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儿”三次嫁人记

此文颇长,阅读时间需要二十至三十分钟。——丑石原创

我给你讲一个“巧儿”的故事。

她既不是《刘巧儿》中的巧儿,也不是大姑娘与小媳妇,是个年近古稀的老人。

她住在我们小区好几年了,伺候着一个离退休老干部,老干部腿脚不方便。有人说她是老干部儿子请来的保姆,也有人说她是老干部的后老伴。

她外出买菜时,有老太太搭讪,有人问她叫什么,她小声回答:巧儿。但你问她老家是哪,儿女在哪,年龄多大,闭口不言。

巧儿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她这个名是她早已经做古的爹起的,她爹爱看评戏《刘巧儿》,就给她起了个在当时那个年代很时兴的名字——巧儿。人人都喜欢喊她巧儿,既好听又好记,还时不时让她唱一段《刘巧儿》选段。巧儿既不羞涩也不拿捏,张口就来。

“巧儿”三次嫁人记


巧儿第一次嫁人

20岁时受父母之命嫁到邻村张柱家,这张柱是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也能干,没过五年,添得一儿一女,夫妻恩爱,巧儿日子虽然穷但非常满足。

但好日子似乎与巧儿无缘,那年冬天,张柱去砖窑上打工,每个月中旬与月底改善生活,那次是蒸的一大笼屉大米干饭,配上大葱炒鸡蛋,这可让张柱馋红了眼,一口气吃下五大碗大米干饭。

到了下午就开始胃痛,告诉了同村李二强,想让他陪自己一起回家,找个赤脚医生看看。李二强没同意,歇工会扣钱。

可怜的张柱没有等到家,就撑死在半路旁边土堆里,手把冬天冻得僵硬的土地刨了很大的坑,那个坑见到的人都说很大很大,能够埋下张柱。

巧儿成了寡妇,带着一儿一女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张柱兄弟三个,上面还有两个大伯哥。

到了农忙时,大伯哥经常帮助耕种、收割,时间久了,大嫂起意见了:自己家活不干天天往巧儿家跑,是不是有别的想法。

更可怕的是,村里的长舌妇们也开始说三道四。

闺女艳子与儿子小伟在学堂经常有人欺负他们,要么说是没爹的孩子,要么说是他俩是别人的野种。

小伟生气跑回家,冲她娘喊:“以后不许俺大爷过来,丢人。”艳子也在旁边低头掉眼泪。

巧儿说了一句“嗯”继续忙她的活,之后大伯哥也就不经常来了。

随着孩子长大,花销多了起来,日子越来越艰难了……

巧儿一年四季不闲着,忙时种地,闲时做手工编织,手工台布,换两小钱,家里常年喂着鸡与鸭,下了蛋给孩子增加营养。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下去。

“巧儿”三次嫁人记


巧儿第二次嫁人

那年巧儿三十有二,村里的风言风语也没有了,大家看巧儿基本也不和大伯哥来往,只是一个人忙里忙外,开始心疼这媳妇。开始张罗给她寻个婆家。

这不同村李二强,就是张柱的死与他稍微有点关系的那个男人。家里老婆由于难产而死好几年了,他老婆也命苦,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重男轻女思想还是非常严重,她已经生了两闺女,架不住婆婆想要孙子,又怀一胎。乡里计划生育抓的紧,只好挺着大肚子躲去远村姨家。生产时,姨夫坚决不让孩子生在他家,女人产血沾上怕晦气。急急忙忙往家赶,到了家因为一路在架子车颠簸,又受了寒气,难产大人孩子都没保住,死了,听说这次生了个带把儿的。撇下两闺女,和巧儿两孩子岁数不相上下。

有人说这是李二强的报应,谁让他那时候没有管张柱。说归说,村里长舌妇无论啥事都要车轮轱辘来回转。说完东家说西家,一年四季不闲着。这才叫日子,这才叫生活。

但看到李二强家两没娘的丫头,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净的,这碎嘴子的老太太眼圈就红:李二强年龄也不大,该给他找个婆姨。男人没有婆姨,家哪还叫家啊。

“巧儿”三次嫁人记


村东头的巧儿,村西头的李二强,咋看咋合适。都两孩子,都是填房,都日子过得这么苦。长舌妇们这个冬天没闲着,召集全村女人,大家商议这门亲事行不行?(两当事人可不知道。)

结果大家一致表决通过,开始分头行动。有人去巧儿家,有人去李二强家。没多久,不等过年,李二强搬到巧儿家。为什么是李二强搬到巧儿家,不是巧儿搬到李二强家呢?原因巧儿念及旧情,不想给孩子换姓,而且儿子十岁了,要给儿子提前盖新房子,不能离太远。

