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四十岁中年人的爱情与婚姻

本文的主人公是两个四十岁的中年人,男的81年生、女的82年生。男的属于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平常接触下来感觉不到自身带来的老北京的那种优越感,更多的是无奈。女的老家是河北的,但经过多年打拼户口已经落在海淀区,是一家中学图书馆的馆长。为人谦逊低调,比较内向不爱言语。

在机缘巧合下,两个开始接触、沟通、慢慢交流、开始谈婚论嫁、最终走向婚姻。整个过程的时间要比周围人预期的快,甚至要快于当代年轻人谈恋爱的速度。

在他们办完婚礼后的一个月,我们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朋友聚会。在聚会中,我问道:“你们的接触时间要明显快于年轻人,是因为到了中年着急结婚要孩子,还是因为觉得缘分到了就直接走进婚姻?”两人都很淡定,男方先开后说的话:我们都四十了,年轻的时候也谈过恋爱。但那时候的感情感觉就像快餐一样,当时好吃过后乏味。其中有两个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最终也没能结婚。现在想想,其实所谓的女方要彩礼、要买房子都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没认定她。我觉得年龄越大,考虑的现实的因素就越多,也就越不容易结婚。但我和刘丽接触下来,我们彼此觉得各方面都比较合拍。周末没事儿就去踏青、开车到周边转转或者去图书馆坐上一天。我们到了这个阶段,想法都比较成熟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吵吵闹闹。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都比较冷静。

并且在结婚前,我们也都商量好了。刘丽在郊区有一套小房子,她可以卖掉换一个大点的。或者也可以让我爸去住她郊区的小房子,我们住市里的房子。这样方便我们上班,周末可以把我爸接上,或者我们过去陪他。对于孩子,我们都秉承顺其自然。来了,就欣然接受;不来,我们就这样慢慢过。最主要的是我们比较合拍,我们都比较注重细水长流的生活。钱够用就好,并且我们从二十多岁开始工作到现在四十岁了。两人手里多少都有一些积蓄,我一直不用租房。刘丽也是肯定能攒钱的人,要不不可能在北京能买下一套小房子。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毕竟不容易。

如果遇上谁加班,那晚上就分开睡。以免打扰对方休息;如果吃饭有分歧,那就可以分开做。不需要勉强一方来迎合对方的口味。人到中年,都活得比较明白了。不需要纠结于生活、家庭、工作。金钱能保证基本的物质开销就行,我们都不属于对品牌有追求的人。夏天,我两能去集市上一人花五块钱买条裤衩周末骑行穿。这样的生活,也不赖……

刘丽补充说:人活这一辈子,一定得活明白了。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你想一套房,哪怕再小你就充着这个目标努力就行;你想写作,哪怕再累你每天坚持写五十个字也行;你想学煮菜,哪怕再懒你一天认识一种菜也能完成你的这个目标。其实主要是在于每天在平淡中的坚持。如果实在是累,那就尝试调节自己的节奏。慢一些没关系,关键是每天哪怕完成一点点就行。

我们都到中年,爱情对我们来说太过热烈、亲情对我们来说太过熟悉。所以总结出来应该是合拍,毕竟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合拍的人也不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婚姻   两个   彩礼   合拍   中年人   美文   北京   郊区   中年   周末   年轻人   图书馆   房子   目标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