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爱上一个行业,更不能在即将消亡的行业里“混吃等死”

  这个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各种行业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一些原本兴隆的行业逐渐开始变得落寞,也有很多新兴行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起来。

  如果一个商人由于怀旧心理作祟,几十年如一日地钟爱于某一个行业,对新兴行业不理不问,更不愿尝试,他将会与社会脱轨,更可能成为时代发展的弃儿。

  所以,商人一定要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和胆量,永远不要爱上一个行业,更不能在一个即将消亡的行业里“混吃等死”。

永远不要爱上一个行业,更不能在即将消亡的行业里“混吃等死”

  明朝洪武年间,为了防卫瓦剌和鞑靼对中原的袭击,朝廷设立九边进行防御。朝廷为减轻边防供给的负担,推行了开中制。

  简单来说,就是商人将内地的粮食运到边防,官府为补偿这些商人,会给他们盐引(运销盐的凭证),商人拿着盐引到盐场领盐,然后卖掉食盐赚取差价。自开中制开始,山西商人就垄断了北边的开中制特权,给大同、居庸等大的边关运输粮食,通过合法贩卖“官盐”赚取高额利润。

  然而,到明弘治五年(1492)时,户部尚书叶淇推行了“折色制”,这一制度规定盐商可以通过纳银的方式向相关机构领取盐引,不再需要通过开中纳粮的方式换取盐引。

永远不要爱上一个行业,更不能在即将消亡的行业里“混吃等死”

  这种“折色制”使临近生产地的盐商更便捷地获得了盐引,但却对处于西北内陆地区的山西商人大为不利。其一,他们没有了先前的地理优势,必须到东南产盐的地区支取盐引;其二,由于不需要以粮食换取盐引,山西商人手中储存的粮食变成无用之物,短时间卖不出去,使他们损失惨重。

  怎么办?山西商人久经商场,早就练就灵活、变通的思维,在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时,他们并没退缩,也没有听天由命,为应对新局势,智慧的晋商一部分移居扬州,继续从事贩卖食盐的生意,与当地的徽商抢占食盐市场;

  而另一部分商人则继续将粮食运输到边疆地区,凭借着自己多年的运粮经验与地理优势,赚取了相当的利润。但是,对于更聪明、更智慧的商人来说,这些都是下策。

永远不要爱上一个行业,更不能在即将消亡的行业里“混吃等死”

  真正智慧的晋商看到过去行业的危机,开始从贩卖食盐转型到贩卖丝绸、棉布、中药、茶叶、木材等领域,使原来单一的军需加食盐生意模式变成多元化经营。

  另外,晋商在经营地域上从原来的北方边疆扩展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可以说,正是这种多元化、规模化、跨界化经营,为晋商的崛起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只有跳出自我的行业局限,才能发现新的商机。真正智慧的商人都独具慧眼,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商机,根据客户需求创造一个新行业。

永远不要爱上一个行业,更不能在即将消亡的行业里“混吃等死”

  比如,山西商人雷履泰就从日常经营中先人一步发现了金融行业对商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成了“山西票号”创建第一人,将自己推向民间钱财流通主宰者的位置上,在金融行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他过于热爱和留恋自己所在的行业,能无中生有地创建一个新行业吗?

  正所谓“大商无界”,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成为你驰骋的战场。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商,就不要固守某一个行业,而要对自己的行业有着清醒的分析和判断,同时要善于了解、尝试其他新行业,并在最有前景的行业中发现商机、寻找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盐商   行业   食盐   山西   边疆   边防   朝廷   美文   不利   粮食   商人   智慧   发现   商机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