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详解」宋史 • 查道

「文言文详解」宋史 • 查道

查道

宋史,卷296,列传55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祖文徽,仕南唐至工部尚书。父元方,亦仕李煜,为建州观察判官。王师平金陵,卢绛据歙州,遣使传檄至郡,元方斩其使。及绛擒,太祖闻元方所为,优奖之。拜殿中侍御史、知泉州,卒。


传檄,①旧谓帝王或上司下达指示。②谓传达尊长的指示。--汉语大词典

「文言文详解」宋史 • 查道

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文徽特爱之。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又刲臂血写佛经,母疾寻愈。后数年,母卒,绝意名宦,游五台,将落发为僧。一夕,震雷破柱,道坐其下,了无怖色,寺僧异之,咸劝以仕。


不群,①不平凡,高出于同辈。②不合群。--汉语大词典

词业,词章之技艺。--汉语大词典

许,①⒋又引申为赞许,赞同。④表示大约的数量,后起义。★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⑤这,这样,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名宦,①名声与官职。②居官而名声地位显赫者。--汉语大词典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解褐馆陶尉。曹彬镇徐州,辟为从事,深被礼遇。改兴元观察推官。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召对,出御书历,俾录其课,给以实奉。至道三年,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


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汉语大词典

礼遇,以礼相待。--汉语大词典

俾,①使。②俾倪。⒈城上的短墙。⒉同睥睨,斜视。--王力古汉语字典

清洁,②清廉;廉洁。--汉语大词典

优诏,褒美嘉奖的诏书。--汉语大词典

「文言文详解」宋史 • 查道

时寇党尚有伏岩谷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顺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加赐袍带驿奏,玺书褒谕。


彀弓,张满弓。--汉语大词典

招谕,招喻。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亦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汉语大词典

殄,①⒈尽。⒉又用作灭绝,消灭。--王力古汉语字典

须臾,①优游自得。②从容,苟延。③片刻,短时间。④古代阴阳家的一种占卜术。--汉语大词典

诖误,贻误;连累。--汉语大词典

微服,为隐藏身份,避人注目而改换常服。古代多指帝壬将相或其他有身份的人而言。--汉语大词典

持满,①犹持盈。保守成业。语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②拉满弓弦。③谓持酒满杯。--汉语大词典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汉语大词典

投顺,①投合,一致。②投降;归顺。--汉语大词典

罗拜,环绕下拜。--汉语大词典

号呼,哀号哭喊;大声叫唤。--汉语大词典

归农,①回乡务农。②明制,凡生员岁考列末等者,除去学籍,黜为民,叫“归农”。--汉语大词典

玺书,①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②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汉语大词典

褒谕,褒奖的谕旨。--汉语大词典

「文言文详解」宋史 • 查道

咸平四年代归,赐绯鱼。上言曰:“朝廷命转运使、副,不惟审度金谷,盖以察廉郡县,庶臻治平,以召和气。今观所至,或匪尽公,盖无惩劝之科,致有因循之弊。望自今每使回日,先令具任内曾荐举才识者若干,奏绌贪猥者若干,朝廷议其否臧,以为赏罚。”从之。俄出知宁州。会举贤良方正之士,李宗谔以道名闻,策入第四等,拜左正言、直史馆。未几,出为西京转运副使。六年,始令三司使分部置副,召入,拜工部员外郎、充度支副使,赐金紫。


绯鱼,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因之。--汉语大词典

审度,①审定长度标准。②⒈估量;揣度。⒉亦指审查考虑。--汉语大词典

金谷,③泛指富贵人家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的豪华园林。多含讽喻义。④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汉语大词典

察廉,犹举廉。汉朝选用官吏的一种方法,由郡国荐举廉洁之士,经过考察,任以官职。--汉语大词典

治平,①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②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③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汉语大词典

和气,①⒉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汉语大词典

惩劝,惩恶劝善。惩罚邪恶,劝勉向善。--汉语大词典

科,①⒈等级,类别。⒉引申为科条,法律条文。⒊引申为科断,依法判决。--王力古汉语字典

因循,①道家谓顺应自然。②沿袭;承袭;继承。③保守;守旧。④疏懒;怠惰;闲散。⑤轻率;随随便便。⑥⒈流连;徘徊不去。⒉引申指飘泊。⑦犹豫。⑧延宕;拖延。--汉语大词典

绌,①短缺,不足。②屈,退缩。这个意思通常作“诎”。③使退,即废除,贬退。这个意思通常作“黜”。--王力古汉语字典

贪猥,①⒈犹贪鄙。贪婪卑鄙。⒉也指贪鄙的人。--汉语大词典

否臧,①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②品评,褒贬。--汉语大词典

贤良方正,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始于汉文帝。被举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如表现特别优秀,则授予官职。武帝时复诏举贤良或贤良文学。名称时有不同,性质无异。历代往往视作非常设之制科。--汉语大词典

金紫,①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②金鱼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饰。因亦用以指代贵官。--汉语大词典


