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你收到一封未署名的信件,开篇劈头盖脸来了一句:“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之后是出其不意的表白:“我多么多么爱你”,接着仿佛带着责备抑或埋怨的语气写道:“你却一无所知!”你是否感觉莫名其妙,觉得对方简直是无理取闹,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写信的人是谁。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突发事件:作家R在他四十一岁生日那天收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对于不认识她的他来说,信的开端怪诞的毫无缘由,但随着信的内容渐次展开,关于他与她的真相似“雄鸡一唱天下白”浮出水面,暴露在他和读者的视野之中。

与其说这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个女人为爱而活悠长却又短暂的一生。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十五六年前,当她还是个半成年的女孩时,她和寡母住在维也纳郊区的公寓里。

13岁是她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她遇到了一生挚爱——作家R。在那之前,她的生活是阴郁的,混乱的,模糊不清的,除了灰尘、沉闷,在她的心里不曾留有任何鲜明的痕迹。13岁那年,她第一次见到他的那一天,她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隔壁那家因为丈夫偷窃被捕不得不搬走,作家R遂成为新的租户。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他和她成了对门而居的邻里。

在见到他之前,堆放在门口的琳琅满目的家具、印度佛像、意大利雕塑、色彩鲜艳的图片、码得高高的精装书籍以及举止庄重、很有涵养的上等男仆,让她对这位新邻居充满了好奇,一种富有、奇特、神秘的气息油然而生。

在她的想象里,他是个戴着眼镜、蓄有长白胡须的老人,心地善良,样貌英俊。在第一次看见他的那一天、那一刻,他那漂亮的浅棕色粗花呢西装,明亮活泼的脸和年轻的头发,英俊、苗条、整洁的身材,打破了她本来的设想——他分明是一个充满孩子气的二十五岁的年轻人。

兴趣,是的,超乎想象而又为之震惊的事实让她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观察着他,观察着他的习惯,观察着他的来访者,直到在大门口,她为他开门,两人差点儿撞一起时他落在她身上的亲切、深情的目光和温柔的道谢之语使她把整颗心都给了他。就是在那一刻,她对他的兴趣与好奇成为了爱,她爱上了他。事后她才知道,他的目光,充满爱抚的诱惑者的目光,是对女人的柔情使然,针对所有女性而言,只是彼时的她沉浸在情窦初开的烈焰里,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和她之间,只有几步之遥,爱情似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可是,少女的害羞胆怯让她望而却步,即使偶尔遇见,她也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唯有低头匆匆走过,好像有人在后面追赶一样。她只能透过门上的窥视孔注视他的房门,等待他出现在门口的瞬间。她默默做着爱情里的傻事,自得其乐,这是她不能说的秘密。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寡母改嫁,她随从母亲去了因斯布鲁克,尽管她如何的不情愿。

两年后,她重返维也纳,在他所在的郊区公寓外,日日仰望他的窗。她的眼睛和他只隔着一道玻璃的距离。这让我想到了光良的《约定》:

“就这样三年又过了,我还是回到这个地方,闭上眼,等你的出现,空气中吻你的脸。”

终于,她如愿以偿,与他共度的三个夜晚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她的儿子就是三个良宵的爱情结晶。但她不过是他交往的无数女人中的一个,是种种艳遇里的一桩。健忘的他即使多年后再度与她相遇,再度与已由少女蜕变为女人的她发生一夜情,也浑然不认识她,甚至连似曾相识的感觉都没有。更不幸的是,她的儿子遭遇流感侵袭,昨天死了,她也饱受流感折磨,不久将追随儿子而去。这封信就写于她临终之际,是她一生的重现。

原来爱情里的她一直在自虐。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伤人害己的自虐

从搬往因斯布鲁克到生命的终结,她从未停止自虐,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

荒无人烟的孤独尚可排遣,人群里的孤独最是致命。

自从爱上他之后,她脑子里全都是他,他是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因素,生活因他的存在而有意义。在她的小小天地间,他是她的全世界。

离开郊区公寓之后,她与他联系的纽带就此割裂,生活一下子回到从前,她又一次过起了阴郁、混乱的日子,只是这次多了一份念想,平添了一层心事重重的悲愁。

在因斯布鲁克,他不在身边,生活的意义也不复存在,尽管她的继父对她很好,她的母亲总是尽力实现她的所有愿望。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她不想高兴、快乐地生活,因此把自己埋葬在自我折磨和孤独的黑暗世界里。她不跟和她年龄相仿的人做朋友,固执地拒他们于千里之外;不穿父母给她买的新衣服;拒绝去听音乐会或去看戏,也不参加远足;她很少离开家,在小镇上认识的街道还不到十条。

