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打孩子?什么情况下会打?


最近几天连续有家长问,要不要 打孩子。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就很有意思,没有前因,没有场景,没有事实,直接问要不要打。

估计这样问的家长,心里憋着一股气,想打一顿,但是又觉得好像都在说不应该打孩子,怕打了之后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是不打呢,家长又没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听自己的,属于黔驴技穷的状态,已经在发狂的边缘了。

今天先说说如果打,应该做些什么前期工作,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打。以后有机会再说,怎样才能不打孩子,也能起到教育的效果。

面对要不要打孩子的问题,我会问“你打了孩子,解决了什么问题?”

家长通常很懵,“就是不让他再犯错啊。我们小时候不听话,打一顿就解决很多问题。”

接着问“你现在为什么会犹豫打不打孩子?既然以前打一顿就好了,那现在也可以打一顿,让他好一点。”

“现在都说不要打孩子,打孩子也不对,怕他有心理阴影,以后都跟我有仇了。”

“你会感觉打完之后一定管用吗?”

“不确定。”


“不确定管用,为什么还会犹豫?要么不打,要么打,既然你问要不要,内心其实还是想打的,对不对?”


为什么想打,很简单,没有其他方法了嘛,不会其他方法了嘛。通常都是讲道理,老子都讲了很多遍了,你还是不听,那就打一顿吧,起码打完了你,老子的气就顺了很多。


到底该不该打孩子,不是看父母是不是被气得没有办法了,把打孩子当作最后的办法。


如果父母带着情绪打孩子,那打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父母发泄情绪,让自己顺气。


有些家庭关系中,在还没有理顺亲子关系之前,面对孩子无底线的做法,家长束手无策,打了孩子,终于恶性循环,越打越不听,越不听就越打,直到有一天打不动了。


打孩子,不能无差别的打,只要老子气不顺就打,或者只要你做错了就打,而是需要考虑几件事情,如果你能把握好这几件事,在有些情况下,打了,目的是惩戒,是让孩子记住,以后这样的事情都不能再发生。


其实,很多家长在认真考虑了我说的下面几件事后,会发现,并不需要打孩子,也能起到震慑作用,孩子也会遵守规矩。而孩子之所以之前不遵守,往往是因为家长的规范模糊不清,或者家长经常来回更改,让孩子捉摸不透造成的。


首先,你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如何。如果你们的亲子关系非常好,一般都到不了打孩子的地步。


如果你跟孩子的亲子关系不好,你是否对孩子的行为有过规范,就是孩子不管平时有些什么样捣蛋的行为,底线不能触碰,触碰到底线,没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需要有惩戒。


这个底线,不能定的太高,孩子动不动就挨打,那就起不到惩戒的作用,反而让孩子心生不满,跟无原则打孩子没啥两样。


其次,如果真要打了,也需要考虑,孩子平时的情绪有没有发泄的出口。孩子性格开朗外向,在打完后,他能利用自己的宣泄出口,把负面的情绪消解掉。


这一点很重要,有些小孩本身就与家长的沟通不畅,在家长面前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外面也没有朋友或者其他的活动能帮他宣泄。挨打后,只能一个人处理情绪,如果日积月累,这样的负面情绪最终是要找个出口宣泄出去的。


第三,打孩子之前,要跟孩子有个沟通,让他认识到错误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为什么要针对此事打他。让他自己表达出来,是因为触碰了家庭里的哪个底线,现在家长要对他进行惩戒。


也就是打孩子要让他承受得心服口服,不能带着怨气和不服气挨打。那样打完了,他也没觉得有什么教训,反而因为挨了打,觉得自己的错误已经得到惩罚,就不用承担其他责任了,这样反而没起到教育的作用。


最后,要让他记住,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经过前面的三个步骤,到了最后,孩子内心是服气的,家长,是心平气和的,不会声嘶力竭,不会冲动激烈。


这样的过程,才能让他认真记住这一次的教训,往后都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


再说明一下,一定要记住,打孩子就打他肉乎乎的屁股,一定不能随意打。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认为打孩子就是可以接受的,是在有些家庭,还没有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情况下,权宜之计。


另外,缘由得事先确定,不能等孩子犯了错,再当场制定规则。


因此,如果想要不打孩子,而能很好的教育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


欢迎光临微信公众号:安心小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孩子   管用   美文   底线   负面   老子   教训   犹豫   平时   情绪   内心   家长   父母   作用   错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