匆忙忙。不到一天时间,我们将地里的蔬菜连根拔起,将果实一一采摘攒堆。蕃茄做成酱,萝卜晒成干,黄瓜腌渍到瓮里,辣椒则用线串起来,一串串挂在屋檐下。唯独地堰上的那些羊角葱,只是覆盖了些土,任由它们自生自灭。临行前,母亲又将门前花盆里的那几株已经凋零的花茎折断揪出。拾掇完毕后,我们将老屋“哗嗒”一声上了锁。自从父亲走后,只要天气转凉,我们便会接母亲进城,冬天的小院变得空荡荡。
   好在还有这些植物,在默默守护着小院。
无论冬天多么难捱,只要听到阳光和春风的召唤,它们便挥舞着双臂破土而出,为小院带来一缕生机

乡土散文:春天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父亲离世后,苦闷、悲伤、遗憾,愁云般挥之不去,我将心冰封在冬的萧瑟中,不愿融化,也不愿醒来,春天似乎也在我眼里失了颜色,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饶有兴趣地欣赏这些植物了。为什么草木可以重生,而人一去不返?此时,面对这一抹抹新生的绿意,我依然在固执地寻觅答案。
   墙角传来一阵动静,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循声望去,只见父亲生前栽下的那两株海棠,已经高过屋顶,需仰望才能看到全貌。夫正挥舞着大剪刀,对它进行剪枝。他先是将头完全平了,然后对细枝进行挑拣。伴随着“卡喳卡喳”的声音,一截截树枝纷纷落到地上。我有些心疼地对他说:“这些树枝,好好的,已经长出花苞,为什么要剪掉?”他微笑着告诉我:“长得太高太密,哪能结出好果子。太多的枝桠,除了让水分蒸发得更快,还会让所有的果子都长不好。”
   “可惜了。”我叹息道。我知道夫说得在理,
剪枝,是一种不得已的割舍。对于一株果树来说,刹那芳华不是它的追求,高大招摇更不是它的梦想,只有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为了实现这种价值,母株不得不牺牲掉那些细枝末节。这种牺牲,恰恰又是一种成全。


乡土散文:春天里


   我想起小时候随父母到田里间苗,明明长得很好的秧苗,却要拔掉多余的植株,为的是给唯一的那株让出空间。葵花也是如此,无论枝桠间的花苞多么饱满,都必须一一摘除,只能留下正头,我们把这项营生叫“打切旁头”。面对那些辛苦种出来的庄稼,我曾经因为难以取舍而犹豫着无法下手,于是只能远远落在父母身后。此时,父亲的话又在耳畔清晰地响起:“去掉孬的,留下好的,秋天才能有收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在这世间何尝不像这些植物?好不容易挺过冬的萧瑟,刚感受到一点儿阳光的温热,却又面临着被利刃强行剪枝,被风雨轮番敲打,有不舍,有不甘,有无奈,有痛,有血,有泪,却只能独自咽下。无论伤口是否结痂,我们都不能丧失萌发的动力。沉溺于过去,纠结于得失,只会令我们裹足不前,懦弱的身骨,将注定等不来真正的春天。
  
生命是一棵树,不止有青春的芳华,更有暗夜的挣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一次次被修剪,被打压,但只要心里怀揣希望,在隐忍中积聚力量,不要丧失信念,就能勇敢越冬,重新抽枝发芽。

乡土散文:春天里


  
成长,意味着一次次的割舍,更意味着割舍后的蓄势待发。
   “何物最光知,虚庭草争春。”唐朝诗人孟郊如是说。在我看来,春天,更像一声号角,吹醒了秧苗,吹化了河流,吹动了人心。看吧,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人们的身影再度活跃起来,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想苏醒的就如草儿般努力勃发,想舒展的就如花朵般尽力绽放,想壮大的就如树木般将根扎向深处,这就是春天,它不仅代表一个季节,更代表着一种心情。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丧失萌发的心情,这是对春天虔诚的礼赞,更是对生命最好的注解。

(写于2021年春天)

乡土散文:春天里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菁茵,一个喜欢在乡野与文字间行走的小女子,感谢您的阅读。

刊发于纸媒《呼和浩特晚报》

#乡土中国##巴彦淖尔##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春天   秧苗   枝桠   花苞   塞外   芳华   小院   乡土   叶片   草木   美文   春风   门前   散文   冬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