两年里,她就像一个囚犯、一个被排斥者,她却不以为意,只想陶醉于上百个琐碎的记忆里。毫无疑问,这些记忆无不与他有关。她的自闭、孤僻,都是她自愿选择的,生活在人群中却极力排斥人群,“没有什么比孤独地生活在人群中更可怕的了”是她在因斯布鲁克那无比漫长的两年里渐渐意识到的。

他和她一起度过三个夜晚之后,他就以外出旅行为由离开了她,说好的回来后写信通知她却成了一句空话,成了她无望的等待。他忘记了她,用一场旅行把她抛诸脑后,而后去接触其他女人,另觅新欢。

即使她怀孕、诞下一子,也从未向他寻求帮助或者告诉他儿子出生一事,而是咬紧牙关自己肩负生活施加的苦难。这不是倔强,她只是不想成为他的麻烦,惹他生厌。她知道他会伸出援助之手,但他援助得不爽快,需要别人提醒,别人自己去拿,也就是说别人向他开口之后,他才会提供帮助。

她曾经在公寓的住处透过门上的窥视孔看到,他把钱给一个乞丐时态度紧张而匆忙,隐藏着一种不耐烦、想摆脱麻烦的愿望。因此她在怀孕时纵然辞掉工作靠变卖首饰维生、在洗衣妇偷走剩下的几枚金币而不得不在充斥着贫穷和痛苦的妇产医院分娩时,也从不向他求助。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她爱他,愿意为他做任何事,他的话就是指令。如果他要她打掉孩子,她必将陷入两难境地。对她来说,孩子是另一个他,是只属于她自己的他,不会溜走,不会被别的女人抢去,所以她决不会打掉孩子,这也是她不接近他的原因。

看似倔强,其实是不得已为之的无奈。

她眼里的爱情近乎完美,无外乎爱和感激。她想成为他熟悉的女人中最独特的一个,每当他想到她时,只有快乐和感念,可惜他不记得她,也不认识她。这就是为什么她不告诉他关于儿子的事情,因为她不想让儿子成为他的负担,他的绳索。而且他可能会生疑,儿子究竟是不是他的,如此一来两人之间或多或少会产生不信任的阴影,这是她无法忍受的。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她不但折磨自己,也在感情上折磨别人。在妇产医院,她尝尽了贫穷的滋味,穷人是牺牲品,总是受人凌辱。

她的儿子是他的另一个自我,娇嫩的嘴唇不能沾染穷人污秽的话语,洁净的皮肤不能触碰粗糙的衣服。为了让儿子过上舒适体面的生活,追随父亲的步伐,她卖身了,委身于阔绰的朋友,无论年龄大小。

她的那些朋友很爱她,有的甚至向她求婚,但她为了等待他随时的召唤,哪怕一个小时,也要保持自由身。因此,朋友们对她百般爱护、千般体贴,万般柔情,换来的仅仅是她的玩弄和利用。

为了爱情,她牺牲自己,也牺牲了与她的爱情毫不沾边的其他人。这份爱情看似纯洁、无私,她也始终竭力保持爱的纯洁、无私,可是所谓的“纯洁、无私”之下尽是私心的攫取和无辜之人的陪葬。

总之,不管是自虐还是他虐,皆因爱而起,也因爱而终。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无所不在的细节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评价茨威格:

茨威格驾驭语言的能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善于对事物的刻画,可以使细枝末节都变得精致、鲜明而具体。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刻画女主人公小心翼翼、不为人知的爱恋时就运用了诸多细节描写。徐静蕾导演的同名电影在细节上既进行了再现,也进行了增删、改编。我将列举几个事例加以解读。

在13岁的少女心里,爱情是至高无上的激情,在她身上涌起的一切感情,都倾注到他身上。他是她注意力的焦点,是她生命的全部。当她把整颗心都给了他,她的生活便以他为中心。

