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作者 张秀慧

来源:通信兵的故事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作者 张秀慧


题 记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不惧牺牲


1951年7月我在广州市第一中学读完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这时抗美援朝已打响一年,广州市政府再次向全市学校发起抗美援朝参军的号召,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人人报名不甘落后,我和读初中的弟弟國仕都报了名,当时我弟弟只有十五岁,他虚报为十六岁,我们两人都被录取了,弟弟被海军录取,到抚顺当了通信兵报务员。


在广州第一中学高中读书时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我被录取后得到通知在广州市第七中学集中,有男有女共计200余人,被解放军军委工校接收。帶队的是田果同志,我们听了好笑,名字像日本人,就这样他的名字被我记一辈子。


出发时我们沒有穿上军装,还只穿着唐装单衣,帶着简单行李,每人都带着鋅铁皮水桶和肇庆草蓆,这两件广东特产到了张家口用处就不大了,塞外的地方寒风刺骨,谁能用水桶冲凉(广州话,意即洗澡)?那里夏天还盖棉被,草蓆也没有用了。到了张家口老同学只要看到有这两件用品的就是广东人了。


我还记得从广州出发的日子是7月16日,天气非常炎热,我的心也一样的火热,离家时母亲与姐妹们哭成一团,当时社会上谣言也很多,甚至有人说:"这些学生是去充当炮灰的",再加上一年来的战争残酷性,天天都有报道,在这紧急时刻入伍,家人难免会有生离死别的预感。但祖国的召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青年的神圣使命,我们不怕死,不信这些谣言。这是我第一次坐上火车长征,将要远离家乡,我们在志愿军进行曲的歌声里登上列车。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我们的队伍人数众多,

都有一片爱国之心,

在歌声鼓舞下沒有害怕,

没有悲伤,

在列车上我们还唱起苏联歌曲。


《苏联共青团员之歌》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
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军校锻炼不畏困难


一个女孩,初次离家,远离父母姐妹,还当了兵,当时亲戚朋友同学中都没有这样的先例,从沒有思想准备到思想成熟,这个过程,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我就是顺大流,跟着一起参军的战友,逐渐习惯的。路是一步一步的走出去的。我们就在这集体里一天一天地渡过难关。


我们坐上火车也不是好玩的,当年武汉长江大桥尚未建成,到了江边火车要上渡船过长江。从广州到北京走了好几天,到了北京还在马路上睡了一夜,转乘北京到张家口的火车。


那时的火车马力不足,在八达岭要两火车头才能拉得上山,从广州到张家口差不多走了一星期。在张家口车站,我们受到老同学们热烈欢迎。


军委工校穿的50式夏装照片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张家口军委工校的校址,原是日本兵营,经过老同学们两年劳动建校,学校一切都已进入正规化,与我们同期先后到达的还有西南通校和华北各地入伍的新学员。


军委工校的校门,因为我们住的是日本营房,沒有围墙,四通八达,设上校门等于摆设,很多同学到毕业也不知道有这个校门。只有你去过校部或许可以发现。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初到张家口有两个不习惯,一是寒冷的天气,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结冰和下雪,二是小米高梁饭吃下不消化。但是我们经过抗日战争的苦难,相比之下就觉得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印象很深的是那时军委工校的领导作风,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可亲可敬,他们从不点名批评,总是给人面子,讲道理,以理服人。生活上关心同学无微不致。


我们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半年的政治学,建立革命人生观。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干部掌握了每个学员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专业学习时由领导将学员分班。


不久,军委工校就改名为通信工程学院,一系是指挥系,二系是无线工程系,三系是有线工程系,四系是雷达工程系,五系是外语系,六系是机务系,另加一个预科。


我们被分配到相应的系去学习,我则分配到六系学习。六系相当于大专学历,学习时间比较短,学的比较实用的技术。我学的有:电学、无线电原理、电话学、电报学、长途电话学(载波电话)、油机发电机等实用课程。同时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校有附工厂,可以让学员接触到通信设备,进行操作使用。


学校毕业时集体留影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入伍后政治学习时照片。前排左起苗一鸣、陈巨军、陈同志、谢铁汉、张湘云。二排左起肖煥华、金石鸣、白永增、王康集、陈长钵、陈均庭。后排左起贾志涛、第三王长俊区队长、第四张秀慧。(二排左一肖焕华是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我的班主任:王金檀,上海人,1930年2月出生。中学时期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9年7月由上海市军管会青干班转入中央军委工程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队长、班主任、训练参谋、系副主任、图书馆副馆长、校二机关党总支书记等职。1986年9月离休。


班主任王金檀同志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班主任王金檀同志离休后的照片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1951年7月到广州接我们入校的领导:田果(副军职 1949年任训练处副处长)田果(1926年~),副军职。
1942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战士、警卫员、文书等;1944年调冀中军区党委任警卫员、交通员;1945年调晋察冀军区电训队,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7年调晋察冀军区电专学习;1948年留校任教员;194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任指导员、副班主任等,后任军官训练科副科长、雷达系训练处副处长;1962年任通信兵重庆雷达工程学院训练部教务处处长;1969年调成都市四机部“七七三”厂工作;1973年调通信兵南京通信训练大队、通信兵工程学院训练处负责人、教务处长、系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部长。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张炳光同学毕业后分配总参通信枢纽部工作,后来在广州军体院(通信工程学院)任教,文职军级。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梅惠秋同学长沙电信局高级工程师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心系邮电校友同行经过紧张的学习,我于1953年毕业。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我是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军进入军委工校,我毕业的时候,美帝国主义就已被志愿军打败,在板门店坐下来谈判了。所以我毕业时总干部授予副排级干部,与很多同学一起集体转业到邮电部,再由邮电部分配到其下属邮电局载波机务站工作。


我们有五个女学员(陶英、梅惠秋、张承泽、黄毅明、张秀慧)转业到湖南省邮电管理局,又再分配:前面三人到长沙,陶英去湖南省邮电学校任教,后面两个人到衡阳载波机务站工作。


前排左起张秀慧、梅惠秋。后排黄毅明、张承泽。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分配在长沙电信局工作的同学:左梅惠秋、右陶英。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老战友陶英和梅惠秋退休后从长沙到广州聚会,在广州的同班同学还有:杜振乾是广州有线电厂付厂长离休、程惠珍是广东邮电研究院工程师退休、许啟洁原广州军区通信总站参谋转业到中南无线电器材公司退休、解放军通信学院退休的教师张炳光同学等,他们的故事未能详述。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在全国主要长途载波干线上都有我们的同学,那时载波通信在全国还算是先进的科技,国内还无能力生产各类载波机,我国用的载波机全部是进口货,有英、日、美、匈等国的产品。


1955年我与也是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的同学朱丰恭结婚,1956年调到广州长途报话局工作,评为三等一级技术员,月工资76元,相当部队中尉水平。先后在载波室和长途机械室搞维修工作,70年代调沙河分局任助理工程师,直至1986年退休,累计有36年工龄,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颁给的——献身邮电30/35周年奖章。


回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张家口军委工校


有幸成为部队院校最早期转业支援地方建设的技术骨干,以军人的素质坚守岗位出色完成任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抗美援朝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不会忘记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张家口   邮电部   军委   通信兵   苏联   载波   志愿军   长沙   通信工程   广州   美文   邮电   分配   时期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