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多层次影响

一、从生孩子说起

生孩子不是男人管的,就只是女人的事情,这个观念要扭转过来。大概是受以前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多数医院的妇产科对于男人戒备森严,门口就挂着男人禁止入内。然后做B超时谎称仪器无法判断性别,临产前父亲的参与极为有限。尽管这个情况已经被私立医院打破,但绝大多数公立医院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生三胎政策出台,依然如故。这种情况,对于中国的亲子关系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这个事情还没有什么人呼吁,为认为在心理学界,首先要大声呼吁,要把这种情况扭转过来。这种情况,事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影响非常大,它在继续滋生和强化大男子主义。吊诡的是,社会结构一方面仍然在滋生大男子主义,但实际情况,却由于大家都明白的原因,整个社会又呈现出“阴盛阳衰”的怪异现象。最典型就是中国足球,冲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有冲出去。冲出过一次,在韩国主办的第那次,那次受到照顾的是,是由于在亚洲举办,多了半票才冲进去,打三场比赛,第一场1:0,输了。第二场2:0,输了。第三场3:0,输了,零分而归。别小看中国足球,就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以及男性的力量,中国足球部分跟父亲的功能没有体现出来,两者是相关的,这个在社会上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先抛出一个问题。我就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足球上不去。反而是中国女足,多少得过一个亚军,每次都还入围了。女排的争气就不用说了。——其中原因推荐大家看我最近发的公众号,大家就明白了。一位复旦教授的的视频。他谈自己的内心纠结,他是一个教授,去做一个简单的事情都做不了,去派出所转自己的户口,三次受到拖延,他去找了他的朋友,朋友点了他一次,问他吸不吸烟?你下次用你的烟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买什么都要票证,买最好的大前门,买两条,你知道怎么做了吧?他先是不吭声,心想这是我最基本的人权,我转个户口,干嘛还要行贿呢?朋友就说:那你看着办吧。他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想通了,生存需要更加重要啊,没有户口,所有的票证都领不到。我要吃饭啊,于是他就买了两条烟,一进派出所就把两条烟放在桌上,民警那个拧紧的脸,刹那间就松弛起来,跟以前不同了,以前是什么脸色?很严峻、很威严的,一下子就松弛了,他还说了三个字“请笑纳”,果然几分钟就办好了。他说这件事情使他觉得非常憋屈,自己没有真正的独立人格,不得已行贿相当于出卖了独立人格。——举这个例子,就是说中国男性的能量发挥不出来,有很深厚的原因,文化的原因、社会结构的原因。

二、父亲功能的演进

父亲的第一功能,大家知道婴儿的意识的发展,刚开始是不知道母亲的存在的,更不用说父亲了,他只是与乳房有个连接,但还不知道乳房是个客体,是一个外在的东西,他以为乳房是他身体的一部分,逐渐逐渐他产生了自体和客体的意识,知道有妈妈了,而且感受到了妈妈的注视,发现了妈妈的笑容,妈妈这个客体产生了,我有个妈妈,被妈妈看到很重要。妈妈对自己微笑,微笑就是鼓励,在孩子能够辨识母亲之后,父亲一定要及时出现,我们的家庭做不到,很多家庭由于工作原因,甚至两地分居,出差了,忙工作了,常常不在家,甚至自己老婆生孩子时都不在家,这个时候小孩的父爱是缺失的。所以好多小孩感到父亲很陌生,长大之后,就是找不到关于父亲的记忆,我见过好多这种案例,我做个案。这就叫父亲最早的缺失,孩子至少要被父亲看到,要有和父亲眼神的交流。如果没有,这种缺爱的感觉会一直延续到成年,甚至自己成为父母之后。我碰到过喊爸爸都不利索,只能够喊妈妈的案例。

更惨的是,我见过一个案例,当时母亲怀孕了,父亲因为经济原因,还有其他婆婆的原因,不同意生,母亲就悄悄借钱把小孩生下来,生下来过后,婆婆凶到这种程度,“啪”一下,把小孩扔在地上。当时孩子的头就磕在椅子上,直到现在头上还有个伤疤。

