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

不得不说,这几年,教育焦虑的话题热度不减,身边的朋友们站了两个阵营,要么在“鸡娃”的路上一去不回头,要么干脆不生了,从源头上杜绝焦虑、担忧、恐慌、烦躁……为人父母,生活匆匆忙忙,内心时常紧张,却总是忘了停下赶路的步伐,问问自己,方向在哪?什么才是最好的父母

被村上春树视为心灵导师的日本国宝级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写过一本专门来缓解当代父母育儿焦虑的书,《什么是最好的父母》。河合隼雄是日本临床心理学的开创者,将荣格精神分析学引进日本的第一人,他给无数父母、孩子做过心理咨询。

基于大量实践,他写成这本养育书,抛开高深的心理学术语,轻巧地破解父母的养育困惑,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娓娓道破养育的本质,帮你看清养育与人生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找到让孩子和自己都获得幸福的玄机。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

这本书可谓是“实操性”极强了,作者在书中回答了48个问题,从养育理念,到孩子的学前期、小学期、青春期、成年早期,解答父母的各类困惑: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问:为什么孩子总和我唱反调呢?

答:因为孩子真的很厉害,他们总能看出父母的盲点,于是在那些地方逆反,就像植物找到空隙成长。

问:为什么孩子想养动物呢?

答:因为比起父母,动物的生活方式更自由。

问:为什么孩子到了四年级,画的画变得乏味了?

答:是“自我”觉醒,尝试模仿成年人的时期。

问: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我该怎么应对呢?

答:必要的是,冷静的判断和绝对不让步的坚决。

问:如今的孩子们看起来似乎都没什么烦恼,是这样吗?

答:可能他们正怀揣着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深刻苦恼,那些问题慢慢考虑就好,哪怕花上一生时间去思考。

嗯,人间真实,这位爷爷似乎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喜怒哀乐都窥探了个遍,句句都值得抄在小本本上~

本期的《杨澜读书》,为你解读这本育儿界“金句王”的书。先看几个普遍出现的问题:

Q1:为什么明明现在条件更好了,孩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

因为大家都忘记“用心”了。河合隼雄认为,正是因为物质丰富了,人们在处理事情时更倾向于简单地用物质来解决,在“用心”的方面,反而比从前偷懒了。我们越来越缺少与真实的人、面对面的互动,缺少了一些丰富、具体的情感联结。

所以当代的父母必须考虑:在物质如此丰富的时代,什么样的养育方式,才能让孩子保持丰富的心灵、获得新的心灵能量呢?

或许需要在控制欲望的方面下功夫,孩子才能更多体验到快乐。比如,从前因为很想买书但零花钱不多,所以孩子就会拼命攒钱。现在呢,只要孩子说“我要”,父母马上就会去买。如果书总共有十本,是一次性买齐更好呢,还是一次只买一本、读完再买新的更好?答案或许真的不一定。哪种方式让孩子获得的快乐更多,也真的不一定。

父母做这些考虑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用心”。能够真正给孩子奠定心灵基石的,是生命早期,与家人之间的“一体感”,这是一个日语中的词,指的是一个群体中的人们的心情和想法都集中一致、化为一体的感觉。

Q2:当代人养育孩子,好像前所未有地焦虑不安,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问题其实有着深远的社会背景,是一系列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

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东方传统的大家庭共同养育孩子的模式逐渐瓦解,一对夫妻独自养育后代的核心家庭模式成为主流。加上经济腾飞时代的公司文化,迫使员工将公司当作“家”来奋斗,很多男性甚至为了公司这个“家”,不得不把自己的家扔在了一边。于是“父亲”在家庭中缺位,母亲只好一个人背负起养育孩子的全部责任,孤立无援,不堪重负。

爸爸们需要真正担当起家庭中的“父性角色”,父母在互相协调中寻找平衡。当然,有些妈妈天性中“父性原理”就比较强,这也没问题,但这时候家中就需要有人去填补那个“无条件接纳和爱”的“母性角色”了。

Q3: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怎么办?

从古至今,女性被“妈妈”这个角色限定得太厉害了。人们对“母亲”有近乎绝对的刻板印象,认为母亲就必须温柔、耐心、擅长家务、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是擅于做出牺牲的那个人。

但这当然不是千千万万女性个性的真相。对于女性来说,同时做好母亲和女性两个角色,真的非常难。虽然很难,却也是难以回避、特别重要的人生课题。

与其在“母性”与“自我”之间选择一个、舍弃另一个,不如努力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决定让它们各自占多少比重。像这样下定决心、好好生活,不也是你的“个性”、“自我”的体现吗?

你在平衡母性与自我的时候,也需要让一起生活的男性理解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让他尽力来帮助你。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

Q4:为什么我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觉得我没做什么?

