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展览快报

佛山市石湾陶瓷制品一直享有名望,其制陶史源远流长,唐代形成的石湾窑场更开启了千年窑火不息的辉煌之路。明清时期石湾镇手工艺和商业极度繁荣,为国内四大名镇之一,石湾窑也步入高速发展期,瓷土、釉药的调配技术和制器能力突飞猛进,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创发生产体系。工匠群体的工艺史知识丰富、技术全面,既善于吸收历朝名窑的优点,尤以仿宋代经典见长,传承古制;也极富变革创新精神,开发出一系列本窑风格的新工艺。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陶一峰展厅作品欣赏

岭南陶艺巨擘——石湾窑

石湾窑陶艺是岭南艺术的重要代表,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自明代广州成为重要外贸窗口始,石湾陶也成为佛山最大宗的外销产品,远销海外,尤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广泛。

石湾窑集历代之技术大成,将颜色釉生产推到了陶史新高峰,尤以色彩斑斓的窑变钧釉类产品见著,世称“广钧”;也以造型、制作高超的艺术陶塑闻名于世。石湾制陶题材丰富,兼融文人品味、俗世生活气息和田园情趣,贴近大众民生,广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雅俗共赏。其时民谚赞曰:“石湾瓦,甲天下。”后更进入宫廷,为广东朝贡特产名品,今天故宫尚存80余件清宫旧藏各色石湾窑的供摆件、文房器皿和造像等器物。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陶一峰展厅作品欣赏

石湾窑制作的陶塑在岭南广府地区被亲切的称为“石湾公仔”,与岭南人民的生活民俗密切相关。一千多年来,很多古代名窑都消失了,而石湾这个陶业中心,虽然经过无数的灾难,仍然顽强生存而至今日,正说明了石湾民窑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和发展,石湾陶艺当前正面临一个重要机遇,佛山建筑陶瓷的原创时代已经开启,尤其是新国货一一国风系列的普遍崛起,非常需要石湾釉等传统技艺、蕴味的滋养。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陶一峰展厅

岭南园林陶艺的解构

暨石湾釉学术研讨会

8月28日,由广东陶瓷协会、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佛山陶瓷文化研究》年刊、华夏陶瓷网、佛山市设计联合会承办的“岭南园林陶艺的解构”第二回合《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肇庆市高要回龙镇陶一峰园区举行。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广东陶瓷协会陶艺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省文化旅游厅非遗专家裴继刚教授,广东陶瓷协秘书长王卫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钟汝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冼艳芬,陶一峰主人刘华生,石湾釉师傅梁沛星、梁裕章,石湾传统手工艺拉坯传承人张炜英,广东省石湾龙窑营造与烧制技艺传承人苏乃灌,中山市非遗传承人何湛泉,石湾陶瓷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孟涵,佛山非遗专家梁诗裕,《佛山陶瓷文化研究》主编之一、中国陶瓷博物馆筹备办副主任霍达炎,佛山市东方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浩深,石湾陶瓷美术学会秘书长杨晓明,石湾陶艺收藏会副会长吴国标,佛山红狮陶瓷副总经理陈锦豪,华夏陶瓷网总编辑刘小明,佛山市设计联合会会长、广东派的设计公司董事长丘广安等参加了研讨会,共同探寻岭南园林陶艺及石湾釉的特质及发展之路。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研讨会现场

陶一峰工厂作为石湾陶艺工厂,在目前众多的私人工厂中规模是最大的,并且工厂对于所有陶艺的制作工艺,仍保留着传统的人工手绘等工艺,让每一件产品最“真实”的体现岭南陶艺手工的魅力。陶一峰创始人刘华生,作为土生土长的石湾人,他从小对南风古灶就有一种情结,也对美陶厂的陶塑艺术品情有独钟,自从1988年进入石湾釉的研究和创作之后,便一直沉醉其中。研讨会上,他结合自己多年创作的作品,讲述了石湾釉形成的历史和特点,而实践的过程让他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体现了石湾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和妙韵。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刘华生在石湾釉研讨会介绍石湾釉

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在研讨会上指出,广东陶瓷要分门别类细分发展,发挥各自力量提升石湾陶艺的形象;石湾釉色陶艺器形丰富,釉彩多样。这次看到刘华生师傅的园林陶艺和器皿,工艺与艺术相结合,引领了石湾釉新潮流。他还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如设计、媒体、收藏等专业领域的人士加入进来,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并扩大传播范围,通过大家的努力,把佛山的陶艺、广东的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光彩。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与会者认真倾听

裴继刚教授指出,石湾陶艺要在写意与写神、工艺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要探索釉与器、神与气的结合,要挖掘石湾陶艺的应用范围,艺术要生活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开发生活陶瓷市场;还要海纳百川,既务实又创新。

钟汝荣大师表示,刘华生对石湾釉有一种情怀,首先能够坚持继承和发展传统釉料的特色,特别是器型釉色的丰富表现,可以说是由陶一峰所带动的;其次,他们的产品拥有工艺性、艺术性和美术性的完美结合;还有刘华生还能够勇敢地走出去,并用学术与理论对自己作品进行解构的精神,这在石湾传统中都是非常独特的品质。

随后,霍达炎、刘孟涵、梁诗裕、梁沛星、苏乃灌、何湛泉、吴国标、张炜英、刘小明、丘广安、杨晓明等嘉宾就石湾釉的传承发展、宣传推广、产业延伸、跨界合作等作了精彩发言。最后陶一峰还分别与华夏陶瓷网、派的设计进行石湾釉成果转化合作的签约仪式。下午,领导嘉宾还参观了陶一峰工场。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刘华生向广东陶瓷协会赠送作品《窑变红釉观音瓶》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参观陶一峰展厅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陶一峰展厅作品欣赏

-END-

今日编辑 Nicole

新刊上线:造一座园,度一个夏

明代江南生活指南,方寸屏幕上的古人慢生活

欢迎邀请加入更多媒体平台!如想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scpmmag@163.com 或微信scpm2004

石湾窑如何承古再创新?——石湾釉学术研讨会在陶一峰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石湾   广安   陶塑   佛山市   华夏   佛山   陶艺   岭南   广东   美文   展厅   陶瓷   传统   工艺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