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眼残缺的孙悟空,一本让人流着泪微笑的童书

一个独眼残缺的孙悟空,一本让人流着泪微笑的童书

给孩子买的童书,我基本都会自己先看一遍。这不,手里这本《独眼孙悟空》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喉咙哽咽了。不仅仅是这本,还有很多的童书,都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喜乐忧伤。


孩子手里有一套《少年读西游》,已经不知道她看了多少遍。孩子们都爱看孙悟空显露本领,不管他是在天庭战天兵天将还是在取经路上斗妖魔鬼怪。


《独眼孙悟空》,书名让孩子觉得很奇特,迫不及待地翻看。第一遍,她说:其实我没太看懂,但是觉得又难受又开心。于是,我给她补了布袋戏的一些知识,在网上找了一段布袋戏给她看。她再一次回到书里,流下了真挚的眼泪。

一个独眼残缺的孙悟空,一本让人流着泪微笑的童书


01 独眼孙悟空的辉煌、寂灭、重生


故事情节很简单,以绘本的形式表现,大大的开本,寥寥的文字。


书里的孙悟空,是一只布袋戏偶。阿禄师的手赋予了他一身腾云驾雾的本领,在台上风光演出了五十年。阿禄师去世后,原本所有的戏偶都要送进文物馆,但孙悟空却在遭遇被偷窃、坠楼等一连串的意外中,失去了一只眼睛,被运到了垃圾场,与污秽不堪的垃圾在一起。


这是孙悟空最凄凉的低谷。他绝望、挣扎,却无能为力。


是人世间的善良,让他得到了新生——


拾荒老人把他捡回家,清洗、缝补,还给他做了一个眼罩。


艺品店老板接受了拾荒老人的恳求,答应寄卖孙悟空戏偶,价格定得很高。这是老板和老人设下的善良的考验:只有真心喜欢的人,才会愿意花高价格买下。


女孩阿芳小时候演过布袋戏,看到孙悟空好喜欢,当即决定买下。店老板看出这是一个真心人,把孙悟空送给了她。


弟弟阿潭是学校布袋戏的头手,姐姐告诉他:布袋戏偶要有人演才会活,咱们一定想办法让这个孙悟空继续演下去。


后来,阿芳为他编写了新的故事,交由弟弟来主演,独眼的孙悟空又回到了舞台,在戏棚上一次又一次地活过来。


这是一个孙悟空由辉煌,到寂灭,到重生的故事。反复的对比,深刻的悲欣。

一个独眼残缺的孙悟空,一本让人流着泪微笑的童书


02 童书仅仅是给小孩子看吗


我合上书,再次深深感慨,童书,仅仅是给小孩子看的吗?很多成年人一般不会看童书,认为那是小孩子看的,纯真但幼稚,大人的世界那么复杂,已经容不下这样的纯洁了。


或许,我们把童书看得过于简单了。


就像张大春谈认字时曾说过,大人总以为认字是孩子的事情,误读、误写、误以为是,是因为把认字想得太简单。童书也一样。它真没那么简单,也真不仅仅是给小孩子看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人比小孩子更应该读一读童书,找一找那些在一板一眼或尔虞我诈的生活中被丢失的想象力、童趣和真善美,它们原本是我们心底最纯净无暇的东西。


就像这个孙悟空布偶,他得志时万人追捧,落魄时无人问津,是不是正如我们太多人难堪的境遇?


他辗转流离,他独眼,他残缺,再也没有登台的机会,而我们很多人,不起眼,不特别,是不是也如他一样的存在于世?


但是,不要着急,人生的际遇起起落落,顺境与逆境总在交替轮换,拾荒老人、艺品店老板、阿芳阿潭姐弟,代表着世间的各种善良。当善良一抬头,注定一切便将铭记于心——与成长路上的挫折和解,不轻易放弃,阳光会照亮你的梦想。

一个独眼残缺的孙悟空,一本让人流着泪微笑的童书


03 大人被忽略的读图能力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有着和很多爱书人一样的问题,就是着迷于文字。看到厚厚的一本密密的文字,会有一种无法遏制的兴奋,即使这本书还没读,光随手翻翻,就好像书里的知识已经归自己所有。太着迷文字的另一面往往被忽略,就是读图能力。


这个问题是在有了孩子后,我才意识到的。当时购书,附赠了一本《好绘本如何好》,作者郝广才,是台湾有名的出版家和图画书作者。原本是随意一翻,结果被吸引了。


他教我们怎样磨炼自己的眼睛,怎样阅读绘本。在书里他介绍了《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情节,画面中只有灰姑娘的一条腿,她穿上水晶鞋,所有人、连猫也都盯着这双水晶鞋。他在画面上做了标识,引导我们观察一个绘本作家在创作中,是怎样用画面中不同人物的视线让读者去注意这双水晶鞋。我恍然大悟。


而在《独眼孙悟空》里,有两张图让我特别感慨。


其一是孙悟空被小偷认为不值钱,随手往窗外抛弃时,高楼围合的天幕扭曲出一团团旋涡,他飞速下落的身躯在天幕和大厦间显得那么孱弱微小。两只弯嘴黑鹰蹲在檐边,冷眼旁观,漠然视之。一种寂寥荒凉的情绪,顿时涌上心头。


其二是最后一张孙悟空的脸。此时他已经重回舞台,皱纹深深,眼神沧桑。他伤痕依旧,却把生命的悲喜都收进了眼睛,在善良和爱里重生。盛满了故事的眼睛,一只戴着眼罩,一只已归为平静。而在舞台上,这只眼睛还是当年的火眼金睛。


如果不是因为郝广才的启蒙,换从前的我,可能真的不会注意这些。所以这几年里家里入住了很多图画书,有些是孩子看的,有些是大人看的。当然,无论孩子大人的,我都看了。而大人版的,孩子当时不识字,却毫不影响她对图画的最原始最天真的感触。往现实里说,你有好的读图能力,善于捕捉图画上巧妙的视觉语言,对孩子上小学后的看图写话练习,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一个独眼残缺的孙悟空,一本让人流着泪微笑的童书


04 传统技艺的没落


作者张嘉骅说,自己曾经像故事中的孙悟空一样,遭到命运捉弄,几乎丧失生活的勇气,是有人伸出援手,帮助了他,拿起了手中的笔重新开始写作。恰好在此时,受到李天禄大师及巧宛然儿童掌中剧团事迹的启发,便写下了《独眼孙悟空》这个故事。希望借由这个故事,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也给所有的读者打打气,不管人生遇到多大的挫折,也要相信这个世间的善良美好,只要有梦想,就继续追寻。


《独眼孙悟空》唤醒了我对童年看木偶戏的记忆,但布袋戏却是没有现场看过。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传统产业不振、技艺没落的处境。如同故事中还精美非凡的孙悟空,只能随自己的主人进入布袋戏文物纪念馆。而对于传统艺人来说,他们的行头,他们的道具,最好的价值,不是进入纪念馆中保护起来,而是一代代地使用与传承下去。


希望我们的布袋戏,也希望我们更多的传统技艺,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仅为过去,也为当代与未来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


所以,我们是否还要坚持童书一定是给孩子看的呢?读一读,也许你能领会到另一种趣味。

一个独眼残缺的孙悟空,一本让人流着泪微笑的童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悟空   图画书   布袋戏   眼罩   天幕   读图   技艺   美文   小孩子   大人   善良   老人   老板   眼睛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