喜欢一个人,通常会模仿他,他的动作,他的嗜好。她就是这样做的。

她知道他是个爱书之人,于是她在深夜里如饥似渴地读一本又一本书,她的学习成绩也由之前的中不溜突然逆袭为第一名;她以为他喜欢音乐,于是她固执地开始练习钢琴。

与爱情相伴而生的是自尊心。她的旧罩裙上有一块补丁,她害怕他注意到它,会瞧不起她,于是十分痛苦。所以在楼梯上,她总是用书包遮挡补丁,免得他看见它。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电影里,他和她租住在1948年北平的一家四合院里,他住在装修了的宽敞的北屋,她住在狭小简陋的小房间里。

在细节上,电影没有展现她一头扎进书海的画面,也没有涉及她的学习成绩,而是用她模仿他写毛笔字的镜头呈现她对他的爱慕,可以说非常具有中国化了。

小说里还写到,她对他痴迷到亲吻他碰过的门把手、捡他吸过的烟头的程度。这种疯狂的行为在电影里并未体现,取而代之的是在大年三十晚上,母亲让她给北屋的主人端去一碗刚出锅的饺子时,她一声不吭,流露出拒绝的神情,还以“巴结”嘲讽母亲送饺子的举动。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当母亲亲自把一碗饺子送给北屋的他时,她只能透过玻璃窗偷偷地注视在院子里和朋友一起燃放烟花的他。

这正是少女怀春的矛盾心理,内心想靠近,行为上却“固若金汤”,对喜欢的人嗤之以鼻,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这一细微举止把少女爱在心中口难开的羞涩和掩饰表露得一览无余,是带有中国少女特征的细节描摹。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人在极端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极端的行为。在去因斯布鲁克的前一天,她放不下他,因为他是她的一切,于是趁母亲不在家,鬼使神差地来到他家门口,按了门铃。她想求他让她做他的女仆、他的奴隶。

从她家到他家门口只有几秒钟的时间,茨威格却用一组“长镜头”写尽了少女在靠近爱情时胆怯与勇毅交织的复杂心理。

我穿着校服,站起身来,朝你家门口走去——但我不能说我是走过去的。我的四肢僵硬,关节颤抖,仿佛被一块磁铁吸引到了你的门前......如果你能意识到我是怎样站在寒冷的楼梯平台上,因为恐惧而僵硬,却又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拉着向前走,我的胳膊似乎不顾我的反抗而自己抬起来,你就不会笑了。

这简短的几秒钟,充满了战争的火药味,可怕而无休止。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他不在家,他的男仆似乎也不在家,因此叩响的门铃没有得到回应。在描写她无果而返时,茨威格又用一组“长镜头”把四步路的距离拉长,仿佛跋山涉水一般。

从你家到我家的四步路把我累坏了,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深深的雪地里跋涉了好几个小时。

激烈的思想斗争让她疲惫不堪,但她要见他、和他说话的决心依然没有泯灭。她等啊,等啊,终于大约凌晨两三点钟,他回家了,可不是一个人,而是和一个穿着丝绸的女人在一起。她要见他的决心顷刻崩塌了。翌日一早,她和母亲去了因斯布鲁克。

电影里,因为画面不似文字具体形象,在呈现她到他家门口的画面时做不到小说那般惊心动魄。深夜时分,她在寒凉的室外目睹他与一女子归来时所流露的绝望感和眼睛里闪烁的泪花却别有一番滋味。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在因斯布鲁克漫长的两年里,她几乎每天都活在回忆当中,回想和他的每一次见面、等待他的每一个场景,这些琐碎的记忆就像戏里的片段,一遍遍在她脑海里轮番上演,无限循环。

她买了他所有的书,书里的内容她都了然于心。她通过报纸关注着他,如果报纸上出现他的名字,那一天就像节日一样令她欢欣。她曾经在一次音乐会上见过他,于是她就在维也纳的报纸上查找关于音乐会的报道。音乐会开始时,她想象着:“现在他进了大厅,现在他坐下了。”

这些是怀春的少女在爱情里做的蠢事,可以理解,同时也感同身受。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女不曾有过烂漫的幻想?