在4岁之前,喂奶是母亲在喂,父亲没有乳汁,主要是母亲在跟孩子打交道,但是父亲这个时候不是无所作为,要出现、要陪伴,要轮流抱孩子。父亲的出现越早,孩子心理越健康。

到了4岁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父亲的功能逐渐开始加强,通过与母亲平起平坐,甚至逐渐超过母亲,因为小孩在这个时候有了语言功能,语言功能开始发展,交流能力加强。同时肌肉开始长起来,能够比较利索地跑步了,活动能力也加强,他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好奇,进行探索,这个是需要父亲来陪伴,引导,保护,以及讲解的。父亲除了看见小孩、接纳小孩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引导、解释、示范的作用。再往后,小孩要读书了,那父亲的功能又进一步凸显,为什么呢?他面临一个社会交往,小孩到了学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他从原来的小圈子自己的家庭,变成很多同辈年纪的人打交道。父亲这个时候的功能,你教会他怎么与人相处?也包括怎么样与老师相处?要引导,要教育。这方面的引导,最理想的是要起到一个“明师”的作用,这个“明”不是有“名”的“名”,是明确的“明”,明白的“明”。他这种引导最简单的能够辅导小孩的学习,最大的能够引导他、接纳他往自己最喜欢的方向发展。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达芬奇,对吧?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注意,他不仅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很多很多的发明,但他最著名的是他的绘画。他的父亲就是对他起到这一连串的功能,首先是非常接纳他,给他充分的自由,让他自由的发展。达芬奇小的时候很顽皮的,去上课,他发现自己最喜欢画画,其他课也上,但是他发现兴趣没有那么大。有一次上课,他不爱听,老师讲得没什么趣味。他在下面给老师画了一幅画,然后拿回家去,他父亲一看,他父亲也很聪明,他父亲说你怎么上课怎么画这幅画呢?他说我不爱听。他父亲不仅没有责怪他,还夸奖他画得好,从此以后他父亲就开始注意了,这小孩是不是有绘画天分?他那么喜欢绘画。但是达芬奇,凡是有点调皮的小孩,多少都是有点天才的,你们不要小孩调皮了,你们就头疼,你要观察他,这是他有活力的表现,有创造性的表现。有一次,达芬奇就搞了一个恶作剧,他画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魔鬼,就放在哪个进门过后一开门那个地方,而且他把窗户的光线还进行了调整,就只有一束光,射在那个画上,显得很狰狞、恐怖。然后他爸下班回来了,一开门吓了一大跳,他就在旁边哈哈大笑。这恶作剧,他爸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还给他推荐了一位当时在意大利非常有名的一个画家,让他去学习,这个就是优秀的父亲所起的作用。

我们现在与这个明师,这个要求来看的话,达芬奇的父亲还差一点,因为他本身不能教达芬奇绘画,因为他最大的特长是绘画。我们观察到很多父亲连这个功能都起不了,终南山父亲是留美回国的学医的,他把终南山培养的很好,时常教育他,我们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对社会有所奉献,这句话对他印象很深,终南山。

有一个小女孩,十五岁,上海的。十五岁在数学上就两项突破,她参加了世界顶级数学家一个高峰论坛,才十五岁。她父亲就是数学家,同时也是她的老师,这些就起到明师的作用,也教她怎么做人。所以小女孩当时轰动了,全球轰动,不光是中国轰动,中央电视台一再联系要采访她,小女孩拒绝,她说我父亲告诉我做人要低调,我这么年轻,把我弄的那么出名干什么?反而是我的负担。这都是他父亲教的,这父亲就非常好。

再有我就非常熟悉了,我经常念叨我的一个好朋友高为杰教授,他是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前主任,博士生导师,他也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所写的交响乐曾经获得交响乐一等奖,他的很多作品是在国外演出的,在国外著名的音乐界多次演出,他写了很多作品。他的儿子叫高平,他很小我就认识他,因为我跟高为杰是好朋友。我有个亲戚在四川音乐学院教书,由于这种原因,我先是认识钢琴家郑大昕,又通过郑大昕认识高伟杰,那个时候我认识高平的时候,才五岁多,从小就教他音乐,从小就受这个熏陶,他母亲也是声乐系教授,他条件很好。高平现在成长成什么样?非常具有创造性,比他父亲有过之无不及,首先是在父亲的专业上作曲,他出了几本专辑,很多作品在国际上演出。前年的时候我还专门在北京听了一个音乐会,都是演奏他的作品。他父亲教了过后给他打下牢固的基础过后,就把他送到美国去学习,拿了美国音乐系的博士学位,先到新西兰教书,后来又回国了。他在作曲上,独树一帜,他写的音乐非常有独特性引起国际上的注意,关键是他在有一点上远远地超过了他的父亲,他是个国际知名的钢琴家,曾经多次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但获得奖都不是一等奖,但至少都是三等奖四等奖,在中国的时候获得过中国作品演奏一等奖,这也相当不错了,因为他的父亲弹钢琴就随便弹弹,就是一般的作曲家的水平,他又是钢琴演奏家,直到现在他父亲在作曲上还能教他一些东西,出生在这些家庭真的非常幸运,问题就来了,我们很多父亲起不到这么完美的功能,什么弥补的,第一步弥补,父亲功能不足,是你母亲来弥补,很多母亲又当父亲有当母亲,本来父亲来讲的,父亲做不到,母亲来帮你讲,但他只能弥补一部分,七岁以后开始进入学校,我们升起的第一个希望就是老师,不过一个老师无论是在人品上能帮助你还是在学问上帮助你,你就很幸运了。

