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 收藏

爱上收藏

张建宁

我这半辈子,除了玩弄笔墨,写点养不了家,糊不了口的小文章以外,不经意间喜欢上了字画收藏。那点点滴滴的收藏爱好,给自己的平日生活增添了一些情趣。

那年春暖花开的一天,自己从淳化搭车赶到三原交大康桥小区,拜访多年未见面的忘年交秦鸿章先生。到了目的地,叩开那“301”室的居室大门。闻讯乡党来访,精神矍铄的老先生放下手中作画的笔,泡好浓茶恭候远道而来的我。“建宁,你大老远来,也不容易,我过会也给你画上一幅吧……”可能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缘故吧!一阵寒暄过后,正在作画的秦老热情地对我说道。

能获得素有“牡丹王”之称的著名画家的画作,真乃是三生有幸呀!我打心眼里高兴,连忙脱口而出“好啊,谢谢……”

在给别人画完以后,年事已高的鸿章先生坐下喝了一杯茶,歇了一会儿,便取出一张四尺宣纸,绾起袖子,龙飞凤舞地给我画起他的拿手梅花图。我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观看着,并当起下手。

约莫两袋烟的功夫,一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题写着“建宁贤侄惠存”字样的梅花图,便跃然纸上,展现在我和几位素不相识的朋友面前。看着他那幅以浓墨入线条,皴泼有致、高标绝俗“凌寒独自开”的红梅图,我高兴极了,待墨迹晾干后,自己爱不释手,小心翼翼的折叠起来,装进包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自己就喜欢上了收藏。

后来到了咸阳上班以后,每每遇到书画创作笔会和文学研讨活动,我都积极创造条件,前去参加,捞取“藏”品,增添生活情趣。那一年烈日炎炎的一天,有着“中国时代风雅名士”之称的著名作家方英文先生,要到咸阳汉唐书城进行新书《种瓜得豆》签名活动。

得知这一消息后,那天清晨,我早早起床,洗漱过后,用过早餐,便从玉泉西路步行至汉唐书城参加活动。“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当我气喘吁吁赶到书店门口时,我的挚友波海先生,以前在淳化相识的小会女士,早已排成长队候在那里。大约十点钟左右,主持人的一段开场讲话过后,签名售书活动正式开始。

性格内向的我,拿着购买来的新书,自卑地待在一旁,等那些早到者签完名以后,自己忐忐忑忑地来到手握毛笔,为众多读者签名的方先生桌前。当方先生给我签名的时候,平日腼腆的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让他给我写幅字收藏下来。于是,我顺便从旁边的桌子上取来一张A4复印纸,说出我的想法。鉴于后面还有签名者,方先生有点不乐意。“建宁,从淳化农村走出来,靠文字打工,笔耕不辍,生活不容易,占用你点时间,给写上几个字,勉励一下吧……”见方先生犹豫,站在一旁的波海挚友,连忙替我打圆场,向只签名不写字的方先生推荐着我。简单得知我的情况后,方先生只好为我写下了“文以载道”的几个大字。

签名售书活动结束后,我回到出租屋,将当天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小散文《和方英文老师合影》,投寄给新闻媒体。到年底时候,我又将此篇稿件收录进自己的第六部散文作品集《遥望家园》一书中。等作品集出版后,我打听好方先生的通讯住址,冒昧地将拙作寄了一本。没想到,十多天后,名不见传的我,竟意外地收到了方先生自西安寄来的一幅“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行书作品墨宝,算是对我赠书的回礼。这样一来,我的藏品中又多了一幅较为珍贵的艺术墨宝。

和省、市、县一些书画家见面的机会多了,自然就有了收藏字画的空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次又一次的慕名求字求画。几年时间下来,阎振堂、阎纲、贾平凹、秦鸿章、王国祥、杨焕亭等众多书画界名流的书画作品,纷纷走进我家书柜。

收藏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闲着无事的时候,自己打开书柜,翻看着这数百幅书画作品,心情格外舒畅。徜徉在五光十色的书画藏品世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昔日的烦恼一下子烟消云散。

打开抖音视频,发现好多人晒车晒房,而没车没房没存款的我,只好晒晒我的那些收藏书画的故事了,因为这是我半生辛劳的“家当”,精神天空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莫道   建宁   忐忐忑忑   玉泉   收藏   墨宝   汉唐   藏品   书柜   挚友   字画   美文   作品集   梅花   平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