道儒雅迂缓,治剧非所长。卞衮为盐铁副使,与道同候对,将升殿,遽出奏牍请道同署。及上询问事本,道素未省视,不能对,遂以本官罢,出知襄州。卒不能自辩,亦无愠色。


儒雅,①指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④谓风度温文尔雅。--汉语大词典

迂缓,迟滞;缓慢。--汉语大词典

治剧,谓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汉语大词典

候对,等候帝王召对。--汉语大词典

升殿,登殿。--汉语大词典

奏牍,①书写奏章的简牍。②犹奏章。--汉语大词典

事本,①从事根本之业。本,指耕战。②事情的根由。③犹根本大事。--汉语大词典

省视,察看;探望。--汉语大词典

愠色,怨怒的神色。--汉语大词典


大中祥符元年,归直史馆,迁刑部员外郎,预修《册府元龟》。三年,进秩兵部,为龙图阁待制,与张知白、孙奭、王曙并命焉。加刑部郎中、判吏部选事,纠察在京刑狱。奉使契丹,以久次,进右司郎中。真宗退朝之暇,召冯元讲《易》便坐,惟道与李虚己、李行简预焉。


册府,①古代帝王藏书的地方。②帝王册书的存放处。③文坛,翰苑。--汉语大词典

元龟,①大龟,古代用以占卜。②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汉语大词典

进秩,进升官职;增加俸禄。--汉语大词典

纠察,①举发督察。--汉语大词典

便坐,①谓坐于别室。②别室,厢房。--汉语大词典


天禧元年,以耳聩难于对问,表求外任,得知虢州。将行,上御龙图阁饮饯之。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迁大理评事,赋禄终制。


耳聩,耳聋。--汉语大词典

对问,①互相问答交谈。③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汉语大词典

饮饯,以酒饯行。--汉语大词典

廪米,①⒈旧指公家发给的粮食。⒉亦指官府按月发给在学生员的粮食。--汉语大词典

粥糜,粥。糜,谓煮米使糜烂。--汉语大词典

讣闻,①报丧。②报丧的文告。旧时讣闻一般于列具死者的职衔、生卒年月、享年若干之后,即将开吊、出丧日期及墓地所在一一通知。五服之内亲属依次具名于末。上述顺序和用语皆有固定程式。也有将死者的行状附在后面的。--汉语大词典

轸惜,痛惜。--汉语大词典

乘传,①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②指奉命出使。--汉语大词典

赋禄,①赋税与禄赏。②给予俸禄。--汉语大词典

终制,①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②死者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汉语大词典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宽恕,①宽大仁恕。②饶恕,原谅。--汉语大词典

胥吏,官府中的小吏。--汉语大词典

笞罚,拷打责罚。--汉语大词典

民讼,民众的诉讼事宜。--汉语大词典

逋负,①拖欠赋税﹑债务。②指未偿的仇恨。③拖欠;短少。--汉语大词典

按部,②带领部属。③巡视部属。--汉语大词典

计直,亦作“计值”。计算货物的价值。--汉语大词典

第,①在一定系列中的次序。特指合乎考试标准的。科举时应试合格的称及第,不合格的称落第。后起义。②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甲第,贵族豪门的宅第。④副词,但,只管。★史记淮阴侯列传但举兵,吾从此助公—王力古汉语字典

赡,①充足,丰富。②供给,供养。--王力古汉语字典

孤遗,指无父母的子女。--汉语大词典

禄赐,禄赏。俸给和奖赏。--汉语大词典

散施,犹布施。①施予;施舍。谓施恩惠于人。②犹普施。谓普遍施予。③佛教传入中国后,以“布施”为梵文Dana(檀那)的意译词,故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食。④指施舍给人的财物或恩惠。⑤公布施行;施行。--汉语大词典

屑意,犹介意。--汉语大词典

情分,亦作“情份”。犹情谊。亲友间的情感。--汉语大词典

切至,①犹切当。贴切恰当。②切直尽理。③恳切周至。--汉语大词典

废弃,弃置不用;抛弃。--汉语大词典

孤露,①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②孤立暴露。--汉语大词典

周给,②接济。--汉语大词典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深信内典。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尝梦神人谓曰:“汝位至正郎,寿五十七。”而享年六十四,论者以为积善所延也。有集二十卷,从兄陶。


赴举,犹应举。唐宋时指乡贡入京参加礼部试。明清时指赴省城参加乡试。--汉语大词典

裒,①⒈聚集。⒉引申为众多。②减少。--王力古汉语字典

贫窭,①⒈贫乏,贫穷。⒉亦指贫穷的人。--汉语大词典

襄事,①⒈成事。语出《左传.定公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杜预注:“雨而成事,若汲汲于欲葬。”后因以称下葬。⒉亦泛指办成事情。②帮助办事。--汉语大词典

褚,②⒈囊,带。⒉引申为储藏。--王力古汉语字典

资遣,给资遣行。--汉语大词典

搢绅,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后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汉语大词典

履行,③行为;德行。--汉语大词典

内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汉语大词典

茹,①⒈食,吃。⒉引申为含,吞咽。②蔬菜的总称。--王力古汉语字典

服玩,服饰器用玩好之物。--汉语大词典

享年,①敬辞。称死者活的寿数。②犹享世。--汉语大词典

积善,累积善行。--汉语大词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真宗   宋史   治平   迂缓   贤良方正   讣闻   生员   谕旨   汉语   诏书   享年   文言文   官职   死者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