三、我与父亲

我回想我自己,我小学一直没有遇见自己喜欢的老师,只有一个音乐老师非常喜欢,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音乐课,我第一次听到贝多芬三个字就是从他嘴里听到的,讲贝多芬学音乐钢琴, 我简直佩服的要命,这三个字闪闪发光,深深刻在我的心里面,后来有幸在一次登峨眉山的时候我还碰见他了,我们还合影了一张,当时他也经常表扬我,因为我唱歌唱得很好,音乐很准,后来我得了扁桃体炎,直到现在我还能吼两句,如果你在学校能碰到好的老师也可以弥补一部分父亲的功能,帮助你学习专业上职业上的定位,再有如果老师不行怎么办,那就是同学,由于我的父亲是在我十二岁的时候去世的,很可惜的那时候,父亲在引导我方面我感觉还是不够的,但是我已经非常满足,因为我已经充分接纳我被看到互动,引导方面也有,他留下的一句遗言就是,我妈也经常重复这句话,就是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因为我父亲以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结婚前的时候有五家企业,曾经到上海重庆学医,甚至去上海学医还学会了做罐头,那个时候能够做罐头不是一般的,那时候我们家做的罐头叫蟹黄罐头,他留下一句话就是:人抬人,无价宝。因为我父亲那时候相当是成都市一个行业协会的会长,由于他对人慷慨大方,仁慈乐于助人,很有人气,他有一句:“人抬人,无价宝”。抬举的抬,就是我们人互相抬举、抬高,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给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每天早上带我去喝茶,因为成都讲究喝茶嘛,很多茶铺,他有很多哥们,他就招待他们喝茶,我在旁边听他们聊天,听得懂我就听一下,听不懂就要了钱就走,那个时候五几年那会,他每天给我五毛钱,所以我是中国最早的五毛党之一,五毛钱够花了,买好多吃的,而且可以看电影,我拿了钱就去看电影,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还够不到售票口,我还踮着脚尖,买一张票。五六年公司合营,我父亲就非常忙,当时我看到他非常勤奋的工作,那个时候我们家里情况就急剧下落,我们原来在成都市好几个地方,我们住的地方是两个户院连在一起的,后面还有七八间房子,还有二层楼,楼上一般是放点东西,楼上还有两间房,这么宽敞,但是我不太喜欢那里,因他没有大自然,但是那个时候没什么车,所以我还可以跑来跑去,公司合营以后我们家那个地方要拆迁,莫名其妙房子就没了,就被铲掉了,我们就搬到一个有很多院落的一个地方,附一号到附六号,每一个户都是一个大院子,我们家就搬到附五号,住的地方是一个大厅是隔开的房间,我们的家具都放不下,是透风的,冬天非常冷,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就是我爸每天上班非常晚回来,一回来我就冲过去喊他“爸”,小的时候冲过去他就把我扛在肩上,那时候大了,他也扛不动了,有十来岁了,还是很高兴。

成都的冬天也是没有暖气的,非常阴冷,我爸本来就有支气管炎,非常怕冷会咳嗽,支气管炎是最怕有风寒冷的,晚上抱着他的脚睡觉,我记得他每一次都夸奖我,哟我儿子好暖和哦,像烤火炭一样,每当他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非常自豪、欣慰,感到自己能够为他做一点事情。早上一醒来,看见痰盂里边装满了很多很浓的痰,知道他整个晚上都在咳嗽。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痰盂拿到厕所去倒,那个时候是公共厕所,然后用水洗干净。我从来没想过脏,只是觉得很自豪,很高兴地去做。但是我那时候还不懂事,搬家从那么大的房子,那么多的房间搬到一个大厅隔出来的房子,我反而觉得好玩,为什么呢?那个院子有个大花园,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花园,那里面好多树,最突出的是里面的一棵香椿树,一棵苹果树,还有一棵是大枸叶树。这三棵树我是最喜欢的,每天我就爬苹果树上去来摘那个苹果,因为香椿树的叶子很高,没办法摘,我就用那个竹竿绑一把刀,爬上去把它勾下来,勾下来炒鸡蛋吃。因为香椿炒鸡蛋特别好吃的。这个大花园,冲淡了我对居住条件改变的感觉。那个五九年以后,困难时期已经开始了,大家都这样,我也没觉得生活太苦。关键是五九年以后,我父亲去世,这个事件对我影响比较大。这个是在反复推敲的,对我来说。正是我青春期的前期,还没有进入青春期。所以我的整个注意力、关注这些,就是在社会。我关注社会关注的比较早。

四、相近年纪朋友的作用

所幸的是,在学校里面有同学,在不远的地方有我好朋友,现在都是成为,他们都是顶尖级的学者这样的人,都出过很多书的人,包括搞现代哲学的,徐某某啊,还有胡某啊这些人。那时候我们成为朋友,我们共同探索,实际上互相起到补充了父亲的功能,就是在确定人生的道路、探索人生的意义上互相帮助。所以说现在从我父亲在我十二岁去世,完全能够解释我以后的行动。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去结交一些有水平的人,包括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就喜欢往四川大学跑,去认识一些大学生,因为那个时候我是中学生,我在大学交了好多朋友。我记着非常清楚,尤其是他物理系和化学系,我都认识几个,对我特别友好,想起他们像老大哥一样,我去了过后跟我交谈,还请我吃饭。每次一来都我去他们都是多买一份饭请我吃。后来我看那个四川大学这个校报有篇文章写得特别好,我一看,萧某某,报纸上写的,我就跑到那个编辑部跑去找他,后来我们也成为好朋友,直到现在还是好朋友。我们在一起,我们在六九年就得出一个结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是个人迷信,是一项灾难。那个时候还在武斗,全国还在武斗,所以我们是先知先觉,就是由于有一些朋友在一起探索。那个时候还有一个习惯就特别喜欢去找那个老知识青年。大家要知道知青下乡并不是从我们那一批就开始了,因为我们国家要处理剩余劳动力,城市里面的学生毕业过后找不到工作,从六四年、六五年就开始把他们下放到农村了,我们叫老知青。听说哪个老知青有学问,我就去拜访他,就是弥补了父亲的这个明师的作用。实际上父亲最完整、最强大的功能,最终极的功能,就是帮助你在整个人生上走向自我实现,自主,不要说自我超越和大我实现。是不是迄今为止人类出现过父子都是大我实现的人很难说,但是我至少说高为杰和高平,他们两个人都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了。


