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镜台,

古代女子闺房时尚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明 仇英《汉宫春晓图》( 局部)

有明式镜台样式特征的宝座式镜台置于炕桌上。(“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菩萨蛮》收录在《花间集》卷首,晚唐词人温庭筠所作,只寥寥几笔,眼前就好似浮现了女子在闺阁里早起梳妆的景象。

闺房里的镜台,与书房中的笔墨相似,揣着许多秘密和“明白”。“妆奁”作为古代的陪嫁品,其精致、贵重程度与当时女子家中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妆奁主人的社会阶层也决定了其制作的繁复和华美程度。明末清初之际,是我国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镜台发展到此时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镜台样式有折叠式、宝座式、五屏风式等,样式多样而各具创意。

爱美之心,自古有之,不妨从镜台这一充满女性特质的家具中,窥探古时女子的闺中时尚。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清早期 黄花梨镜台 长 32cm 来源 :北京保利

“妆奁”盛放闺中岁月

古时,并没有专门的梳妆台这一类家具,通常是将女子常用的镜台与盛放化妆品、梳妆用具的梳妆 匣统称为“妆奁(lián)”。“ 妆”为修饰、打扮之意,“ 奁”为盛放梳妆用铜镜的器具。奁中放有一面铜镜,所以梳妆匣又称“镜匣”,亦称“镜奁”。北周庾信《镜赋》:

“暂设妆奁,还抽镜屉。”

唐代文学家白行简《李娃传》:

“帏幙帘榻,焕然夺目 ;妆奁衾枕,亦皆侈丽。”

妆奁一般放置梳篦、镜、胭脂、香粉等女子化妆用品,因此又有香奁的雅名。秦汉时期已经流行镜台,且出现在很多文学和绘画作品中。东晋顾恺之著名的《女史箴图》中,一位侍女给坐在镜台前的贵夫人梳理长发,近旁的地上摊着敞口的汉式银扣梳妆奁,隐约可见奁内有脂粉等工具。在这个年代已经出现放置在地面的简单的镜台,不过,当时镜台还是贵族宦家的“御用品”。《 太平广记》曾谈到为皇后制作的一件精美的妆台 :中立镜台,台下两层,皆有门户。当皇后要洗梳的时候便开启镜奁,台下门开,自动出来一位木头妇女,手拿着面巾、妆粉、眉黛等所需之物。后来,随着坐具、桌具的普遍使用,镜台也发展出放置于台面的经典样式,并逐渐走向民间,在宋明时期得到广泛使用。

宋代《靓妆仕女图》中出现的宝座式镜台,镜台就像是微缩的宝座样式,座上放置明镜,座下还有 小抽屉。在天籁阁旧藏宋人画册 · 半闲秋兴图》中出现的屏风式镜台等,镜子背靠如屏风一般,精致华丽。这些古代的镜台通常装饰华美、做工精致、寓意美好,采用镂空雕花、浮雕图案等装饰。以龙飞凤舞、花鸟怡情等主题最为常见,表现出一派悠闲华贵的生活气息。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宋苏汉臣《靓妆仕女图》波士顿美术馆所藏

实际上,直至清中期,中国家具还没有梳妆台这一品类,只有梳妆匣与镜台,它们不是独立的家具,而是依附于其他家具上的器件。现在能见到高低两种,高者类似专用的桌子,台面上竖着镜架,旁设小橱数格,镜架中装一块大玻璃镜,这在清代中期后已很常见。低镜台形体较小,一般放在桌案上使用。镜台面下设小抽屉数个,面上装围子,常见的还有在台面后部装一组小屏风的,三至五扇不等,屏前有活动支架,用以挂镜,又名“镜支”。也有的不装屏风和围子,而是在台面之上安一箱盖。打开盖子,支起镜架,即可使用。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不言而喻,镜台一隅是卧室里最具旖旎风光的,也是最能寄托遐思的。

明至清中常见款式

早期的镜台(梳妆匣), 多为木胎髤漆、藤编或 竹制;唐代开始出现瓷制品;元代出土的有银质妆奁;至明清时期,使用黄花梨、紫檀等珍贵木材制作的梳妆匣开始盛行。常见的镜台样式有折叠式、宝座式、五屏风式等,样式多样而各具创意。有的镜台的下方还备有小抽屉,用以放置胭脂、妆粉、眉笔等化妆工具,外形大方,功能实用。