大家伙想了想,也对,谁家有儿子就听谁的,儿子可是根儿啊,张柱虽然死了,他的根儿还有啊,李二强搬到巧儿家是对的。

就这样,巧儿嫁给李二强,安安生生过了几年舒心日子。

李二强帮巧儿盖了一处新房子,预备着小伟长大娶媳妇用。

李二强家两闺女初中毕业后去县城服装厂打工,巧儿的闺女艳子嫁了人,在一个乡,也不太远。

巧儿总算松口气,盘算着好日子马上来了,三闺女一儿子都拉扯大了,以后可以和李二强轻轻松松过几年舒心日子。

话说李二强家两闺女素素与静静在县城待了不到两年,人立马变洋气了,挣的工资巧儿也不要,让她们自己攒着,留做嫁妆。

素素与静静一看到县城百货大楼来了新样式衣服就去那里跑,学会了化妆,头发也拉直,贼顺溜。从哪看都不像村里来的丫头。

到了找对象的年龄,村里的老太太快要把巧儿的门槛踏烂了。可这两闺女出去这两年,心气高了,想在县城找对象。

在县城找对象可不比村里,在村里找对象随便挑,在县城找对象那是别人挑你。

经过种种努力,素素终于在县城定下了对象小山,领着对象回家了。


“巧儿”三次嫁人记


小山从小县城长大,爹娘开一家电门市部,连卖再修,非常红火。这小山从小在做生意的家庭长大,这心眼非常活泛。

来到巧儿家,看了看家里家外,转了转房后另盖的四间大瓦房,还数了数猪圈有几头猪,鸡窝有几只鸡。

巧儿和李二强以为小山没来过农村,到处新鲜,没太在意,热情款待了这未来姑爷。

可没过多久,素素与静静回家了,把她爹李二强叫到另一屋里,嘀嘀咕咕半天。

巧儿也不知这爷儿三说的什么,怎么还听见这两丫头哭呢?是不是遇见不开心的事了?

李二强蔫蔫地走出来,没说一句话,出门了。素素和静静也没说话,看了看巧儿,只那一眼,巧儿的心立马像针扎一样。

刚纹的眉毛,绿色眼影下,那双眼睛早已经不是巧儿十年前看到的那两双眼睛。

素素与静静刚来这个家时,满头发长虱子,衣服长短不一,脏脏的小手与小脸,怯怯的看着巧儿。巧儿眼圈一红:哎!这世上少了这当官的爹,少不得这要饭的娘啊!

没几天,给两丫头做了两身新衣服。从上到下把她俩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长舌妇们都看在眼里,美在心里:她们可是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好事,要知道,谁家过上好日子可都有她们的功劳。

“巧儿”三次嫁人记


不要小瞧农村这帮长舌妇,她们是穿行乡村各个角落的义务劳动者,你就掰手指头算算吧,她们为农村发展做了多少好事,一辈子默默无闻扎根于农村,奉献于农村。大到婚丧嫁娶、小到谁家丢了只鸡,刚来的小媳妇不会做鞋面,还有谁家孩子夜哭“魂”丢了,哪件事离得开她们,都亲历而为。大无畏奉献的精神,顶多喝你家两碗水,吃你家一碗饭。

咳咳咳,写小说写跑题了,讲到哪里了。哦,对,素素与静静与李旦到底密谋什么了?李旦为何一声不吭,她俩为啥哭啊?巧儿这心中一串疑惑:没有对不起这两丫头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可不是那《小白菜》中的后娘,这几年对这两丫头视以己出。

没几天,她总算知道了。原来这两丫头回家是让她们的爹与巧儿离婚。原因很简单:影响她们在县城找对象。县城男孩找对象随便挑,要家庭条件好的,模样俊的,能干的。她俩不好找对象就是因为家庭成员复杂。

素素对象小山已经说了,他妈妈不同意。小山回去就把巧儿家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了他妈妈。这个在县城混了多年的女人,表面笑面虎,见谁都笑,背地里特别能算计。心里一盘算:娶个这媳妇可不划算,素素她爹就是给人家扛活的,给人家儿子盖的新房,给人家种地养猪,什么也没给自己闺女置办下。等将来儿子小伟结婚,从丈母娘家啥也捞不着。

小山本身对素素没啥太深感情,听了他妈这席话,就想和素素分手。素素一百个不同意,好不容易脱离农村,到手的肥肉怎能飞了啊?和厂子里姐妹们一说,姐妹们也有成功嫁到县城的。告诉素素,这简单啊,让你爸和你巧儿姨离婚不就解决了。记住,该争取的财产一定要争取,你家的猪卖了也要分一半钱。