五、寻找“明师”


要再往后,我的探索方向就变成寻找明师了。我不是一九七八年写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真诚,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我把这篇文章就打印出来。一听说在成都要开一个全国的比较文学研讨会,都是最有名的学者,包括北京大学的教授。我就把这篇文章打印好多份,到开会的地方金牛区高级招待所。我一个个敲门,一人送一份。在这里边,我认识了好几个堪称老师的朋友。有的还是我崇拜的文学家,他们给我很高的评价,给我鼓励,他在我的这个文章上还给我题词。当然到北京以后,第一个起作用的就是高尔泰教授,他现在美国,他就是著名的美学家嘛,中国四大美学家之一。他给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你们看我挂在培训室高尔泰他写给我的一封信,他那书法法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每一个字经得住的推敲,写得太好了,他给我极大的鼓励。

六、走向完全独立

我这个寻找明师的过程直到遇见海灵格才终止了。为什么终止了呢?我以前讲过,海灵格给我做过两次个案,一次是正式的个案,一次个案是非正式的个案。为什么叫“非正式个案”呢?因为那一次我们约好的是采访,我当时准备得很充足,我就是与他探讨关于“灵性健康”的问题。但采访到了这一步时,他却总是在回避,我就紧追不舍,突然,他就停下来了,他说不对,我们现在关系发生转化了,你把我看成你父亲了。我当时一愣。这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咯噔”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我并没有把他当做我的父亲,我很清晰,我是要跟他探讨这个问题,我是把他看作一个朋友,平等的。我感觉在超个人心理学方面,可能还没有我的书看得多,那个时候我已经在详细研究肯·威尔伯了,他知道这个人。我带了一本《No boundary》去,他说他看了这本书,但是我发现他对肯·威尔伯的了解并不多,这个是第一个,我觉得他把我们当时的关系判断错了。我自己是清晰的。第二个,他虽然判断错了,但是他给我照了镜子。这面镜子虽然有点哈哈镜的味道,照得不是特别准确,但是多少也照出了问题。我总是要找个人来印证,这样我的心里才觉得踏实。包括我一次产生神秘体验过后,我专门找了不少人分享,包括肯·威尔伯,我想要想找人印证,探讨,我不能够确知这个神秘体验意味着什么。海灵格这么一打断,我寻求“明师”这种感觉就嘎然而止了。为什么呢?我觉得我就是明师。你们没有想到的我也想到了,包括那些大师们的回答都很简单,就是几句话,肯·威尔伯回答更简单,只是表扬了一句。他为什么这么简单?因为他就没有这样的生命体验,我才是自己体验的最权威的解释者。这次经历都一个作用,就是我对自己的探索更加自信了,我的创造性更加丰富了。我不受任何客观的影响,我提出一种观点,我不需要在其他人那得到一个认同,或者说共鸣,我才能够肯定自己。我认为我是对的,我就要坚持。除非有人来反驳我,使我心服口服。我说我坚持,并不说我就固执己见。不是的,我是开放的,但问题是,其他人要占有和我相近的资料,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我是错的,我才会改变我的立场和看法。

当然,同行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感觉在我们国家心理学界,包括台湾嘛。有两个团体是可以的,一个是他们精神分析的一个团体,他们形成了一个互助圈,就是曾奇峰啊、张海音啊、武志红啊,他们互相支持。这一点做得还是相当好,一个人写书了,其他人要去写书评。这个就起到一种没有明师我们就互相启迪,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再一个就是台湾,他们搞心理学,有一帮人搞心理学,同时也对哲学、佛学、宗教感兴趣,他们比较团结,常常有交流。他们有的现在也与我成为了朋友,我也加入了他们的交流。他们有的对我的评价很高,包括我写的诗,我的书。有的评价:我的理论在超个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达到了罕见的高度。这种交流是永远需要的。没有人能够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境界。我们永远需要成长。

