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有人直言批评,狠狠地挫败你,是你的福分

有时候,有人直言批评,狠狠地挫败你,是你的福分

今日书法课,因是周末,人较多,来了一位看上去一点不像书法写得很好的人,倒是一眼望去,人高马大,顿感篮球应该打得不错。听他与别人话语,原来他每周必打两场蓝球,果然,运动神经不错。

王羲之的十七帖,他临得非常流畅,又有“他”领悟后的味道,我远远地望去,不禁感慨,看不出他,竟能写得这般细腻有味儿。

有时候,有人直言批评,狠狠地挫败你,是你的福分

因同学间,大家并不是很熟络,彼此不免客气,相互间更容易夸赞,当然有些“胡”夸,即便发现了的问题,也说得很委婉,很难直言,谁能保证你的肚量能容呢。

这位男士倒是一点不见外,看我一个人在离窗很远的地方疾疾挥毫,估计实在是忍无可忍,不禁走过来指点,“书法,有时候,贵在慢;快很容易,但慢难。”

“嗯,只是我写得太少,有些急,极需有量的积累。”我客气地回复。

“你看你的字,看上去很好,可仔细看,你不是在“写”字,而是再“画”字,耐不住看,很多笔画都没扎入纸,浮在纸上,很偷懒,所以你写得快。这样你练再多,又有什么用。”

……我有些尴尬,但未有一丝气恼,真心很感激他能直言相告。

我即刻停笔,再非常客气地递笔于他,请他示范。到底该怎么“写”,才不是“画”。

他认真执笔,一笔一画写得极其认真,并不停跟我沟通,怎么去感知“笔”在为你支配,而不是被笔操控。是手腕在运作,而不是手指在支配。

他告诉我,每一次运笔,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去听、去看、去感受笔与纸的摩擦。突然,还很熟络地拉了我并按着我的头,趴在桌上贴着纸,去观察笔画“扎入纸”与“浮于纸”的差别。

谈话间,我看他执笔的中指戴着指套,不禁问及,才知是因磨出了厚厚的茧,戴着防护。他笑着反问我,是不是我的手完好无损,从未“受伤”,我不好意思含笑点头。

他告诉我,一个人写字走没走“心”,“手”知道,先磨出水泡,再是成茧。

谈话间,似乎他和我早已很熟。

末了,他让我记得学书的初衷,如果真心喜欢,那就问问自己,到底为这份“喜欢”做了什么?

他希望未来的我,认真用“脑”去悟,真正是“脑”与“手”结合在写字。

有时候,有人直言批评,狠狠地挫败你,是你的福分

突然间,好像有了很深的认识。他嘱咐我不可记忆一时,而是要时刻记忆,很严肃地告诉我,书法不仅是“玩”,它是需要用“心”,需要吃苦,学书,它真就是个苦差事。

加入这个深度学习的书法课程,足已三月,尽管出于爱好,时有习之。显然,我不是用功的人;显然,也不是悟性极高的人。但我之前一直误以为,书法写得好坏,关键在“意识”,而作为一名资深“爱好者”,已在有意识地结合“心”与“手”,用“脑”写字。

原来,我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

有时候,你的认知偏差,容易让你自欺欺人,陷入“自嗨”,除非有人直言挫败。

末了,他告诉我,“什么时候,老师不再轻易夸你,而是狠狠地批评你,你就真得进步了。如果你进步不大,老师就会总夸你,让你更有信心,继续努力。”

啊......我恍然大悟。突然有点失落,因最近写石刻,写篆书,老师还总夸我。

有时候,有人直言批评,狠狠地挫败你,是你的福分

有时候,一次意外地相遇,一段意外地对白,一段不好听的直言,会让你顿悟。

有时候,你需要的不仅是鼓励的夸奖,更需要挫败你激发你进步的直言批评。

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欲速则不达”,这些古人凝聚的经典,总是这么字字珠玑,言简意赅。

感恩意外的邂逅,感恩不见外的直言,感恩意外的领悟。

有时候,有人直言批评,狠狠地挫败你,是你的福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王羲之   书法课   忠言逆耳利于行   批评   见外   熟络   福分   笔画   末了   偏差   美文   认知   书法   真心   意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