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90年代我和双胞胎姐弟学生的故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90年代我和双胞胎姐弟学生的故事

本网配图,下同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担任初中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迎来了我的第一级学生。

开学后过了很长时间,我才知道长得不是很像的李红和李军(均为化名)是双胞胎姐弟俩。他们家的情况,我是从班里学生那里知道的。这对双胞胎姐弟俩上边还有个正上初三的姐姐,听说在他们还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一人拉扯着他们姐弟三个过日子。他们的父亲是镇上一个工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厂子效益不好,父亲的工资也不高,家庭生活困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90年代我和双胞胎姐弟学生的故事

一个周末,我到他们家家访了一次。他们家住的是厂里给的两间平房,低矮简陋,屋里除了一些简单陈设外,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他们的父亲是个淳朴的汉子,憨厚老实本分,言语不多,默默地支撑起一个家。我能想象得出他们家的困难,很多时候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大人苦苦支撑,孩子们除了忍受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外,只有默默地努力上学,以求将来能有个出路。

“老师,咱给李红和李军捐点款吧!”领我去李红、李军家家访的两个学生提议说。

于是,几个同学一号召,这个一元,那个五毛,大家踊跃捐款,共计43.5元。现在看起来不多,但在那个时候,对于刚上初一的孩子们来说,都是从本来就不多的零花钱里拿来出的,不管多少,都是大家的一份心意。有的学生捐了衣服,也有的学生捐了钢笔、墨水或本子,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带着几个学生送到了李红和李军家里。

第一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到了学校收缴下学期学杂费的时候,每人一百多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工薪阶层月工资一般是一百来元,李红、李军姐弟三个都在上初中,而且正上初三毕业班的大姐需要缴的费用还多一些,姐弟仨这一次就得要缴三、四百元,对于他们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目。我鼓了鼓勇气,去找校长说明了情况,请校长看能不能把李红、李军姐弟俩的学杂费给减点,或者给免了,没想到校长二话没说,立即同意全免了。

打这以后,每逢缴学杂费,我就去找学校,虽说不是每次都能全免,但至少能给减掉一部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90年代我和双胞胎姐弟学生的故事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外在环境是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对于李红、李军姐弟俩,我不能不关心,但也不能过于关爱,更不能“溺爱”。纪律、学习、班内集体活动等,对于李红李军姐弟俩,一视同仁,跟其他同学一样要求,我要让他们感觉到,在这个班里,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分子,我们需要的是同学们以姊妹兄弟般的感情,互助互爱,共同成长。姐弟俩一同参与班级活动,比如集体劳动,爬山春游,到敬老院学雷锋做好事,参观大汶口文化遗址,等等,一次不落。

初中三年,我给学生开过很多次励志主题班会,每天第一节晚自习前的生活指导时间,常给学生选读一些精美的文章或解读名人名言,教育学生不仅知道如何学习,更要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要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学会自强、自立。

“红”“军”不怕远征难:90年代我和双胞胎姐弟学生的故事

1995年,我的第一级学生初中毕业了,有的升入了高中,有的考上了中专学校。有人说,老师就是个摆渡的船家,把一批批学生安全地送到河的对岸,然后返回再送别的船客,年复一年,目送着一批批学生上岸,去创造他们自己的未来。

学生毕业之后,我和他们就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更没有什么来往了。

1995年9月13日,新学期开学不久,我收到李红寄来的一封信,说她上了一所中专学校,开学初正参加军训。她的弟弟李军没能考上高中,决定复读。

李红在信中说:

班主任:

感谢您三年来的哺育(教育)之恩,使我在这关键的三年中学时代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去对待别人,怎样去对待人生的挫折。三年里我曾失落过,但当我看到你那双眼睛时,却又似乎看到了什么,使我振作起来。三年来,我确信我们班的同学懂的东西却比别的班多得多。你经常在晚自习辅导时读的那些文章、哲理名言,相信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而且会影响我们一生,对我们走好人生之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李红

我给李红写了封回信,鼓励她珍惜学习机会,学好专业,同时要积极参与班内、学校里的集体活动,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社会。

这年十一月,已经入冬,有一天天气很冷,我突然想起了李红和李军,这天我正好刚领了工资,便跑到邮局,给李红汇去了30块钱,附言说:“天冷了,买双棉鞋。”

几天后,李红给我寄来封信。她在信中说,听她同学说学校收发室有她的汇款单,她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会是谁给她的寄钱,最后大胆地猜了猜:“只有一个人可能——初中班主任!拿到汇款单一看,果然是您!……”

那一刻,她流泪了……

1996年夏天,我在街上遇到李红、李军的父亲一次,打过招呼,简单聊了一会儿。他言语不多,还是一副憨厚老实本分的样子。

他们家依然困难是一定的。

回到家里,跟妻子说起了我的学生李红、李军和他们的家庭,我说把从老家带来的那袋子白面给李红、李军家送去吧。妻子没意见。我推出自行车,载上面粉,就去了李红、李军的家。从李红、李军的父亲口中得知,李军去年没考上高中,中专上不起,选择了复读,准备再考高中……

那是我最后一次去李红、李军的家,最后一次见他们的父亲和他们姐弟俩。

李红和李军是我从教近三十年来的第一级学生,从他们初中毕业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没再见过李红和李军,但时常想起他们和他们那位老实巴交的父亲,每每这样的时候,我就想到这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

(说明:学生姓名为化名,本网免费正版图片配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姐弟   学生   学杂费   汇款单   憨厚   晚自习   双胞胎   美文   班主任   校长   父亲   困难   集体   初中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