七、问答

下面呢我们开始分享,你们可以谈一谈关于父亲的多层次的影响,你们有过哪些影响?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其中我尤其强调了一个概念就是人生脚本的问题。我使用人生脚本这个词跟跟国外的心理学家有所不同,我是强调它具有积极作用的你最早的经历,这个经历是有你的父母参加的。这个概念很重要。他们都是混在一起的,把那个负面的、正面的混在一起,负面的部分我是用了一个更好的概念,而且我的说法更加精准,超过了他们。我就根据一个原理,在四岁之前,在我们的语言功能还没发展之前,在我们的长时记忆还没有出现之前,那个时候主要是短时记忆。那个时候记住的往往都是不舒服的记忆,这个叫最初的不愉快记忆或者叫心理创伤。我这个把人生脚本区分开,我这样的说法就更好,就更加完整。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陈女士:非常感谢许老师,感谢许老师在父亲节给我们的大爱在分享。其实我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我就是有一些感动,许老师提到那个父亲对父亲的那种评价的那种认同,就是认为这个儿子是很温暖的。其实我觉得这个认同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然后呢我就觉得这个父亲呢虽然说他可能会有时候得说话很少,对孩子的那种关系不像母亲那么细致。但是我觉得这个认同是对孩子的一个很大的一个支持,还有一个动力。我觉得是可能我的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是就是不声不响的,就是他很少表达认同。但是我觉得他那种支持是也是很大的、很厚重的。我在上那个中学的第一年级的时候,我父亲给我写过写过一首诗。因为他是很会做木工的,给我做了一个床,那个床是带床头柜的,因为我父亲是一工人,他在放假的时候给我做了一张床。就是我要离家要去那个学校读书,他说这首诗,我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就是“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然后写上年月日。其实我后来很多次都在想这首诗,虽然这是我父亲的他的人生观。然后呢我就觉得对我的影响我就觉得那个人要有所作为,就是说要人生在世要有一些事情要做的。这是对我的影响。第二点呢就是我父亲病退了以后,有一次我跟我的父亲去那个在那个集市上卖一些干菜的一些东西。然后有个人就来问你们家的这个干菜啊怎么样?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你们家的这个产品质量怎么样?当时就我跟我的父亲,我说我们家的东西特别好,我们家的东西绝对没有问题的,我们家的东西是绝对是好的。后来人家走了以后,我父亲就把我叫到一边,就说我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其实我觉得这个父亲的影响,他虽然说这个语言可能回忆起来不是太多,但是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

许老师:对。这个就叫言教不如身教。

陈女士:对对对。我的那个父亲他虽然说是默不作声的,甚至说很少的语言就会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的那个印象和记忆。

许老师:嗯。哪怕是他的微笑。

陈女士:是啊。他哪怕是那种不声不响的,什么都不说的那种思索的东西,就说他会给你很多的那个思考。就像您刚才说的那个,当孩子成年后回想起来母亲和父亲给孩子们带来什么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是父亲带来的东西会要更值得去回味的。

许老师:嗯。我写了那篇文章(《父亲影响的不同层次》)过后,有一个当今很有名的心理学家他就给我留言啊,他说你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几乎颠覆了我们心理学界以前对父亲和母亲的看法,大家都一致认为是母亲影响更大。现在看来甚至是父亲的影响更大,更强大,因为人类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主要还是一个男权社会。父亲的功能越是全面,层次越是丰富的话,孩子发展就越好。好,就这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陈女士:就是我非常赞同您刚才说的,我想再说一点,就是我觉得您提到了这个父亲这个男权啊,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这种家庭观念是以父亲为主导的,无论他这个功能是在实际的养育功能当中他承担了多少的责任,但是这个孩子在家族的传承当中,我觉得还是传承这个父亲,包括我们的姓氏呀,还有这个家族呀,还是跟随父亲的比较多一些的。

许老师:嗯。实际上西方也有类似的观点。海灵格就说:在一个家庭里边,父亲应该是起一个顶梁柱和旗手的作用。父亲是领导,妻子是工程师,跟随、辅助。当然好多家庭尤其中国是有点颠倒,父亲功能不足。父亲功能不足,我刚才分析了这个有社会结构的原因,不是推荐大家看那个视频吗?(《复旦大学教授自爆行贿》)他的视频说得很清楚,真是没办法了这是。你说我父亲怎么样引导我认识社会那个时候?公司合营,他自己能够保命就不容易了。财产啊,说是公私合营,实际上是充公了。所以这一点我现在想起来,我还是感到自豪,至少我们家对国家是做出了贡献的。前段时间讨论那个什么张艺谋家罚款了,生三胎罚了七百四十万啊,是不是应该退?这个太荒谬了,这个绝对不能退。那个时候就这样规定的,对不对?而且那个时候规定,现在不一定说不好,就很难讨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并不是说一胎就好。因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过后,全国的物资极度匮乏,那个时候大力发展人口,只会造成更加贫困。是两全相害取其轻,但是这个一胎政策它实行得太久了,稍微执行有个十年左右就够了,它延续得太长。绝对是不能退的。然后退了就退个没完了。嗯。对不对?你多少错误的事情。这是个历史的问题嘛我们现在。所以我现在有个很典型的看法,就是中国现在所有的中国人面对两大矛盾,一个是国内的矛盾问题,还一个国际矛盾问题。我的看法是国际矛盾、民族矛盾大于国内矛盾。国际竞争非常厉害,美国就是想把我们打下去,明显的。这些历史问题放在以后呢再来追,不是我们重点。但是思考是要思的,了解是要了解。嗯。你还有什么?

