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二舅

梁会平
  大年初三,阳光灿烂,春意萌动。因为工作和疫情原因,想着好几年没有给二舅拜年了,吃过早饭我们一家三口便去二舅家。
  刚进二舅家,舅妈就热情地招呼我们快坐下,和我们拉起了家常。可是,半天时间过去了,也不见二舅。我问舅妈:“二舅去哪了?”舅妈笑了笑,告诉我:“你二舅可忙了,他正在大棚里摘香菇呢!”
  二舅今年五十岁出头,是个耿直且倔强的人。他从小家里穷,因能吃苦,学得一手木工好手艺,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后来,二舅家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陇州有句俗语:“不过十五不下田。”二舅也是这么个人,即使手头有再多的木工活,主人家再怎么着急,可他就是坚持没过十五就没过完年,不愿意出去干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曾经令人羡慕的木工活越来越少。那些年,二舅经常闲着无事。看着别人外出打工挣钱,他成天看着自己的那些“宝贝”发呆,梦想着有一天能重操旧业,再风光一番。就这样,二舅家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政策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也给二舅家带来了希望。这样一来,二舅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不知道来了家里多少次,可二舅就是转不过这个弯。舅妈说:“扶贫干部三天两头来家里,讲政策,算收益,论好处,差点踏断门槛,你二舅才勉强答应加入村里的香菇合作社。”
  “既然承包了大棚,要干就得干好。”从此,二舅对种香菇着了迷,白天待在大棚里不出来,请教技术人员;晚上钻在被窝里看书,和以前判若两人。就这样,二舅成了香菇种植能手,隔三岔五还指导乡亲们种植,受到大家的赞扬。
  说话间,我们和舅妈来到了香菇大棚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大棚整齐有序,棚里不时传来说笑声。正在采摘香菇的二舅看见我们来了,脸上笑开了花,乐呵呵地迎上来说:“农时不等人啊,这两天正是出菇的高峰期,一天收入上千元呢。”
  “不过十五不下田”的二舅变了。二舅说,这两年经营大棚一年最少也有六七万元收入,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一家人重新过上了好日子。
  闲聊之际,二舅悄悄告诉我一个小秘密,他去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已经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了。
  此时,一抹暖阳照进来,大棚里顿时暖意融融,照在二舅开心的脸颊上,像是开出了一朵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农时   无事   贫困户   重操旧业   主人家   判若两人   耿直   乡情   舅妈   小有名气   香菇   美文   大棚   家里   收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