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李应祥

明史,卷247,列传135

注释,多查询自《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译文,来自《二十四史全译》

李应祥,湖广九谿卫人。以武生从军,积功至广西思恩参将。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积功,①累积功劳。--汉语大词典


万历七年,巡抚张任大征十寨,应祥与有功。即其地设三镇,筑城列戍。应祥方职营建,会擢松潘副总兵,当事者奏留之,以新秩莅旧任。从总兵王尚文大破马平贼韦王明,寻以署都督佥事,入为五军营副将。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列戍,①防守边塞。列,通“迾”。--汉语大词典

营建,①兴建;建造。--汉语大词典

擢,①拔,抽。②选拔。--王力古汉语字典

秩,②⒈次序,品级。⒉引申为常规。③俸禄。--王力古汉语字典

莅,①⒈临视,监临。⒉引申为治理。⒊又为来到。--王力古汉语字典

署,③代理,暂任。--王力古汉语字典


十三年,改南京左府佥事,出为四川总兵官。松、茂诸番列寨四十八,岁为吏民患。王廷瞻抚蜀时,尝遣副将吴子忠击破丢骨、人荒、没舌三砦,诸酋乃降。故事,诸番岁有赏赉,番恃强要索无已。其来堡也,有下马、上马、解渴、过堡酒及热衣气力偏手钱;戍军更番,亦奉以钱,曰新班、架梁、放狗、躧草、挂彩。廷瞻一切除之,西陲稍靖。仅六七年,势复猖獗。是年夏,杨柳番出攻普安堡,犯归水崖、石门坎,遂入金瓶堡,杀守将。巡抚雒遵属应祥讨之。提卒三千入茂州,克一岩。番恃险,剽如故。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酋,②酋长,部落的首领(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故事,①旧事,旧业。②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汉语大词典

故事,③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古代汉语词典

诸番,旧时指西北边境各少数民族。--汉语大词典

赏赉,赏赐。--汉语大词典

要索,要挟勒索;强行索取。--汉语大词典

无已,②无止境;无了时。--汉语大词典

更番,轮流替换。--汉语大词典

架梁,明代军中俗语,称结营为“架梁”。--汉语大词典

靖,①安定。②止息,平定。③谦恭。④谋议。⑤细小。--王力古汉语字典


无何,遵罢,徐元泰代。檄谕之,使三反,番不应。窥蒲江关,断归水崖、黄土坎道,筑墙五哨沟,绝东南声援。见官军少,相顾笑曰:“如此磨子兵,奈我何?”磨子者,谓屡旋转而数不增也。其冬突平夷堡,掠良民,刳其肠,绕二牛角,牛奔,肠寸裂。明年正月,遂围蒲江关,炮毁雉堞。守将朱文达出,斩数十人。贼稍解,东南路始通。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无何,②不多时;不久。--汉语大词典

谕,①⒈告诉,使知道。⒉特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或告诫的言辞。②知道,明白。③表明。④比喻。--王力古汉语字典

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汉语大词典

刳,挖空(腹)。--王力古汉语字典

雉堞,①⒈城上短墙。⒉泛指城墙。--汉语大词典


元泰决计大征。诸路兵悉集,乃命游击周于德将播州兵为前锋,游击边之垣将酉阳兵为后拒,故总兵郭成将叙、马兵扼其吭,参将朱文达将平茶兵击其胁,而应祥居中节制,参议王凤监之。应祥令军中各树赤、白帜一,良民陷贼者徒手立赤帜下,熟番不附贼者徒手立白帜下,即免罪。番虽多,遇急不相救。国师喇嘛者,狡猾,联姻青海酋丙兔与湾仲、占柯等,刻木连大小诸姓,歃血诅盟。至是,邀湾仲、占柯先犯归化以尝官军。于德诱擒喇嘛、湾仲,守备曹希彬复击斩占柯。丢骨、人荒、没舌三寨最强,于德皆攻克,复连破卜洞王诸寨。文达、成、之垣亦各拔数寨,与于德军合,遂攻破蜈蚣、茹儿诸巢。嘉靖初,之垣祖轮以指挥讨茹儿贼,被杀,漆其头为饮器。及是六十年,之垣乃得之,以还葬焉。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决计,①决定计策。②拿定主意。--汉语大词典

后拒,后距。②居后以抗击敌人的部队。--汉语大词典

扼,①掐住。②据守。--王力古汉语字典

吭,同“亢”,咽喉。--王力古汉语字典

胁,①⒈从腋下至胁骨尽处。⒉也指胁骨。⒊泛指旁边。--王力古汉语字典

节制,④指挥,管辖。--汉语大词典

徒手,空手。--汉语大词典

诅盟,①誓约。②谓歃血结盟。--汉语大词典

尝,②⒈试探。--王力古汉语字典


贼屡北,窘,悉弃辎重饵官军。官军不顾,斩关入,贼多死,河东平。寻渡河而西,连破西坡、西革、歪地、乾沟、树底诸巢。有小粟谷者,首乱,觇大军西,不设备。郭成夜袭之,大获。牛尾寨尤险恶,将士三路夹攻,火其栅,斩酋合儿结父子。河西亦平。诸军得所积稞粟,留十日,尽焚其寨,以六月班师。其逃穷谷者,求偏头结赛乞降,应祥令埋奴设誓,然后许之。埋奴者,番人反接其奴,献军前,呼天而誓,即牵至要路,掘坎埋之,露其首,凡埋二十三人。偏头结赛雅善天竺僧,僧言岁在鸡犬,番有厄。偏头信之,预匿山谷中,逸贼以为神,迹而拜求之,故偏头为之请。是役也,焚碉房千六百有奇,生擒贼魁三十余人,俘馘以千余计。自是群番震惊,不敢为患,边人树碑记绩焉。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北,②打败仗。--王力古汉语字典