折叠式

折叠式镜台也称“拍子式”, 是以宋代镜架为雏形发展而来的,在架下添加了台座,台座为两开门,内设抽屉,可谓小型家具的精品。明天启刻本的《牡丹亭还魂记》插图中有一具与之相似的折叠式镜台。( 图一)此具特大黄花梨镜架,在妆台上承放镜子用。折叠式,可支起承镜,不用时放平。支架铜镜的背板攒框造成,两根直材分格。框与直材起双混 面,沿边起线,中踩带漥儿皮条线。支架四周与架座都安黄 铜包角加固。铜片锼如意头纹,正中荷叶式镜托子也安铜如意纹饰件。( 图二)攻玉山房藏黄花梨折叠式镜台上层包括托板与撑架,托成格,中部方格安角牙镂出海棠形,其余各格装透雕花卉叶总环板。托板与撑架皆两头出轴,纳入底座臼窝,能旋转支起托板或折璺平放藏于底座之内。托板底格安荷叶式托,可以上下移动,以备支架铜镜。镜台下部有两具抽屉,下端伸展为造型优美的马蹄足。镜台前后四角安铜活加固,抽屉脸装菊瓣形面叶及镂空吊牌,所有铜活皆为白铜制。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图一)明末至清初 黄花梨折叠式大镜架 6cm×57.5cm×54cm ;49.3cm×57.5cm×54cm 来源 :香港苏富比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图二)明末 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15.5cm×28.3cm×28.5cm 来源 :香港苏富比

风式

明清镜台十分精美,出现了木制的三屏式、五屏式、七屏式镜台等,其上雕龙画凤,镶嵌雕刻,技艺精湛。( 图三)五屏风式镜台,搭脑圆雕龙头,屏心嵌装透雕花鸟纹绦环板。镜台设抽屉五具,抽屉脸浮雕花纹。下座腿足翻出小马蹄, 足间壸门式牙子雕夔龙纹。台面正中原 有的托子,是为支架铜镜而设,现已失落。此类屏风式镜台,传世实例颇多,在明万历版的《鲁班经匠家境》插图就可见一例。(图四)三屏式镜台,屏风脚穿过座面透眼,植插牢稳。中扇最高,两侧低,向前兜转。台面四周有圆雕蹲兽的望柱栏杆,镶透雕梅枝纹绦环板。台座设抽屉五具,分别置花形面叶及鱼状吊牌。两腿间设门式卷草纹牙板。此件镜台设计精巧,雕饰华美精湛,颇有气势,为传世镜台中少见。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图三)明 黄花梨夔龙纹五屏风式镜台 高 66cm ;宽 51cm ;长 30cm 来源 :北京保利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图四)清早期 黄花梨镜三屏式镜台 81cm×51cm×32cm 来源 :中国嘉德

宝座式

屏风式、宝座式镜台,都具有一系列的社会意义、家庭观念和赏心悦目、繁华热闹审美要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加大了立面面积,充分展示屏风式板面上的雕饰,将“观赏面不断加大法则”运用到至极。( 图五、图六)均为经典的宝座式镜台,屏背攒边打槽装心板上透雕各种纹饰图案,比如鸳鸯莲花纹,鸳鸯喻新婚夫妇恩爱,莲花纹喻“连生贵子”;鸾凤纹,为“鸾凤和鸣”之意 ;搭脑和扶手两端可见螭龙头,镜台抽屉门板上雕对称的螭龙纹……以上纹饰图案均为婚嫁用具中常用图案,整个图案组合突显了祝贺新喜、祝福夫妇生活、祈子和教子的愿望。是陪嫁家具的典型范本,意味深厚。镜台下有抽屉,抽屉是镜台比较重要的部分,女子“对镜贴花黄”之时,抽屉可放置花黄等首饰。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图五)清 黄花梨宝座式镜台 来源 :纽约苏富比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图六)明 黄花梨宝座 式镂雕龙纹镜台 79cm ×52.5cm ×29.5cm 来源 :中国嘉德

婚嫁文化的缩影

清人徐珂《清稗类钞》是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其中记载,康熙年间,江西崇仁的贾家、谢家同日娶媳妇 :

“ 两家香车遇于陌上,时大雪,几不辨途径,车各饰彩绘,覆以油幕,积雪封之一二寸,行二三里,同憩于野亭。”

