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我的父亲母亲

原创:王朝华

永远怀念我的父亲母亲

今年的10月8日是我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我母亲在10月16日也离开了我们。

他们相逢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经历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共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今天我仰望星空,在冥冥的苍海之中,我能感觉到他们没有离开我们,他们的目光永远注视着我们,注视着自己的祖国。愿他们的在天之灵永远安宁!

谨将此文献给我的父亲、母亲,以此纪念他们。

……

1942年我的父亲边疆在晋察冀军区四分区政治部任组织科长时,接到一项特殊任务,让他带一支精干的队伍,过敌人的封锁线,接一批从延安联大来的知识青年,到晋察冀军区充实我们的队伍。这批青年人大部分是刚刚走到革命队伍中来的“小知识分子”,女同志不少,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临行前聂荣臻司令员还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保证他(她)们的安全,一个不能少的带回来。

过敌人封锁线时,我们的同志是一个个手拉手通过,夜黑谁也看不清谁!偏偏走在我父亲前面的那个女同志,不小心被石头拌了一跤,这时候鬼子的装甲车上来了,他赶紧按住她的头趴下,大气也不敢出。等他们过了封锁线,边疆才发现他从军政干校毕业时孙毅校长送他的那支“派克”笔丢失了……

在四分区政治部谁都知道边疆视这支笔为“珍宝”,从不离身,他用这支笔写过多少好文章呀!回到根据地,他两天都闷闷不乐,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没想到第三天早上,保卫科科长领着一个女同志来到他宿舍,“老伙计,

你是不是该请客了?你猜我给你送什么宝贝来啦?”在不认识的女同志面前开这种玩笑,边疆气不打一处来:“该干嘛你干嘛去,别跑这儿来瞎闹!”“你不领情呀!那我可真走啦,你别后悔!”保卫科长假装转身要走,他身边的女同志赶紧上前一步,问道:“边科长,您看这是不是您的笔?”边疆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他丢失的那支“派克”笔吗?原来在过封锁线时,就是这位女同志绊了一跤,他当时按倒她时,笔不慎落地。

这位女同志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海文——我们的母亲。她当时看见一个亮晶晶的东西掉在地上赶紧拾起来,但那个时候大气儿都不敢出,更别提说话了,她也看不清按住她的人是谁,等过了敌人封锁线,人就不见了,到了根据地她想找人也找不到,只好把笔交到了保卫科长手里。没想到这支稀有的“派克”笔竟成全了一段好姻缘!

多少年后孙毅老将军见了边疆和海文,开玩笑地说到:“我应该算半个媒人吧,没有我送的那支笔你们能相识吗!”

1944年12月我的父亲、母亲在河北平山县举行了婚礼。

当时《晋察冀画报》记者胡冰,为他们拍摄了这幅照片,题名为《战士的爱情》,刊登在《晋察冀画报》上。后来,它成为晋察冀抗日战争中保存下来最珍贵的照片之一,并在2015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展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平山县   派克   平遥   晋察冀   父亲   母亲   封锁线   边疆   根据地   画报   科长   军区   美文   女同志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