人们总是为了挣钱而四处奔波,以为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幸福”,但这样一来,父母的能量就从孩子身上移走,而集中到了挣钱上。

父母要在对孩子的观察、陪伴中,培养自己的“育儿直觉”,而不要总想着挣钱、用钱解决问题。对孩子来说,所谓父母为他做的事,并不是指花了多少钱,而是在重要的时候回应一句:“爸爸妈妈在你身边。”

磨练这种作为父母的直觉,就要多和孩子相处,认真观察。孩子哭了或者笑了,都是他发给你的信号,让你知道他是因为尿布湿了才哭,因为吃饱了心情好才笑,你给他换尿布、冲奶粉,都是很好的回应,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出直觉。

妈妈们做这些的时候,不要一句话不说地自己忙活,多解释一句孩子为什么哭了、为什么笑了,让爸爸也有参与感,两人一起面对、一起去理解孩子,养育孩子这件事就会变得更容易、更有趣一些。

Q5:孩子一上学,我就忍不住开始唠叨、批评,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成年人自己内心有焦虑没有得到处理,对孩子期望过高。电视剧《小舍得》里,塑造了一个典型的“鸡血妈妈”田雨岚,她将全部时间精力投入在给孩子打鸡血上,但背后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焦虑。剧情里,她无论在娘家、婆家都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和关心,于是把孩子的成绩当作最给自己“长脸”的砝码。

焦虑有很强的把他人卷入的力量,一个焦虑的母亲可能会影响整个家庭。最能缓解母亲焦虑的,是和谐的夫妻关系。一个家庭,要尽力避免形成只有母亲和孩子的封闭关系,要让每个人的情绪、情感都能流动、有出口。夫妻关系牢固,焦虑就会自然减少。

Q6:幼儿园阶段到底该不该“鸡娃”?

这个问题也是今天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的:学前教育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鸡娃”的。他认为学前时期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自由自在地玩耍。情感体验对六岁前的孩子来说,比知识学习重要得多。

他认为过早让孩子识字、算术、追赶别人,是父母的一种短视。尤其容易误导父母的事情是:一些有罕见天赋的人,因为超前学习取得了成功,让其他父母觉得“我的孩子也可以”,结果过早透支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给他带来痛苦。这样的父母并不是真的以孩子为中心考虑问题,而是以自己为中心。所以,如果幼儿园的孩子对文字和数字都还没有兴趣,就别难为他了。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

Q7: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我应该事先做些什么?

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父母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就是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储蓄“太有意思了”的体验。一起旅行,一起游戏,自由地玩耍,无负担地聊天,读书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父母可以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这些都是对孩子心灵的滋养。

影响青春期能不能顺利度过的关键,是过去的亲子关系,如果等到了青春期才开始发力就晚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青春期之前的人际关系的储蓄。

在孩子小时候,当他难得想和父母说说话的时候,你是没耐心地说:“好烦!”把孩子晾在一边,还是温柔地、满怀好奇地倾听,这两种反应,形成的亲子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正是在这种小事的积累中,关系就逐渐建立了。

所以在青春期之前,你和孩子一起经历了多少“太有意思了”的体验,可能深刻影响到孩子生命的韧度。当孩子遇到挫折而想不开时,如果他与父母的关系很好,就不会真的去做伤害自己的事,因为他会想到,自己这么做的话,父母会很难过。

Q8:孩子有烦恼的时候,我该做些什么呢?

河合隼雄把青春期比喻成一个“蛹”,孩子只有在蛹里经历痛苦的变化,才能破茧成蝶。在“蛹”的时期,不去惊动孩子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却往往关心过了度。比如看到孩子哭了,父母容易因为担心而管来管去,“怎么哭了?”“赶紧说啊!”相比之下,更好的处理方式是,允许孩子尽情地哭泣,然后轻轻说一句“等你哭完了来这边吧,我们一起吃饭”。

孩子在这个时期总会能量很强,会出现各种反抗。不要太介意,孩子本来就是在反抗父母、否定父母的过程中,长成一个独立的大人的。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沉默,不要擅自闯入孩子的世界,只要怀着期待守护他,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就在这里。

如果真的需要对话,就要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急于否定他,给谈话各种各样的框架和限制。听不懂孩子的话,也坦白地说出来,请他解释,而不要伪装。

这本书的译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张日昇,在序言中分享了一个“啐啄同时”的禅语:“蛋里的小鸡小鸟在壳内的吮声谓之‘啐’,母鸡母鸟为助其出而‘啄’壳,只有同时发力,新的生命才可能诞生。任何人际关系或许都需要这样的机缘相投才得以成立,当然亲子关系也需要‘啐啄同时’般的两相吻合。”

希望这本书能让父母们慢下来,多用心去陪伴、见证、欣赏孩子的成长,也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

get“好父母的打开方式-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什么是最好的父母?8个问答帮你解开迷惑

杨澜说

扫一扫,关注吧!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

研习社

天下女人

社区

天下女人

研究院

合作:pr@chinasunmedia.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父母   母性   日本   青春期   美文   焦虑   问答   用心   爸爸   角色   时期   母亲   心灵   妈妈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