辎重,①外出时携载的物资。②指随军运载的军用器械、粮秣等。--汉语大词典

饵,④引诱。--王力古汉语字典

觇,窥视,侦察。--王力古汉语字典

设备,①设防。--汉语大词典

班师,调回军队,也指军队凯旋。--汉语大词典

穷谷,深谷;幽谷。--汉语大词典

反接,反绑两手。--汉语大词典

坎,①⒈地面低陷的地方。--王力古汉语字典

雅,⑤副词。⒈平素。⒉平素的交情。⑥副词,极,甚。--王力古汉语字典

逸贼,逃亡的盗贼。--汉语大词典

有奇,有馀。--汉语大词典

魁,③⒈首领。⒉亦指杰出的。⒊后科举考试称一名为魁。--王力古汉语字典

俘馘,①⒈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⒉亦指被俘虏者。②俘获斩杀。--汉语大词典


建昌、越巂诸卫,番倮杂居。建昌逆酋曰安守,曰五咱,曰王大咱,与越巂邛部黑骨夷并起为乱。巡抚徐元泰议讨,征兵万八千。仍以文达、之垣分将,应祥统之,副使周光镐监其军。十一月,光镐先渡泸,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焚三峡桥;五咱等亦寇礼州、德昌二所。时征兵未集,光镐先设疑,以尝相岭贼,贼果退据桐槽。桐槽者,大咱巢穴也。已而诸道兵尽抵越巂,应祥令文达攻五咱,之垣攻大咱,姑置黑骨夷弗问。夜半走三百里抵礼州,贼半渡,文达击败之,遂渡河捣其巢。之垣亦屡破桐槽,大咱亡入山峪中。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征兵,③指被征入役的兵士。--汉语大词典

尝,②⒈试探。--王力古汉语字典


无何,五咱据磨旗山挑战。官军夹击,贼退保毛牛山。山延袤六七百里,连大小西番界,文达兵大破之。五咱西遁,与安守合,结寨西谿。会所征盐井马剌兵三千至,狰狞跳跃,类非人形,诸番所深畏。应祥侦贼将劫营,乃潜移己营,而令马剌兵屯其处。夜分贼来袭,马剌起击之,伏尸狼籍。诸将遂进攻西溪,逐北至磨寨七板番,连兵图五咱,而令裨将田中科营麦达,逼安守。会谍者报守谋袭中科,应祥夜饮材官高逢胜三巨觥,令率敢死士三百疾趋七十里,抵麦达而伏。守夜至,遇伏被擒。守为群寇魁,守殪,西南邛笮、苴兰、靡莫诸酋皆震怖。商山四堡番乞降于之垣,大小七板番乞降于文达,各埋奴道左,呼号顿首,誓世世不敢叛。五咱势穷,走昌州,亦为裨将王言所获。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无何,②不多时;不久。--汉语大词典

延袤,①绵亘;绵延伸展。--汉语大词典

伏尸,③倒在地上的尸体。指死者。--汉语大词典

狼籍,狼藉。①⒈纵横散乱貌。--汉语大词典

裨将,副将。--汉语大词典

巨觥,①⒈大的角质酒器。亦泛指大酒杯。⒉引申指大杯的酒。--汉语大词典

殪,①⒉又泛指死。--王力古汉语字典

顿首,①磕头。旧时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②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汉语大词典


土木安四儿者,居连昌城中,潜剽掠于外。至是知祸及,率党数百人走据虚郎沟。诸军既灭五咱,应祥遣之北,示将讨黑骨者,四儿遂弛备。将士忽还军袭之,获四儿。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剽掠,②抢劫掠夺。--汉语大词典

弛备,放松戒备。--汉语大词典


复讨大咱。初,大咱败,匿所亲普雄酋姑咱所。大军至,姑咱惧,密告裨将王之翰,之翰搜得大咱;而黑夷酋阿弓等七人在大孤山,亦先为之翰所擒。于是建昌、越巂诸番尽平。上首功二千有奇,抚降者三千余人。时万历十五年七月也。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首功,①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汉语大词典