陈女士:没有了,许老师。我感谢父亲节,感谢所有人的父亲快乐。

许老师:好,也感谢你的分享啊。

高女士:感谢许老师,感谢各位同学今天能在一起。许老师那篇文章的话仔细地研读了之后,觉得收获特别大。过去觉得这个父母的角色,就是像许老师说的心理学上都说母亲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看来是父亲在引领方面、在人生观的建立上面好像作用是更大的。回想我的家里头,我的爸爸他们家是一个就过去是一个老中医,然后呢他就好像是似乎是我觉得在生活当中他自己不是,他学习很好,他过去在江堰中学就是江苏最好的一个中学,然后是以全校就是成绩第一名的然后保送上的大学。后来呢就是那时候空军正好招那个飞行员吧,就把他招进去了,那他告诉我说就是部队特别特别好,怎么怎么好,然后就鼓励我们将来都一定要就是投身到这个国防建设当中。然后觉得父亲从小在许老师说的那几点我觉得特别好,在几方面让我们就是能够去衡量父亲到底是怎么做的,然后更好的通过父亲来看见自己。就是在接纳和看见方面呢,我觉得我爸爸做的一般吧,他不是说特别接纳我们,因为总觉得我们这儿不这不对,那儿不对,会指出来。但是呢他特别热爱生活,他经常带我们去钓鱼啦、打球啦,还有种菜园子,然后家里养了很多的动物,然后这就让我就特别热爱生活,这点上我非常的感恩我父亲。然后在交流方面呢,父亲是在具体的事儿上经常和我们交流,怎么热爱生活这方面。但是在我们这个不爱学习或者是事情没做好,他总是对我们特别的严厉。所以这点呢我们可能就养成了就是会胆比较小,小的时候,但是呢因为那个实践精神特别强呢,胆也会特别的大,因为到了这个军校以后呢就开始实践啊什么的,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锻炼非常的多,然后就会取得好的成绩。比如说比赛啊什么叠被子谁最快啊,这从小就就比过嘛,这肯定是可以的。然后父亲的示范作用做得非常好,因为他非常的辛苦,后来他身体不是特别好的时候,他就当了那个就汽车的那个教员,就是教学那个发动机,就在大学里头担任教授了,在空军一个勤务学院里头。后来呢爸爸呢身体不是特别好,但我觉得这可能和他这个就是这种坚强的意志,就是可能嗯或者他隔离了,或者这点我到现在我可能要追寻去,事后我要去分析它、解读它。通过在许老师这个引导引领下吧,我觉得他可能内心有很多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所以刚才听到许老师讲,我特别心里特别感动,就是当许老师能够为爸爸去倒那个痰的时候,觉得能为家里做一些事情,我觉得我们小的时候为家里做一些事情还不够,现在想的要更多地去关心妈妈。然后那个小的时候做事儿呢往往是因为想讨好爸爸妈妈,也为家里做事,但更多的是讨好。我觉得是好像给爸爸做饭,给妈妈做饭,妈妈就会表扬我们就会说啊真不错啊,这饭怎么怎么好吃,好像到了很大了才会为父亲做一点。就是真是发自内心,我要为爸爸妈妈做什么。今后这一部分也是我需要成长的地方。我觉得今天许老师讲这个让我就是始终就是泪流满面,就特别忏悔的心。然后我又想到许老师说的,说忏悔一定要就是哭到这个大汗淋漓,我就觉得今天有这种感觉,觉得心越来越敞亮了。就是今后吧在这个生活工作当中呢,我觉得可能是更有力量,就解放了一部分的这个卡压的能量吧,就是客观的能够看待这个父母。过去要一生气的话就是跟他们吵架,都是要看到他们不足的地方,说你们对我们这么苛刻这么严苛。因为就是在我当兵去走的时候,别人家里都带了很多的钱,就我爸就给了我三十块钱,去了以后就是脸盆交十块钱,照相交十块钱,就不够花钱嘛,我怕说坚决不寄钱。然后我就看着别人吃零食什么,我都特别难过,我说家里是穷吗什么的,然而让爸爸给我买钢,我爸爸也不买,就这些从小都挺怨恨他的,就是挺生气的,一见到他我就会跟他那个怼啊,就两个人互怼那样,这样的话他总会打压我,我就心里曾经对他有很多的怨恨。就是通过许老师去讲嘛,这些日子在上课吧,就觉得越来越能够理解到父母这点,我觉得特别的就是越来越活得比较真实,就是能够真正客观地看待父母,看待我的爸爸。他在看见接纳上,就是在交流上嘛,他都做得不是特别好,但是他在这个引导和这个示范作用上做得特别好。所以我们就是一点也不怕困难,就是困难来了,我们觉得这个一次次的这个克服过去,就像许老师说的这个意志力、情感力和智慧力。我们的意志力非常的坚强,但是在情感里,通过这个学通心要更加加强自己的情感力,智慧力呢,可能就随之可能就会开发得更多吧,应该是这样。然后就像许老师说,心理咨询师应该做到一些事情我也在做,比如说在接受被咨询,然后再完全的接纳和臣服,然后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看到别人,先看到自己吧。就是这些。非常感恩,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就这些。谢谢老师,谢谢大家。