她们分手时,分别上错车,致使一家的紫檀镜架等奁具被另一家新娘拿走,未陪嫁镜台的新娘到了“夫家”后,看到紫檀镜架等妆奁,又问过新郎姓氏,知道有误,但“心艳其富”,“ 姑冒昧以从之”。而另一家新娘明白差错后,哭天喊地,不依不饶。

康熙时期的紫檀镜架——陪嫁——富有,这些要素令人联想到明式家具中各式各样的镜架、镜台实物,可以说这一类别家具均为嫁奁,它们典型地代表了婚嫁家具诸方面特征。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明末至清初 花梨雕人物鎏金 件官皮箱 来源 :香港苏富比

“奁”作为女子梳妆用镜的匣是陪嫁中的必备物,故成为陪嫁的同义词,“ 陪嫁”又被称作“嫁奁”、“ 妆奁”或“嫁妆”。“ 奁资”“ 妆资”指新娘陪嫁财物,“ 奁田”为陪嫁的田产。“ 十里红妆”通常用来形容女子嫁妆的丰厚。妆奁主人的社会阶层、身份决定了妆奁制作的繁复和华美程度。陪嫁家具的精致绮丽与否也与当时妇女的生活水平紧密相关。明代有一种妆奁称为“官皮箱”, 因为其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是书房用具,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从传世物甚多、花纹题材多与婚嫁有关的吉祥图案等角度,认为官皮箱是陪嫁妆奁,乃妇女用具,其盖下平屉适宜存放铜镜、油缸、粉盒等,下面抽屉可放梳篦、簪、钗等。

从装饰看,镜台上的图案基本包括在“五大类图案”之中。一是代表着教子和读书科考寓意的子母螭龙纹,图案上凶猛、严厉的螭龙张嘴形象表现为教子的喻象,寓意为苍龙教子、教子朝天,教子成才。而在明式家具上出现的“鱼化龙”“ 鲤鱼跳龙门”图案之意就是教子成才、教子冲天的美好愿景。二是代表女性(嫁妆)标志的凤纹 ;三是代表着祈子求嗣愿望的麒麟纹和“榴开见子”的石榴纹,在许多明式家具上可以见到与早生贵子、人丁兴旺祈愿相关的麒麟纹、麒麟送子纹、麒麟葫芦纹、麒麟吐书纹等。麒麟纹不但常见于镜台、官皮箱、盆架等典型的卧室妆奁用具上,在圈椅、交椅、翘头案等大型器物上也时有所见,为家境豪富者婚嫁时置之。四是庆贺新禧的“喜鹊登梅”或梅花纹 ;五是寓意夫妇和美的鸾凤呈祥、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纹。这是一套男女新婚、新家庭成立时的图案系统,自成一体。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清 黄花梨宝座式镜台(局部)

从结构上看,明式家具镜台的许多小抽屉是用于放置胭脂、香粉、油缸、粉盒等,以及梳篦、簪、钗等。至于官皮箱、提盒上的小抽屉功用也是如此。它们都是女子化妆用品,也都是陪嫁品。嫁奁一方面,它代表着女方的家族财产和社会背景;另一方面,嫁妆厚薄优劣关系着女子在新家庭中的话语权和地位。越上层的嫁奁越附加更多的社会内涵,明清时期,厚户巨室之奁品象征家族的权势,更具奢侈品意味。

常言道,女为悦己者容。精心打扮,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份专属期待的心情,期待一份热烈的爱情,期待一段忠诚的婚姻。无论是待字闺中,还是嫁作他人妇,对于古代女子而言,妆奁,作为闺中密友,也许早已不仅仅是每日化妆的场所,更见证着她们从青涩走向成熟,承载着她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提到“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镜台常常又与闺怨、离别等情感息息相关。这种充满女性特质的家具,因春闺怨慢而被赋予诗意色彩,也因其匠心巧思引发我们对神秘的古代生活的无限向往。

-END-

今日编辑 里木

原文刊载于《收藏/拍卖》杂志2019年10月刊

新刊上线:造一座园,度一个夏

明代江南生活指南,方寸屏幕上的古人慢生活

欢迎邀请加入更多媒体平台!如想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scpmmag@163.com 或微信scpm2004

七夕女儿节,看看古代闺阁红颜的时尚单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妆奁   麒麟   镜台   闺阁   陪嫁   镜架   铜镜   折叠式   教子   屏风   宝座   美文   抽屉   样式   红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