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9)

我母亲的小姑(小姑嫁在覃家巷子,姑父是也是我母亲的堂舅,过去的婚姻都是亲上加亲)家有一个短工姓叶,每年双抢前就来她家做事,秋后天冷就回家,连续几年都是这样。因为叶做事很踏实,份内份外事都做得很好,平时打柴挑水除粪的重活累活抢着干,我母亲的小姑一家对他也很好,除了工钱照给外,每年秋后回家的时候,还另外给他做一双鞋子(因为他来的时候是夏天,打着赤脚来的)。

叶是外地人,说是家里穷,出来打短工,言谈举止间,显得见多识广,对孩子们也和气,我母亲的那些表哥表姐经常找他问长问短,那些表哥表姐们家境相对富裕,表哥们都在杨家河小学读书,有两个表姐也在杨家河小学读书,每次看到他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我母亲显得很落寞,只能认命。叶经常让我母亲的表哥表姐们帮他带信给他的老乡,有时候是带给洋坪的老乡,有时候是带给杨家河的老乡。

有时候,叶也让我母亲帮他送信,我母亲背着侄女帮他送信到洋坪、双路、陈家榜、王家湾……1948年正月初8,新四军解放了洋坪镇,一路下来,解放了徐家棚,我母亲他们在新四军的队伍中看到了叶,才知道叶是新四军,原来他是新四军的侦查排长。远安全境解放后,新四军要从宜昌入川,挺进大西南,一路招收新兵入伍,我母亲那两个读书的表姐和二姐夫已经报名了,叶找到我外公,希望我母亲也报名,一起入川。

我外公考虑到我母亲是个女孩子,又没有正规地上过学,于是,谢绝了叶的好意。我母亲的二姐夫由于是独子,所以,也没有随部队一起走。我母亲的那两个表姐一起随部队入川了,解放后,一个表姐转业在荆州,一个表姐转业在重庆,叶转业在远安县兵役局。我母亲工作后遇到叶,叶说,当时部队到宜昌后,曾经给我外公写过信,再一次建议,让我母亲去宜昌,不知道我外公有没有收到信。我母亲回家问我外公,我外公说收到信了,担心女孩子出门不安全,就把信藏起来没有告诉我母亲,我外公一直为这件事没有征求我母亲的意见而自责。

1950年6月,土地改革后,我母亲的小姑被划成富农成份,田地、山林和生产资料都收为公有。五十年代末,三年困难时期,国家经济极度困难,我母亲小姑家成份不好,更是雪上加霜,叶了解情况后,给大队和生产队打招呼,要求照顾我母亲的小姑一家,说我母亲小姑一家曾为革命做过贡献,批示:保证口粮,必须参加学习改造。

我外公为了我母亲不再受磨难,自从我外婆去世后,一直没有续弦。1948年年初,徐家棚解放后,社会稳定了,人民开始安居乐业,我外婆的娘家劝我外公找个老伴,好好过日子,于是,我外公和我的外婆(我母亲的继母)结婚了。我的外婆之前有一段婚姻,前夫被国民党抓壮丁,一直没有音讯,也没有写信回来,一起被抓壮丁的人回来说,中途得病了,大概率是死在外面。外婆是带着女儿秀嫁过来的,秀比我母亲大一岁,我们叫她姨妈。

外婆嫁过来的时候,我的两个舅舅、两个姨妈都结婚生子了,只剩我母亲没有结婚,所以在对我外婆的称呼上,是有区别的,我母亲称其继母为母亲,我的舅舅和姨妈们,则按自己孩子对其继母的称谓称呼,比如,我舅舅舅妈称其继母为奶奶,姨妈们则称外婆。我外公结婚后,我母亲就离开三哥的家,和父亲、继母、秀姐一起生活。

外公在外婆进门之前,就跟我母亲做好了工作:“你不能欺负秀姐,不要以为秀姐是继母带来的,就欺负她,对秀姐好,继母才会对你好。秀姐离开自己的家,来到你家,你是主人,你要处处让着她。”秀姨妈在我外公家和我母亲相处得很好。1950年,秀姨妈的亲生父亲回来了,原来他生病后就掉队了,遇到解放军,就参加解放军的部队了,因为他没有文化,不会写信,所以一直和家里联络不上,他回来之后,秀姨妈就随她亲生父亲生活了。秀姨妈和我母亲同是1953年拿的结婚证,我外公给她们两姐妹置办的嫁妆是一模一样的,秀姨妈嫁的是县机械厂的一个工人,姨父一表人材,一直帅到老。我母亲因为1953年作为脱产干部,要参加脱产干部培训班学习,1954年才和我父亲举办婚礼。(待续)

我的母亲(9)

我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宜昌   母亲   壮丁   继母   小姑   解放后   姨妈   表姐   表哥   外公   舅舅   美文   老乡   外婆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