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 情缘

汉剧 情缘

汉剧表演者亮相汉江。

  柯贤会
  汉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以西皮、二簧为主调,属“皮簧唱腔”,是我省的第二大剧种。明末清初,汉剧就在秦岭巴山一带盛行。汉剧以音乐优美、唱词婉转、道白通俗著称,而且秦声中夹杂着鄂腔、川味和豫韵,别具风味。
  小时候,一听说“公社演戏的来了”,我们就“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法安心地上课。放学回家,我们丢下书包,顾不上吃饭,三五成群翻山越岭、涉水过河,一路小跑去公社看戏。等赶到时,公社院子里已是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我们从人缝中一点一点钻到最里层,看到一男一女正在不到一平方米的方桌上,和着清脆的锣鼓载歌载舞。男的头带草帽圈,手拿彩色扇,女的头带绫罗帽,手拿红丝巾,边唱边演,一会儿一个“三缠腰”,一会儿一个“三见面”,一会儿一个“三碰头”。男的头上的草帽圈如同变魔术,转个身变个花样,抖个手变个姿势,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在那个精神文化还比较匮乏的年代,汉剧演出如同一道精神大餐,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人们回家后津津乐道,回味良久,盼望下一次演出能快点到来。
  工作以后,我了解到汉剧的剧目非常丰富,有1200余种,它们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唱腔绚丽多彩,情节跌宕起伏,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串打配以马锣,节奏感强,气氛强烈,男女老少都喜欢看。我经常在汉剧团、汉剧院、汉江龙舟文化节和农村惠民演出中看汉剧,看得最多的当数汉剧的代表作《铡美案》了。演员们通过演唱、武打、对白和喜怒哀乐等肢体语言,把陈世美的无情背叛、秦香莲的坚强执着、包公的正义凛然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曲折生动、感人至深,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让人在观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安康人在汉江边上建设了汉调二黄文化广场,广场上依次设置了主题雕塑、人物脸谱,构思巧妙,设计独特,主题突出,与奔流不息的汉江相得益彰,成为安康汉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江两岸霓虹闪烁,绚丽缤纷。江面倒影婆娑,汉江宛若上了妆的美女。一群汉剧爱好者在广场上演出《三怕妻》,演员们通过抑扬顿挫的唱腔、风趣幽默的语言、精彩纷呈的舞蹈,生动刻画了一个害怕妻子的男人,让人看后忍俊不禁,赢得阵阵掌声。
  前不久,在汉滨区文广旅游局召开的一个会议上,我认识了汉调二黄研究院副院长冯尚丽,这位11岁拜师学艺,16岁就获得陕西省戏曲比赛大奖的女子,如今已是汉调二黄的台柱子。她告诉我,安康已全面实施“振兴汉剧”工程,特别是2001年以后,每十年招一批儿童进行培训,形成人才梯队,连续有50多个演员和剧目斩获大奖。其中大戏《半云榜》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剧目奖,主角小寒扮演者马静获个人表演奖,汉调二黄《龙凤呈祥》唱段荣登今年央视迎新年戏曲晚会。
  听了冯院长的介绍,我感觉汉剧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一个传统剧目,演绎着安康的历史,更是一张亮丽的名片,联系着安康和世界。汉剧就如同奔涌的汉江,把浸润安康人骨髓婉转清透的声音,从秀丽的秦巴山间带向更加广袤的大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汉剧   汉江   安康   陕西省   剧目   草帽   唱腔   精彩纷呈   场上   戏曲   婉转   美文   会儿   公社   情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