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愿你每天晚上睡前,都比早晨优秀。

和之前很多文章一样,这篇依然是我整理的笔记,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去“得到”APP订阅宁向东老师的专栏,跟着宁老师一起提升管理能力,提升自己。


1、资源关系:到底什么是“局”?

“破局” ,本质上就是调整资源的性质,正的变成负的,负的变成正的,然后变换资源和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让自己能够走得通。


三种“破局”的思路

第一种,就是寻找那些先前没有进入你视野的资源,我把它叫做“无关资源”,然后通过正负资源和无关资源的整合、加减,就可以完成对负资源的转化,给自己找到路。

第二种,就是对 “资源”进行重新定义,找到新的出路。

第三种,就是要重新定义自我,敢于把自己碎掉。


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2、科学管理:伟大的效率破局

德鲁克预估说,因为泰勒和福特,体力劳动的效率提高了50倍。但德鲁克也说,科学管理并没有解决脑力劳动的生产效率问题,而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脑力劳动。德鲁克说,脑力劳动者,或者知识工人的生产效率在20世纪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还下降了,这将是21世纪管理学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在新的时代,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寻求一种效率上的平衡,就是来自于人心的效率和来自于外部强制力的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这需要更高的管理境界,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


最近也在读德鲁克先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先生所指的管理者并不是领导层,而是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这本书正是为提高脑力劳动者的效率问题所著,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文末的链接,阅读我之前的笔记,也可以自己去读这本书。


3、涟漪效应:破不了的局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就是这样一圈圈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所以,这种现象就叫“涟漪效应”。而位于中心点上的,就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是一人一涟漪。


三种有害亲信

叫做“应声虫”下属。这种下属会不断去揣摩上意,然后事事呼应你,你稍稍有点想法,他马上就歌功颂德,让你感觉自己很了不起。

叫做“隔离者”下属。他会有意让你脱离群众,把你和下面的真相隔离开。你只能听到那些对他有利的信息,而所有对他不利的东西,他都不希望传到你的耳朵里,也就是说,你能得到的信息是被他过滤过的。

叫做“夺权者”下属。这样的下属,目标是夺权,他看着是在执行你的命令,但暗中却在培养自己的亲信,一方面讨好你,一方面在拉拢别人,然后等待时机、夺取权力。


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4、人际关系理论:你真的知道推搡员工的后果吗?

人是一切管理工作的中心。我们打磨自己的管理功夫,也必须要从了解人、了解人的行为入手。


非正式组织的共同利益才是决定生产效率最核心的东西,而不是每个人的能力和组织的事先定下的目标。


霍桑实验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企业内部更有影响力的,是非正式的职场关系;第二,员工的情绪,是会被带入到他们的工作过程中影响效率的。如果把这两条结论合在一起,就会有一个推论:负面情绪可能会通过一个看不见的渠道快速传染,并且影响整个组织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领导者很多时候就像一粒火种,当你要点燃组织,给予组织正能量的时候,你要借助于一个所谓的正当渠道。但是,这种正当渠道往往比较慢热。但是如果你有一个不当行为传递出负能量的时候,它往往会先点燃一个非正式组织,而且会燃烧得很彻底,让非正式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深深地浸染在负能量之中,然后它会迅速的向其他非正式的组织传递。


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5、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大学者阿伦森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喜好某件事情,你不妨先引导他去做这件事情,等他做完之后,他就会自己找理由说服自己做这件事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面试的最优策略是先讲价值观,后半段的时候再强调你的能力。


6、阈下意识:识别商场上的圈套

不了解神经科学的人可能不知道,比这个阈值稍微低一点的亮度,我们肉眼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的阈下意识是可以感受到的,于是商人们就利用这一点来做手脚。第二个可以做手脚的地方就是画面跟画面之间的空隙。商人通过闪烁的信号来做文章,比如很快地打出一个图像信号,快到你以为你没看到,但你的阈下意识已经感受到了。


7、理性注入:从根本上管理慌张

我们为什么会慌张呢?这是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每个人都会慌张。但你不知道的是,慌张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发生变化,这里面有个传导机制:第一,是你遭遇了某种急迫的情境;第二,这种情境刺激你的意识系统发生了变化,你的身体里面开始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简称“去甲”;第三,去甲分泌太多后你的身体会发生变化,反应在你的行为上就是慌张。记住我说的这个逻辑,有三个关键词:情境、意识、慌张情境让你产生意识,意识导致你的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变化,然后表现在你的行为上就是慌张,这是一个传导关系。


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那么,该怎么管理慌张呢?怎么去控制这个传导关系呢?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管理你的意识。

慌张的管理,本质上就是要学会从情境、意识上去控制去甲的分泌水平,其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深呼吸。因为深呼吸的时候,你有一个神经会很活跃,这会有助于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但这只是救急的办法,而且,很多时候你也不方便使用,因为毕竟在众目睽睽下,在领导面前,你也不好意思大喘气,所以最好使用其他方法。


方法一:情感注入(治标)

比如,有的人靠不吃东西,用饥饿感来冲淡紧张感。据说还有的人靠憋尿的感觉来冲淡慌张感。总之,都是用另外的“情感注入”来改变意识形成的环境,明白这个基本逻辑,也许对你有所启发,有助于你自己找到对你有用的那几招。


方法二:理性注入(治本)

你仔细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慌?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你自己对事情的结果有一个预期,也就是说事先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标准。之所以“慌”,就是因为你担心自己的表现和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你担心事情的发展会失控,自己的期望会落空。所以当你预计到今天的事,可能会慌张的时候,我建议你先想两件事:

1.事先给你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不是合适的?

2.你的准备对于达到那个目标是不是已经充分了?


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如果问完这两个问题,你自然就会推演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胸有成竹到没有慌张的理由;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理性分析后你发现你准备不足,或者自己无法完全掌控。如果是后者,那就听天由命吧,赵本山说得好,“爱咋咋地”。人一旦“爱咋咋地”了,也就不慌了,说不定还会有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理性注入”的基础上,再辅之以深呼吸之类的“情感注入”,说不定可以克服你的慌张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脑力劳动者   情境   慌张   美文   下意识   涟漪   管理者   认知   不协调   下属   秘诀   理性   效率   态度   意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