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董必武、罗荣桓五十年代末到大连机车考察

大机车工厂“加急”出版《前进报——快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铁路机车工业的发展,在大机厂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和足迹。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三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大机车参观考察调研。大机车发展壮大崛起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殷切期望。

亲切的关怀,总会点燃大机车人的激情;历史的瞬间,永远地留在了大机车人的心间。

大机车有一份厂报《前进报》,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进报》每周一期。

1959年6月11日,朱德委员长和董必武副主席到大机车考察,第二天,工厂就打破常规,连夜加班加点,加急出版了《前进报——快报》,快速地报道了他们来厂的消息。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的“快速反应”,大机车人用快节奏、高效率又雷厉风行的工作,表达了机车人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爱之情,而正是这份“快报”,让我们了解到当年历史瞬间,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机车的特别关爱和期望。

1959年6月11日上午,时任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时任辽宁省委书记黄欧东、大连市委书记市长胡明的陪同下,到大机车视察工作。

朱德、董必武、罗荣桓五十年代末到大连机车考察

1959年6月11日,朱德、董必武到大机车工厂视察

在大机车工厂的会议室里,时任党委书记郭欠恒向朱德委员长和董必武副主席汇报了工厂及生产情况,朱委员长和董必武副主席还接见了劳动模范、红旗手、优秀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职工及家属等十几名职工代表。当时代表有机械车间刨工崔兆南,金构车间工段长于永信,铸造车间女合同工蔡秀芬,职工家属代表王金凤,机车车间工段长李德声,车辆车间车工林宝永,机车车辆工具管理工赵玉兰,金构车间主任工估长王福祥,动力科工程师舒正芳,财务科会计员肖宜昌,机械车间车工韩起江,铸造车间工段长赵文恒,锻造车间锻工董有洪,电焊条车间轧钢工韩刚华,装备科工程师姚敏芝,机械车间徒工刘国爱,金构车间徒工孙玉英等。朱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和代表们一一亲切握手。

据当时参加接见和旅大市劳动模范、铸造车间女合同工蔡秀芬后来回忆,那天接见的情景她记得非常清楚,朱委员长握着她的手,关心地问蔡秀芬有几个孩子,孩子都多大了,最小的几岁,是否上学了等等,蔡秀芬一一做了回答,蔡秀芬说:“我大孩子今年十七岁,最小的今年四岁,一共有四个孩子上学。”朱委员长听到她说七个孩子都很健康,他满意地笑了。

朱德、董必武、罗荣桓五十年代末到大连机车考察

“朱德号”机车

朱德委员长对一个普通女工的关心,那么细微,那么真诚,让蔡秀芬无比感动。蔡秀芬回忆,当时不知道是太兴奋还是激动,眼睛里有泪花在闪烁,虽然她用手帕擦了一遍又一遍,但是生怕记不住他老人家的样子,眼睛跟着朱委员长转。

当朱委员长和董副主席来到机车车间时,正在机车主架的立架小组工人们听说朱委员长和董主席来了,无比兴奋,他们干劲冲天,把大锤抡得震天响,机车的组装速度加快了,他们要把当时正在组装的机车主架抓紧干完,向朱委员长和董副主席献礼。当他们把主架铸件上最后一个螺丝把好后,立即就跑过去欢迎朱委员长和董主席,钳工徐金亭激动地说:“我看见了朱委员长,看,他老人家多健康啊!”

朱德、董必武、罗荣桓五十年代末到大连机车考察

上世纪大机车出车场

当天,本来干夜班的汽缸小组组长夏清海,听说朱委员长和董主席要到工厂里来,他不休息,一直等在工厂,他说:“今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我成天想看看他老人家的愿望实现了。”

当天晚上,大机车宣传部的同志们连夜加班,提前出版了《前进报——快报》,报道了朱德和董必武来大机车视察的消息,为大机车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朱德、董必武、罗荣桓五十年代末到大连机车考察

前左一罗荣桓、左二邓华、右一景绍曾副厂长。

在朱委员长和董必武副主席到大机车考察之前的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罗荣桓元帅,在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的陪同下,专门到工厂视察,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董必武   沈阳军区   机车   工段   合同工   劳动模范   委员长   车工   大连   美文   车间   快报   主席   工厂   委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