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千好终为客,故乡从来有亲人:到老不忘乡情的大伯王培良

外地千好终为客,故乡从来有亲人:到老不忘乡情的大伯王培良

作者伯父王培良先生像

外地千好终为客,故乡从来有亲人:到老不忘乡情的大伯王培良

作者:王伟凯

大伯,共和国的同龄人。

大伯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是位老革命,“三八式”老干部,爷爷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是我们村的第一名共产党员。

大伯出生时,爷爷还在外地参加革命斗争。听大伯说,当时威县的情况比较复杂,爷爷因为有文化、处事果断,县委就派爷爷以教师身份组织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解放战争,以致小时候的大伯和爷爷是聚少离多。

1949年3月,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爷爷与战友奉命南下,当时大伯仅仅4岁,对当时的离别,已没有任何记忆,只是感到好久没看到自己的父亲了。好在当时家族人众,大伯与自己的其他兄弟一起玩耍嬉闹,每天也很快乐。

新中国诞生后,爷爷在湖南参加了工作,而大伯和奶奶则继续留在威县老家。大伯的童年很是有趣,当时亲叔伯兄弟四五个,本家本族兄弟更有十几个,良好的家风使得这些兄弟亲密无间,尤其和几个亲叔伯兄弟宛如亲兄弟一般。用大伯的话说,就是每天早晨一爬起来,首先去的就是自己的伯伯家,伯伯家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基本上和大伯同龄,尤其是哥哥很爱护大伯,大伯曾记得,这位哥哥带着大伯去离家5里外的雪塔村看戏,哥哥用棉袍把大伯包起来,只露出眼睛看戏,晚上跟着去哥哥的姥姥家吃饭睡觉。正是因为童年的这些难忘经历使得大伯乡情浓浓。

大伯12岁那年,爷爷把大伯接到了长沙。

大伯第一次回家是在1961年,当时正值灾害连连,大伯背回来一些大米,给一些至亲分送。现在提起来,大伯都长吁短叹,因为很多亲人家里都断粮断炊,这次回乡使得懵懂少年的大伯情绪很是低沉,好在浓浓亲情驱散了大伯的苦闷。

之后大伯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其对千里之外的家乡思念依旧。1972年,距离上次回乡十多年后,大伯再次踏上了回乡的路途。这次回乡,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堂弟们都已成家生子,看着自己亲人的生活还算可以,大伯也很是欣慰。在家住了一个月,其间由自己堂弟陪同,远赴山东探望亲人,陪自己的伯伯聊天话古、叙旧。

大伯再次回乡是1990年,距离上次回乡已隔18年,当时大伯的侄辈已成家生子,他的伯伯已年过古稀,回到家的大伯很是欣慰家人的康健,在村中盘桓寻找幼年的记忆。笔者和大伯深聊,大伯对家族、对家乡、对家音深有情怀。1998年,大伯再次回乡,这次回来是大伯最高兴的一次,因为家族人旺,同辈兄弟姐妹身体康健,晚辈学业事业有成。

按常理说,大伯在长沙生活很是优雅,有宽敞的楼房、绿化整洁的小区,但大伯念念不忘的却还是威县家乡,这就是乡愁,这就是情感的记忆。三年前大伯已年过古稀,孤身乘车千里回到威县老家,住了二十多日,今年大伯已75岁高龄,又是一人来到家乡,居住了一月有余。用大伯的话说:“外面千好万好,回到家乡心里踏实舒服,因为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有生我养我的土地,有我兄弟姐妹的情感,有我父辈祖辈的长眠气息。”

大伯的这种心情,我能理解,这是一位老人浓浓的乡愁,乡愁连着你我,连着过去,连着现在,更连着未来。

实际上,大伯是我的堂伯,在威县老家生活的是大伯的堂弟、堂姐,也就是我的亲叔叔和姑姑,因为家风使然,他们堂兄弟之间情感胜过亲兄弟,我们也把大伯从内心看成亲伯伯。敦亲睦族是我们家的传统,大伯对自己的两位伯父孝敬有加,年节寄钱寄物,从不间断。对族中长辈也是敬重非常,每次回家都前去探望,正是大伯的重情,使得我们深受感染,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乡土!

————

[说明:作者王伟凯,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多年来, 作者悉心搜集整理家族史料,潜心研究家族文化,旨在弘扬传承家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良好家风,修身齐家,缅怀祖先,启迪后人,促进社会文明建设。河北威县潘固村王氏家族的系列故事,是王伟凯先生的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大伯   亲人   威县   家风   堂弟   乡情   乡愁   回乡   伯伯   连着   美文   故乡   外地   爷爷   家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