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章笔记:我能贡献什么

愿你每天晚上睡前,都比早晨优秀。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三、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运营绩效负责。


1、管理者的承诺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因此,重视贡献的人,其所作所为可能会与其他人卓然不同


提出“我能做出什么贡献”的问题,是为了挖掘工作中尚未发挥的潜力。事实上许多工作看起来成绩辉煌,但是与潜在的贡献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章笔记:我能贡献什么

“贡献”一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一般机构对成效的要求往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l 直接成果;

l 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l 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不过在这三者之中,哪个最重要,哪个其次,那就要看管理者本人的情况,以及他所处的地位及机构本身的需要了。


除了直接成果之外,一个组织还必须有价值观的承诺与实现,这就像人体除了食物外还少不了维生素和矿物质。一个组织必须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否则就难免解体、混乱和瘫痪。


最后我们谈到未来的发展。人都免不了一死,纵然他有再大的贡献,其贡献也因此有一定的限度。而一个组织,大体而言,正是克服这种限度的工具。组织如果不能持续存在,就是失败。所以,一个组织必须今天准备明天的接班人,其人力资源必须更新,必须经常提高水准。下一代的人,应能以这一代辛苦经营的成果为起点。


对贡献的承诺,就是对有效性的承诺。


2、如何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

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尤其应该重视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他的工作真正有所贡献。


一个专业人员的产出必须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效果。但这意思并不是说专业人员应变成“通才”,而是说专业人员必须使他本人有效,必须使他的专才有效。他必须考虑到他的产出供什么人使用,也必须了解用户应该知道些什么才能有效使用他的产出,从而产生成果。


知识分子有责任让别人了解自己。有些专业人员认为,普通人应该并且可以做出努力来理解他们,甚至认为他们只要能够与同行的少数专业人员沟通就够了,这真是傲慢的自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章笔记:我能贡献什么


所谓“通才”应该也是一位专家,是一位能将其所专的一个小领域与其他广大知识领域联系的专家。一位专家只要能肩负贡献的责任,就一定能使他所专精的知识配合整体。他尽管不一定能将几门知识整合为一,但他一定知道应该了解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方向、别人的限度和别人的理解,以使别人能够应用他的成果。纵然他不能领略广大知识领域的丰富和趣味,至少可以使他不至于沾染傲慢自大的习气。


3、正确的人际关系

有效的人际关系,有下列四项基本要求。而着眼于贡献,正可满足这些条件:

l 互相沟通;

l 团队合作;

l 自我发展;

l 培养他人。


1.互相沟通。我们一直把贡献当成是上对下的事儿,是主管对下属的事。仅靠上对下的单向关系,沟通永远不可能成功。这是我们从实际经验和沟通理论上得到的结论。


一位在工作中以贡献为重的管理者,通常期望其下属也能以贡献为重。因此,他肯定常常问他的下属:“我们的组织和我,应该期望你有怎样的贡献呢?如何才能使你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有了这样的检讨,才有沟通的可能性,也才容易成功。下属经过思考提出他认为可以做出的贡献之后,主管才有权利和责任对他所提出的建议是否可行作出判断。


2.强调贡献有助于横向的沟通,因此能够促成团队合作。


一个知识型组织的现实:在一个知识型组织中,主要有赖于知识不同和技术不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工作才能有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章笔记:我能贡献什么


3.个人能否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重视贡献。


4.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必然会同时启发他人寻求自我发展。


关于自我发展,我们所知的还很有限。但是我们可以断言:一般人都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成长起来的,知识工作者更是如此。他们自己认为应有怎样的成就,就会有怎样的成长。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不严,就只能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发展。反之,如果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们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物,而所费的工夫也不见得比那些没出息的人更多。


4、有效的会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能从会议中得到什么,也知道会议的目的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他会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某项决策?是为了宣布什么?还是为了澄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他会在事前想清楚会议目的,想清楚要求什么报告,以及想清楚简报的用意。他一定坚持开会必须真正有所贡献。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在于从一开始就把焦点放在贡献上。


重视贡献足以消除管理者的一项基本问题:让你在一团乱麻似的事务中理出轻重缓急来。


最后要交代的是,我们常有一种倾向:为组织内部所惑,跳不出组织之外。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视线从“内部事务、内部工作和内部关系”转移到“外部世界”,转移到组织的成果。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努力与外界进行直接接触,包括市场和顾客、社区的病人,及政府机构以外的公众。


总之,重视贡献就是重视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管理者   贡献   目的   通才   卓有成效   专业人员   美文   价值观   限度   下属   有效性   重视   成果   组织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