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1982年8月,刚刚记事的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洪水,惊慌中清晰地记忆了逃难的历程。七月底,伊河、洛河双双决堤,夹河滩区域伊河在西马庄决堤,洛河在潘寨决堤,一时间鱼米之乡夹河滩成了泽国,仓皇的人群四散投亲靠友。 ——题记

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一个多月没下雨的偃师,太阳烘烤着大地,人们酷热难耐。七月下旬刚刚召开过抗旱动员,天就像开了口子,多日雨水不断,河水已经漫过河滩,逼近了河堤。涨河的消息不绝于耳,人们按村里大喇叭的广播做了最坏的打算。

7月30日,天放晴了。“晴得猛,下得猛”的谚语,让人们刚刚放松的心情又揪了起来。下午传来了伊河、洛河上游暴雨的消息,村民一下子紧张起来,纷纷收拾好值钱的家当做好逃荒准备。傍晚时分,人们纷纷挤上了大队和学校的楼房。大人们焦灼地议论着水能不能涨起来,孩子们则闹哄哄地在人堆里挤来窜去,好不热闹。

7月31日上午,伊河上游决堤的消息传了过来。我们离开了拥挤的教学楼,转移到了地势高一点的岗上。焦急又无处逃避的村民纷纷涌上河堤查看水情,以决定是否做进一步逃荒的准备。一时间,洛河堤上挤满了暂时安全却依然焦灼不安的人群。咆哮混浊的河水翻着白色的泡沫冲刷着河堤,但离开了河道的洪水暂时没有了凶猛的气象,这给了人们一个没有大碍的错觉。

水面上到处飘着上游冲下来的瓜果,间或有打着旋的树木和家禽的尸体。胆大者纷纷扶着堤边的小树下到水边用舀子、铁钩、绳索打捞水里的物件。村社干部嘶哑着嗓子,来回跑动着提醒人们不要下堤,要注意安全。不知危险小小年纪的我趁大人不备,也抓着小树溜到河边捞上来了一个西瓜,把跟着的三姐紧张得脸色煞白。

傍晚,洪水已经进了村子。母亲趟着齐膝深的水回了趟家,又收拾了一些必备物品,决定第二天就向地势更高的地方转移,回来时部分路段水已经漫过了腰。后来听说,有人用架子车拉着老人孩子逃荒,大水弥漫了沟和路,车子在浮力作用下本就不稳,过沟时架子车被水冲翻,一个孩子被水冲走,找到时人已经不行了。

8月1日,我们在泥泞中到了地势更高的孙家岗。在亲戚家停留一晚,第二天就随着逃难的人流沿着河堤向洛阳进发。平整的河堤被雨水浸泡后,在千军万马逃难的人流脚下变得稀烂。我像大多数人一样穿着黑色雨鞋。鞋比较大,不跟脚,在泥泞中走起来特别费力,我跌跌撞撞地竭力维持着身体平衡。人群在河堤上吃力地向前蠕动,有时为了避开横亘在堤上的大树或其他杂物,还要不停地上堤下堤。在又一次上堤下堤即将爬上堤面时,一颗碗口粗的树再也禁不住泥水的浸泡,在狂风中向着堤口倒了下来。惊慌的人群尖叫着呼儿唤女地慌张躲避,我被拥挤的人流裹挟着退到了堤下,险险地避开了大树的倾轧,弄得一身泥浆,狼狈不堪。

步履蹒跚的我们筋疲力尽地抵达了洛阳,二十多公里的“水泥”路,抽走了一个七岁孩子的全部力气。我上气不接下气地一屁股坐在路边,一步也不想再走。这时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人停在我身边,问母亲是否需要捎我一程。我激动的眼泪都要下来了,自行车后座无比诱惑地吸引着我。母亲一口回绝了中年人的热情。我懊恼又失望地看着自行车离去,沮丧到了顶点。后来听说有小孩就是这样被拐走的,现在想想都后怕,如果不是母亲坚持,我会不会就是一名被拐卖的小孩?

在洛阳拖厂二伯那儿停留了一天,我们坐火车去了父亲工作的地方,直至洪水退去。

三十八年了,这场洪水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清晰地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由于时间久远,具体的细节、日期已经模糊不清,这场灾难也已经鲜有人提及,也许用不了多久,它将彻底地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我想把它记下来,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曾经我记得它发生过。

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县城南面的公路进水一尺多深,灾民趟水撤往县城;拍摄时间:1982年8月上旬)

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洪水过后,麦秸垛漂移到公路上。拍摄时间:1982年8月15日)

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昔日被水淹过的县城南面的公路现已建成繁华的商城路)

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灾民在公路上搭窝棚,暂时栖身;拍摄时间:1982年8月15日)

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偃师岳滩的房屋坍塌殆尽,到处残垣断壁;拍摄时间:1982年8月15日)

难忘河洛郎之“82.8”洪水逃难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章发布的最后时刻,找到了这张黄河水利委员会龙门镇水文站设立的纪念碑,明确记载:1982年7月31日洪水,水位154.50米,流量5550㎥/s。)

为了核实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我在网上认真地查找了资料。在不多的信息中,《黄河水文》网站吕光圻先生的《忆“82.8”洪水二三事》和搜狐网庄学先生的《历史影像:回忆偃师1982年的水灾!》是真实可信的。作为水文局的工作人员,吕先生亲自参加这场水灾的预测与调查工作,并记录下了这场洪水,我也知道了官方给洪水定名为“82.8”洪水;庄先生从部队回洛探亲,亲自参加了抗洪救灾工作。根据吕先生记载7月31日凌晨四时黑石关洪峰流量骤减,洪水神秘消失,水文局领导迅速和黑石关站、洛阳地区水利局联系了解情况,很快了解到在伊洛河夹滩地区发生了堤防决口和倒灌。庄先生明确记载7月29日夜伊河上游洛阳郊区段的河堤决口,夹河滩顿成“泽国”。在和长辈印证信息时,与吕先生和庄先生的记载也有出入,在此采信了吕先生作为专业人士的记录。

据了解,此次水灾偃师、巩县(今巩义市)受灾严重。吕先生参加了灾后水文局组织的洪水调查组。在洛阳地区水利局同志的带领下,吕先生调查组一行灾后沿夹滩周边查勘了十几处决口和东横堤漫堤冲毁情况,所见之处,堤防残破不堪,滩地里的大部分滞水已退,部分低洼处仍有积水。在《伊洛夹滩洪水调查》部分,吕先生记载了洛阳地区水利局同志的介绍:“这次洪水仅夹滩地区就有56处堤防决口,伊洛河汇合处在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时就开始漫溢倒灌。经调查统计共淹没面积106平方千米,滞蓄水量3亿立方米,一般水深1.5米。……夹滩堤防标准是可防20年一遇洪水,但因为常年失修,问题不少”。

兹将吕先生和庄先生的文章附录于后,感兴趣的朋友可打开链接详细阅读。谨向吕先生和庄先生表达崇高的敬意与诚挚的感谢!

(文中图片除最后一张水文站纪念碑外,全部引自庄学先生的《历史影像:回忆偃师1982年的水灾!》,庄先生具有全部版权,特此声明。)

附1:《忆“82.8”洪水二三事》

http://www.hwswj.com.cn/news/show-165206.html

附2:历史影像:回忆偃师1982年的水灾!

https://m.sohu.com/a/102353185_37532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泽国   偃师   洪水   水利局   石关   架子车   滩地   水文站   洛阳   河滩   堤防   河堤   水灾   地势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