素素一心想嫁到县城。县城多好啊。夫妻两下班后就去逛公园,逛商场,还能看电影。走到大街上也美啊,听着光碟店里放的任贤齐的《任逍遥》,那心情多叫美。至于巧儿姨对她这些年的养育之恩早忘得一干二净。

那个成功嫁到县城的姐妹给她出主意,让她拉上妹妹静静回家和老爹说,先来软的,使劲哭就行了。

李二强万万没想到,两女儿去了县城没几年居然变成这样。他恨自己无能,在家好多天也不说话。

巧儿的再次追问下,他说了实话。巧儿如五雷轰顶,她万万没想到两孩子变成这样,暖了好几年也没有暖透这两孩子的心。

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她如果劝这两闺女,肯定会让她们更加憎恨,思来想去一晚上……

“巧儿”三次嫁人记


第二天,巧儿把全家叫到一起,看着素素与静静:我和你们的爹准备离婚啊,都别发愁了。

小伟与艳子使劲瞪着素素与静静,她俩自知理亏,也不说话了。

财产也到是好分,还是各种各家的地,以前巧儿家的东西还是巧儿家的,剩下后添置的要么分开,要么折成钱。

全村老太太们又来看热闹了,李二强往他那拖拉机里搬东西,素素与静静还在那里叽叽咕咕什么,貌似说新盖的房子怎么办?是不是也该折成钱。

跑到巧儿面前,假惺惺的说:巧儿姨,这房子……

不知哪个大娘耳朵灵,叉着腰指着素素与静静喊了起来:两没良心的小兔崽子,咋,还想打这房子的主意啊?

围观的人们炸锅了:太不像话了,什么东西,去了县城学坏了,不说感恩,还想临走把房子带走。

村支书来了,站在院子中间:巧儿和李二强离婚了,这房子归女方,也不是归女方,归儿子小伟所有,他要是因为房子娶不上媳妇,就是咱全村的罪过。

听到这,素素与静静灰溜溜的走了。

没几年,巧儿儿子小伟结婚了,娶了邻村一姑娘俊玲,来年添一胖小子。

巧儿也快60了,在家看看孙子,收拾家,偶尔艳子回来,一到乡里逢五逢十的集就过来,给她这苦命的娘唠唠闲瞌,买点巧儿爱吃的点心与水果。

“巧儿”三次嫁人记


巧儿第三次嫁人

到了2015年,巧儿已过花甲,俊玲与小伟出去打工好几年了,想在所在的城市买房子,把儿子接过去上学。

买房子首付不够,这可怎么办?

俊玲说:“把老家房子与宅基地卖了吧,还有地也租出去。”

小伟说:“这可不行,我娘住着呢,再说咱以后回哪里?”

“咱不回老家了,至于你娘,在市里给她找个保姆的活。”

“啥保姆,这么大岁数了?”

“没事,市里好多老头就喜欢这些从农村来的老太太,既能干也事少!”

小伟:“这……我娘一辈子命苦,可不行。”

“咱对她不赖啊,你看这房子马上又要涨价了,咱攒钱都赶不上房子涨价的速度,赶紧拿主意,到时候把儿子接过来上学,市里条件比农村好多了。你得为咱儿子着想啊,你不去说我回去和咱娘说。”

俊玲回老家和巧儿一说:“娘,你希望你这大孙子在市里上学不,条件也好,还有你儿子30多了,像他这么大的都在外面买房了,村里都没有年轻人了啊!”

巧儿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她这辈子不就是为了儿子和孙子活着吗?他们好她就好。

巧儿就这样来到了市里,俊玲很快给她找了个保姆的活……

“巧儿”三次嫁人记


那老头对她不错,早年死了老伴,想寻个老伴吧,孩子们不太同意。

但经过几年相处,发现巧儿确实为人不错,也就松口了,只不过提出要求:可以结婚,但不许领结婚证。

也给他们在酒楼办了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小伟一家三口还有艳子一家四口都来了。

巧儿打扮的挺精神,喝了几杯红酒,微醉,眼睛朦胧抬头看着那老头,喊了一声:“柱子哥!”

那老头笑了笑:“巧儿,我不是柱子。”

巧儿哽咽了:“那你是二强啊!”

老头摇摇头,摸了摸她那满是皱纹的脸,拉着她的手说:“都不是,我是张建军!巧儿,记住啊,我是张建军。”

“嗯!”巧儿低下了头,几滴眼泪掉在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长舌妇   孙子   大伯   闺女   市里   小山   美文   村里   县城   老头   丫头   儿子   房子   日子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