邛部属夷腻乃者,地近马湖。其酋撒假与外兄安兴、木瓜夷白禄、雷坡贼杨九乍等,数侵掠内地。巡抚曾省吾议讨之。会有都蛮之役,不果。乃建六堡,益戍兵千二百人,而诸蛮鸱张如故。及建、越兴师,又藏纳叛人。元泰乃令都指挥李献忠等分剿。贼诈降,诱执献忠等三将,杀士卒数千人,势益猖獗。应祥等师旋,元泰益征播州、酉阳诸土兵,合五万人,令应祥督文达、之垣及周于德诸将三道入,故总兵郭成亦从征。十一月,于德首败白禄兵,追至马蝗山,悬索以登,贼溃。乘势攻木瓜夷,射杀白禄。追至利济山,雪深数尺,于德先登,复大败贼,毁其巢。初,撒假与九乍率万人据山,播州兵击走之。至是,文达复破之大田坝,合于德兵追逐,所向皆捷。游击万鏊蹑击撒假于鼠囤,获其妻子。郭成复至三宝山大战,生擒撒假。安兴据巢守,文达、鏊分道入,获其母妻。安兴掷金于途,以缓追者,遂得脱。已,诸军深入,竟获之。他夷倮畏威降者二千余人,悉献还土田,愿修职贡,兵乃罢。凡斩首一千六百九十余,俘获七百三十有奇,以其地置屏山县。论功,应祥屡加都督同知,元泰亦至兵部尚书。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外兄,①表兄。②指同母异父兄。--汉语大词典

鸱张,像鸱鸟张翼一样。比喻嚣张,凶暴。--汉语大词典

兴师,举兵,起兵。--汉语大词典

旋,①回转,旋转。②还归。③顷刻,不久。--王力古汉语字典

捷,①⒈胜利。⒉战利品也称捷。⒊引申为成功。--王力古汉语字典

蹑击,犹追击。--汉语大词典

职贡,古代称藩属或外国对于朝廷按时的贡纳。--汉语大词典


当是时,蜀中剧寇尽平,应祥威名甚著。御史傅霈按部,诘应祥冒饷。应祥贿以千金,为所奏,罢职。兵部举应祥佥书南京右府,给事中薛三才持不可。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剧寇,犹剧贼。--汉语大词典

剧贼,大盗,强悍的贼寇。亦用以贬称势力大的反叛者。--汉语大词典

按部,③巡视部属。--汉语大词典

冒饷,贪污军饷。--汉语大词典


二十八年大征播州。贵州总兵官童元镇逗遛,总督李化龙劾之,荐应祥代。时分兵八道,贵州分乌江、兴隆二道。诏元镇充为事官由乌江入,应祥由兴隆入,诸道克二月望进兵。应祥未受事,副将陈寅等已连克数囤,拒贼四牌高囤下,别遣兵从间道直捣龙水囤。他将蔡兆吉又自乾坪抵箐冈,过四牌。贼首谢朝俸营其地,四面峭壁深箐,前二关。贼从高鼓噪,官军殊死战,俘朝俸妻子,乘势抵河畔。会乌江败书闻,敛兵不进者旬日。及应祥受任,益趣诸将急渡。寅等乃取他道渡河,而潜为浮桥以济师。诸军渡,贼失险,乞降者相继,应祥悉受之。贼所恃止黄滩一关,壁立,众死守。会贼徒石胜俸等率万余人降,告曰:“去黄滩三十里有三关,入播门户也,先袭破之,则黄滩孤难守。”应祥然其计,令偕陈寅率精卒四千夜抵关下。胜俸以数十骑诱开门,歼其戍卒。黄滩贼惧。寅督诸将渡河攻关前,胜俸由坟林暗渡袭关后,贼乃大败。应祥直抵海龙囤,合诸道兵共灭杨应龙。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逗遛,逗留。①停留,暂时不继续前进。--汉语大词典

受事,①接受职事或职务。--汉语大词典

鼓噪,①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②喧嚷;起哄。③鼓惑,煽动。--汉语大词典

殊死,②犹决死,拚死。--汉语大词典

敛兵,③收缩兵力。--汉语大词典

趣,①快步走,疾行。②趋向,朝某一方向奔去。⑤⒈通促,催促,督促。⒉又为促使,促成。⑥通促,急速,赶快。--王力古汉语字典

壁立,①像墙壁一样直立,形容山石陡峭。--汉语大词典


播既平,还镇铜仁。明年,改镇四川。播遗贼吴洪、卢文秀等恶有司法严,而遵义知县萧鸣世失众心。洪等遂称应龙有子,聚众为乱。应祥偕副使傅光宅捕之,尽获。应祥寻卒于官。以平播功,赠左都督,世荫千户。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偕,①⒈动词,在一起。⒉引申为副词。一同,一道。--王力古汉语字典

世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官爵而得官称世荫。--汉语大词典


应祥为将,谋勇兼资,所至奏绩。平蜀三大寇,功最多。

「文言文详解」明史 • 李应祥

资,②⒈资质,禀赋。⒉又为资历,声望(后起义)。④⒈积蓄。⒉引申为贩卖。⒊又为具备,具有。⑤凭藉,依靠。--王力古汉语字典

奏绩,取得成绩;建立功绩。--汉语大词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建昌   乌江   受事   兴隆   典章   磨子   官军   辎重   总兵   汉语   副将   明史   巡抚   副词   都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