但是电影忽略了她在远方痴念他的场景,仅通过女主人公的独白将思念之情一笔带过,她因考上了北平女子师范,从山东重返北平,此时的她已经出落成十七八岁的姑娘。私以为,电影对此处细节的删减和时间的跨度之大而没做适当的缓冲使故事情节不充分、留有缺憾。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他与她度过三个夜晚后,表示将要外出旅行。

电影里,姜文饰演的作家在与女主人公告别之际咬了一口她手里的苹果。女主看着男主乘坐黄包车离去之余,也在那颗苹果上留下了咬痕。不到两个月,他回来了,可再也没找过她。

那个吃剩的苹果孤零零地驻足在窗台上,早已霉变腐烂。这颗发霉的苹果的特写有着象征意义,暗示爱情的无疾而终。性情风流又健忘的他已经把她遗忘在了流逝的岁月里,她就像那颗被抚摸之后又被遗弃的苹果。这是那颗苹果的命运,也是她的命运。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她独自抚育儿子,他却对此一无所知。

电影通过一场舞会把她和他以及他们的儿子囊括在了同一个画面里。可是即使他的儿子就在他的餐桌旁,他也没有注意到,连看也没看一眼。当然,纵使他看到这个小孩,也不知道是谁的儿子。而这个小孩也把他当成陌生的大叔,在一旁看他和陌生的女人跳舞。

这一情节设定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父与子近在咫尺,却如陌生人天各一方。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反差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性,她的爱情也注定是悲剧的。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当她还是个孩子时,她与他家的男仆只见过一两面,分别是:他搬来的第一天,她和母亲与男仆第一次面对面交谈;在一个星期天,她帮男仆把沉重的地毯拖进他的房间。

尽管只有一面之缘,男仆始终没将她忘记。当她以成年女性的身份与作家度过第四个夜晚,翌日清晨从他家离去时,她与迎面走来的男仆相遇。此时,男仆已是白发苍苍,看到她时那突然一亮的目光表示男仆还记得她,虽然她已经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多了女人的成熟。

电影在处理这一细节时,用男仆一句“早啊,小姐”来表达久别重逢的问候。多年前,当她早晨背着书包上学时,男仆对她说的就是这句“早啊,小姐”。多年后,两人相见时相同的话语再次出现,不禁令人热泪盈眶。时过境迁,男仆仍是原来的男仆,可是她与作家的每一次遇见,都被他当成陌生的女人看待,他比年长的男仆还要健忘。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她的一生短暂而凄惨,自从被他唤醒的一刻,她一直在爱情里等待,等待他的召唤,等待他认出她。但等待是无望的,看不到曙光的,唯有在等待里了结残生,结束漫长的等待。

从她自虐的恋情和无尽的等待中,我总结出“三不要”,算是这部小说给予读者的警醒。

她是他的,她的一生都是他的,他是她的中心,他以外的事情如过眼云烟微不足道,即使在因斯布鲁克,她的生活仍然围绕着他运转。

为了不让任何事情扰乱她为他而活的意志,她放弃了玩笑,放弃了社交,放弃了遍览大千世界的机会,放弃了呼吸新鲜空气的畅轻。

她一门心思扑在甜蜜的记忆里,思他,念他,读他,寻他。他是她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激励她披荆斩棘,克服生活的困境和阻力。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正是信念让她想方设法说服继父,拿自力更生的噱头回到维也纳,回到有他在的地方;也正是信念让她甘当单亲妈妈,给儿子世间上品,悉心呵护她与他爱情的结晶。

她视儿子是另一个他,昨天儿子死了,另一个他消失了,她的信念化为灰烬。生活的动力不在了,伴随信念消逝的是她的生命。她在生命弥留之际写给他的信是她来过世间的证据。

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支撑一个人历经惊涛骇浪而面不改色,它是一种偏执,恰是这样的偏执造就了人生美丽的风景。

从见到他的第一天起,她就跃入想象的深渊,无法自拔,无可救药。与他相关的点点滴滴为她的想象添砖加瓦,日复一日,坚不可摧。

在见到他的最初时刻,她意识到他具有的双重人格(一方面热情轻松、喜欢运动和冒险,一方面严肃有责任感、博览群书、文化修养很高)是她的想象;

她以为他喜欢音乐,是她的想象;

她以为他记得她、认识她,是她的想象,所以当他的目光和言行表明他不认识她,她那突如其来的失望和落寞是那么深刻,重重地给了她一记无形的耳光,让她从想象跌回现实;

她以为他喜欢无忧无虑、愉快放松,自由与生命对他而言同等重要,也是她的想象。因此为了成全他,为了不成为他的负担、羁绊,怀孕期间的艰难和儿子的出生她只字不提,一个人承担所有。

可以说,她的自虐是她想象的结果,她向读者展示了何为“自食其果”,不过是想象所致。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她是她想象里的主角,也是唯一的主角,包括作家在内的其他人都是使她想象丰满充实的次要演员。人生如戏,她的一生就是她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想象幻灭之时,即是曲终人散之际,她的人生匆匆落幕,与她的想象碰到现实时的不堪一击不无关系。碎了一地的想象,充斥着难以言说的爱与恨、血与泪。