许老师:高女士刚才讲的很好,但是我提示一点啊,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历史。你不懂历史的话,你就不会把我们的父母亲放在一个大背景里边来理解。高女士刚才谈到她的父亲对他们接纳不够好,就是还有点怨恨。其实你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包括他所处的这个环境,他原来也是部队里边的啊,他那种受到的都是这些东西,而且社会是那样的严酷。他不对你们严格一点,你们是适应不了。他知道你不能以通心辅导师的要求来要求你父亲,实际上具有完整的父亲的功能,我也写到了。他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但很少有父亲来做到这一步。刚才我忘了讲一点,我这篇文章啊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就是他把心理咨询师的地位提得更高了。大家注意,凡是来咨询的人都是母亲的功能,父亲的功能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都是父爱缺失,母爱缺失的。因此我们在解决他们的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他们的投射。他不仅要解决他的问题,他还要在你身上补回他缺失的父爱或者母爱尤其是父爱,遇到好多这种情况。实际上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他起的功能就是在所有的孩子,在父亲多层次的功能在一步一步地丧失,在后来没有弥补过来,父亲自己缺失这个功能,老师没有补充起来,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朋友来交流,甚至也没有看到更好的书籍,连书籍都没看到教我们怎么做人,这个时候咨询师要把这所有一切补起来。我们的整个心理学界把心理咨询师贬得太低,心理咨询师嘛不过就是解决点抑郁症、焦虑症,消除一点症状,就是共情一下,嗯?远远不止这么多。咨询师最大的功能是要完成当事人的自我实现,帮他在社会上站住脚,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甚至在社会地位上上升,社会学的名字叫社会变迁或社会流动。如果你处于比较低的阶层,使你上升更高的阶层,那社会就是无情,他就分阶层。你本来就处于更高的阶层,能够使你保持在这个阶层。所以说当前这个躺平主义是极为有害的,它是一种消极的反应,是一种自残。躺平主义,如果说一定要有什么积极的作用,那就提醒这个社会产生了这一些病态的情况,我们应该检讨我们社会出了什么问题。躺平主义它不是中国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好,下一位。


盛先生:大家好,我分享一下最近这几次对这个早期记忆和人生脚本这个学习和自我觉察,特别是今天许老师在今天这个父亲节的一个讲述啊,我又觉察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关于父亲的。之前主要是早期七岁左右,父亲给我讲故事这一些对我的影响,给我起笔名啊。这一次我又想到了是大概六岁左右的,父亲那个时候下放在农村,然后呢他的专长就是写字,写那个很大的那个横幅标语,写在那个墙上,那个时候我感到很佩服。然后呢也就是这个时候父亲教我学书法,开始就是描。然后还有一个想起的是父亲经常在他的笔记本或者是给我的什么练习本,他会写一句句子。就是为学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我很小的时候就熟悉,也懂他的意思。我现在想想,这句话一直影响到我现在。在这之前呢就是我的印象当中,感觉到父亲是有一点无力的,就是给我的支持力不是很大,甚至没有多少的支持。那现在也了解到父亲当时的社会现状,他能这样自己维持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他的成分不好,在社会上、在单位都受到那个歧视的,因为受过批斗。以前我对父亲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没有给到我多大的支持,现在想想他对我最大的作用就是影响和启发啊。特别是后来我到了社会上,那也交往到了一些朋友和老师,也弥补或者是取代了一些父亲的功能。特别是后来啊我爱好学习、读书,对心理学、哲学,后来对佛教佛学都有很大的那个兴趣。这个就是父亲对我在学习上的那个影响。我还觉察到了我比较早的,就八几年的时候接触到许老师的著作啊,对我的人生,在社会上的作用起到了很大的那个那个影响。特别是我当父亲的时候,我已经心里有数了怎么样来引导教育自己的孩子,特别是我自己的儿子,还有现在的女儿,让我感到也是很幸运,就是我儿子已经很年轻就有自己的独立了,他比较有主见啊,各种事情都不需要来依赖我、来麻烦我。他自己都能解决,包括他自己办学、买房子啊等等。所以我感到这个父亲的影响,父亲的引导这个脚本影响到了我,然后我又影响到了我的孩子,然后我经过今天的学习,我又觉察到一些,就是关于我现在感觉我的自己在人生、在学习思想方面还是有想找人印证,就是特别是少数的老师,我当然大部分人我是能够超越,我还是想找少数的,特别像许老师这样级别的。感觉到自己还是没有真正完成那个完全鼓励或者自我超越啊,这个是我下一步还需要成长的方向。关于就是以前学习心理学、哲学、佛学等等这些方面对我的作用起主要是明理,就是能够懂得一些道理,找到自己的方向。特别是学了通心以后,我找到了这个道理和实际做法之间的一个具体的东西,就是有操作性。这一点对我的作用是更大,非常的给力。然后我在自己的生活学习方面不断地运用提高的过程当中,已经开始影响到我周围了,包括我那个举办通心沙,现在已经给不少人做个案,解决他们的烦恼,帮助大家一起成长。这方面觉得都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父亲脚本的那个影响。我先分享这一些,谢谢大家。

