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了做重复的事 | 每日好诗

关注 ,让诗歌点亮生活

我们习惯了做重复的事 | 每日好诗

重 复

小 野

我们习惯了做重复的事 | 每日好诗

把一件衣服洗了又洗

把一本书翻了又翻

把一条路走了又走

我们习惯了做重复的事

乐此不疲

——因为我们在重复中

获得了快乐和安慰

一些事物才偷偷地溜走了

比如一片落叶离开枝头

一江春水一去不返

比如时间,更是走得悄无声息

当我们抬起头来

才惊讶地发现

我们几乎在重复中耗尽了一生

什么也没抓住

现在抓住了

岁月深处递过来的一根拐棍

支撑起白发,残躯

继续行走在重复的路上

我们并不悲戚

一些鲜活的事物正经过我们身后

小心翼翼,而又

神情愉悦

我们习惯了做重复的事 | 每日好诗

重复,是一个哲学命题。这首诗把一个原本属于哲学的命题转化为诗学命题,显然,重复也是诗歌的重要品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重复,重复自己,重复他人,重复世界;而且我们已然习惯,乐此不疲,并获得安慰。我们陶然于重复中,很多东西,如落叶、春水、时间,都“偷偷地溜走了”。这里暗含诗人的一层感伤。当外在的东西留不住的时候,是不是诗人自己的东西就可以挽留得住呢?触景生情,由外而内,由物及己。回头看自己走过的一生,除了白发、残躯和拐杖,好像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也把握不住。在此诗人又多了一层感伤,但并未由此而悲寂,毕竟,在我们身后,一些鲜活的事物正在小心翼翼而神情愉悦地发生和发展。纵使某一天,我们不在这个世界了,还有它们取代我们,继续鲜活在世上,并重复着我们,进而使我们并未彻底灰飞烟灭……这首诗的成功取决于最后两节,在精准意象的择用中,在虚实相生的妙合里,诗思推进到一个豁然开朗之境。如果把那些观念性的议论句尽量压缩,这首诗的表达效果会更好一些。

特邀点评:杨四平

诗人简介

李正国,笔名小野,旺苍正源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广元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元市教育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先后有作品在《诗刊》、《北方文学》、《中国诗人》、《知音》、《散文诗》、《四川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网“中国好诗”。曾获广元市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奖,广元市“天然气杯”文学奖,广元市首届校园文学奖诗歌类一等奖、第二届校园文学散文类一等奖。现供职于旺苍县教科局。

专家简介

杨四平,1968年生,安徽宿松人,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文化促进会顾问,出版著作1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2次获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奖,另有《杨四平短诗选》中英对照版出版,多次到台港澳和国外进行学术交流。

登录www.zgshige.com

注册后即可投稿每日好诗

入选可获得稿费五百元

更有机会入选《诗刊》和汉诗英译

往期好诗

300元稿酬征集点评 | 平山湖丹霞

答问 | 每日好诗

点 评 专 家

北乔、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蒋登科、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沙克、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朱必松等

栏目主持 / 王夫刚

编辑:王傲霏, 二审:曼曼,终审:金石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台港澳   宿松   广元市   平山   诗刊   安徽   乐此不疲   美文   鲜活   命题   中国   感伤   愉悦   诗人   诗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