时光流转,她的身上烙下了岁月的痕迹。从少女到女人,身体发生了质的飞跃,可她在心理上始终是那个半成年的女孩。成长不是不垂青她,而是她拒绝成长,一心一意守护她的想象。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说开头,当他想起今天是他四十一岁的生日,他既不感到高兴,也不感到遗憾。可见,对于人生,他抱有无所谓的心态。他四处留情,事后把情妇忘在九霄云外,这样游戏人生的放荡正符合他心态上的无所谓。

我们常说,先学会爱自己,才会爱别人。他对于自己都无可无不可,又怎会在意别人的是是非非?

小说结尾,在他读完信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不管是邻居的孩子、一个女孩,还是一个舞厅里的女人,所有都是模糊不清的。他记不起她,他认为一定梦到过这些人,一定做过生动的梦。她终究是梦中的幻影而已。

浮生若梦,他把人生看成一场梦,而她只是梦里的一名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他对于她仅是想象中的爱人,关于他的一切,她却一无所知,正如他对她一无所知一样。

醒醒吧,不要活在想象里。

原生家庭不但影响孩子的性格,对孩子三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破碎的原生家庭易对孩子造成情感上的创伤,久久难以愈合。

她和寡母一起生活,从小缺失父爱。寡母满脑子想的都是烦恼:微薄的养老金,难以维持的生计。正如她所说,“她(寡母)和那个正在长身体的女孩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即使寡母改嫁后尽力满足她的所有愿望,仍然弥补不了原生家庭曾经对她造成的伤害。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二十五岁的他的到来以及他那爱抚的目光,于她而言不失为情感缺失的慰藉。加上生活狭窄的她渴望新奇,这位超乎想象的英俊潇洒的作家愈加激发了她的渴慕与好奇。

这种由渴望和好奇发展而来的爱或许不是爱情,可能是抚平伤痛的安慰,也可能是潜意识里想要拥有的父爱。

然而,13岁的她,没有阅历,没有恋爱经验,也没人教过或者警告过她感情的秘密,她唯有毫不犹豫地跑去迎接她的命运。可是姑娘,他只是人群中的一分子,大千世界的一隅,各种意想不到的新奇正在时光深处等着你,不要以为一时的新鲜就是爱情、就是世界的全部。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写在最后

茨威格17岁发表作品,20岁出诗集,紧接着涉足小说领域。作品畅销的他是当时的“偶像作家”。

1912年,茨威格与后来的第一任妻子弗里达在一场饭局上相遇。彼时,弗里德是一个带着孩子的有夫之妇。即便如此,她还是忍不住爱上了他。于是她给茨威格写了一封信,这让他感受到了新鲜的气息。两人之间一来二去,一段婚外情开始了。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作于茨威格与弗里达交往期间。小说里的作家R与茨威格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热衷旅游、诸多艳遇和一夜情,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茨威格的自叙传。

茨威格是一个妥妥的富二代,但他小时候并未享受到富家公子的待遇。他在家里没有独立的房间,母亲伊达严格控制他的开支,以致上中学时,他不得不自己攒钱买一张站票去宫廷戏院看戏。因此,小说里的她宁愿卖身也要让儿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其中不乏茨威格通过文学寄托和填补情感的意味。

有人说,小说里的她在爱情里没有底线,缺乏尊严。真的是这样么?

孤独地爱着他而不以任何名义打扰他,生活困窘时不向他求助而独自承受,就是她的底线和尊严。她是有自尊心的,所以不想给他负担,让他生厌。她之所以不主动告诉他她是谁,而是要他认出她是谁,是因为她不想像那个乞丐一样主动提出请求(在他不认识她的前提下,告诉他她是谁以期唤醒他的记忆,其实也是对他的请求),前文提到这样会让他萌生不耐烦、想摆脱麻烦的倾向。这不就是底线与尊严的体现么?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悠扬舒缓的《琵琶语》中开始,又伴随《琵琶语》的响起结束,凄婉低沉的曲调是女主人公爱情之感伤的艺术表达,也是她悲惨命运的诗意写照。贯穿电影始末的《琵琶语》是电影的闪光点,凸显了故事本身所蕴含的伤感与哀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北平   维也纳   男仆   女人   美文   恋情   来信   信念   细节   儿子   母亲   作家   少女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