许老师:嗯。这个盛老师还是比较幸运的啊,有这样一个父亲,甚至现在对自己的专业都有所影响,在书法上。这里我要把我这里说的最后一点,我得补充一下,说得不是特别全面,关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要去印证这个。首先我不是否认印证,这种印证是完全必要的,每当你产生新的想法,你必须去印证。我所强调的是你不要执着于这种印证,不要过分的在意这种印证,要坚持你的独立性,竞争是绝对必要的,直到现在那还非常必要。我刚才不是讲到了嘛,讲到两大团体:我们国家的精准分析团体还有台湾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现在也在互相印证。印证的是绝对必要的,就是说我们不要太可以去这个。当我们的印证得到否定的时候,我们不能够轻易放弃我们的观点,指的是这个。当我们的印证的确给别人发生差异的时候,我们要反思我们自己,会不会在哪个方向有局限性。我不是强调说就不要寻求印证了,这一点我跟大家补充一下,讲清楚。

盛先生:好,谢谢许老师,这一点我就更清晰了。

沈女士:我今天觉察到的我与我父亲的关系,就是从我记忆开始,就是我的父亲就是缺失的,就是包括我上中学的时候,那一次我爸来看我,就是他当时就是跟我说来过来聊天。我说我跟你没有共同语言。然后我当时觉得自己还挺厉害的,这样怼我爸。但是当我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我这样说我爸的时候,我爸就是特别伤。,然后我就觉察到当时我就觉得不能跟父亲这样讲话。后来一直到我工作,我当时我说要去做销售,我要经济独立,然后我爸不愿意,他要与我断绝关系。然后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家里有菩萨,我说要去供菩萨,我爸又不愿意,他又要给我断绝关系。就是他很容易情绪化,很容易就是隔离。当他跟我哥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也要跟我哥断绝关系,他就一直都是这样一个让我感觉到他就是很无力,经常感觉到委屈,他有时候一感觉到委屈,他还会哭。就是我看到他这样,我就想我自己必须要走出来,我可能也要给他得到一些支撑吧。然后因为我小时候是在亲戚家长大的,我从来没有怨恨过我父母把我送到亲戚家,我反而是感恩他们的,因为在那种社会背景下,他们也是对属于一种违反法律,也可能随时会被抓去打胎或者是做手术,就是每天过着担惊受怕的那种日子吧,我反而是心疼他们的,我没有怨恨过他们。所以这就让我就是我必须要自身得到发展吧,然后去帮助他们。虽然说他在我的生活当中没有给我得到一些支持,但是我想我应该是要反哺他们的。行,我就说到这儿吧。

许老师:嗯。大家应该是给沈女士一个点赞啊,这就说到我们这个学心理学了,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肯定是一种非常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它的功能和作用范围随着我们对人类的本身的认识,它的功能会越来越大。沈女士刚才的发言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的父亲的功能缺失,我们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我们成长为心理咨询师,成长为心理治疗师。当然在这个成长的过程,大家非常的注意。现在有一句话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就是说“心理治疗师是被治疗成的,不是学习成的”。大家记住,他高度肯定了心理咨询师他本身成长体验的重要性。这本身也是我们国家伟大的经典《易经》里边的精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父亲的功能,引导我们自强不息,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如果从阴阳的角度来看,父亲是阳,母亲是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者都不是绝对的,父亲也可以具有母亲的功能,母亲也可以有父亲的功能,但是还是一个主次。嗯。我最近为什么特别推崇亚隆,伟大的这个心理学家,当年健在的时候,九十岁的时候,他那个对话。刚好王浩威也很谈得来,我们认识好多年了,他问得非常犀利。王浩威他曾经担任过台湾省的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他紧追不舍,谈死亡焦虑这个问题,一定要问清楚。最后问出来,八十多,九十岁了,老爷子还在接受心理治疗,而且一接受就四个月到五个月。就是有一点,他现在发现记忆丧失使他感到非常焦虑,记不清楚了好多人,包括有人见到他,他认不出来了。甚至不仅不是叫不出名字,而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都不知道,这个就比较严重。他接受心理咨询。他这个焦虑他说他时刻否认这个是死亡焦虑,实际上是把死亡焦虑定义成太狭窄了了,死亡焦虑并不是在死亡之前那一刻的焦虑,与此有关的都叫死亡焦虑。这是我们最后要完成的功课,最后向死而生。亚隆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你看他自己谈光是接受心理咨询就是三年,但是他说那三年没什么用,但他毕竟接受了三年。相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的通心辅导师太少了,时间太少了,成长的时间。你自己都没接受心理治疗,你跑去给别人治疗。这样不好。

凡是发了感想的会得到我们更多的一些关注,以后在讲课提供这些啊,你就会得到一些回答。这个对你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帮助你清晰你自己。在我们全人心理学学习中是特别强调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就是一种自我清晰训练。别小看这个,很多人都是懒得做这一步,懒得做这一步你是自己要吃亏。我也需要去散步了。再见老师再见。

(王效伟根据许金声父亲节讲座整理)


父亲的多层次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达芬奇   父亲   多层次   缺失   美文   中国   小孩   事情   母亲   作用   东西   妈妈   老师   功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