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新兵连

原创:童庄

难忘的新兵连


难忘的新兵连

在我的人生旅程当中,有过一段军人的经历。让我最难忘的,却是那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虽然已时过三十余载,却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1983年10月,我从老家无为报名应征入伍。记得临走的那天,我穿着黄军装,背着黄军被,戴上光荣花,在街道组织的锣鼓和鞭炮声中,噙着兴奋和激动的泪水,走上了通往军营的汽车。


难忘的新兵连

遥远的路程,使我感到有些疲惫,但丝毫没有睡意。熟悉的家乡和亲人渐行渐远,新的战友和陌生的环境依次装入脑中,新的军营不知何处……


难忘的新兵连

窗外,村庄越来越远,树木越来越稀,汽车颠簸越来越厉害,我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焦虑起来。第二天下午4点多钟,汽车终于停止了颠簸,带队的领导说,“到了,这就是你们的新兵军营”。我们一个个都傻了眼,一股湿漉漉的寒风迎面袭来,杂草发出沙沙叫声,几排陈旧的营房尽收眼底,附近基本没有村庄。后来,我才知道,我们来到了江苏盐城地区,是原来的团部所在地。

难忘的新兵连

经过战友们几天的打扫和整理,整个营房顿显一派生机来,由民到兵的训练生活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难忘的新兵连

新兵连生活是“难熬”的。首先是生活不习惯,我们的营房靠近黄海,与家乡的生活环境很不一样。风很大,气温低,特别是这里的水盐份重,总感到越喝水人越渴。我就很少喝水,嘴角也起了很多泡,吃饭都感到很困难。

在家自由散漫的生活惯了,新兵连事事有规矩,时时有规定。吃饭都有动作要领,饭前要唱歌,饭中不讲话,饭后不浪费,连队的饭堂只能听到吃饭的声音。


难忘的新兵连

新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强化训练,让我们尽快由民到兵的转变。全方位全过程的训练,从最基本的走路开始,一个动作要不停地重复,达到步调一致的目的。训练过程中,是比较苦和累的,是力量的交锋,是耐力的抗衡。一次早操,天气特别冷,训练我们持枪瞄准,刺刀前挂一水壶水,先是立姿,然后是跪姿,最后教练喊“起立”口令时,我的双脚都麻木了,非常疼痛,顿时眼泪禁不住地往下流。天天如此反复训练,到了晚上9时熄灯号一吹,那时又年轻,倒床就入睡了,这是最幸福的时刻了;可也不能高兴太早。睡觉也有训练项目,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紧急结合的号声,不允许开灯,在5分钟以内穿上衣服,把所有的行装打包背上,跑到操场。


难忘的新兵连

最让我“难熬”的就是想家,每当夜色降临的时候,乡愁就自然袭来。这时,我就写信,把我的生活情况和取得的点滴进步,以及对亲人思念,一同装进信封,寄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难忘的新兵连

盐城是革命老区,“皖南事变”爆发后,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就在盐城,素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之誉。这里的老百姓仍然保持着革命传统和淳朴的民风,他们善良、厚实,对我们军人很有亲和感,视同自己的亲人。有时,我上街购买日用品,就试着找他们借自行车,都相互不认识,可他们从来不问你的姓名什么的,只说一句“嗯了,你骑去吧”。有时,我不好意思打扰他们,就步行到街上,在路途中,老百姓会主动停下来说“上来吧,我带你一程”。这种信任与情感,让我少了不少的思乡之苦,至今难忘。


难忘的新兵连

记得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是坚持出来的,伟大是熬出来的。我想,正是这段军旅的“难熬”岁月,锤炼了我的意志,使我懂得了“坚持”之于人生的重要性,让我每每都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难忘的新兵连

难忘的新兵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皖南事变   陕北   苏北   装进   盐城   营房   新兵   军营   难熬   颠簸   袭来   美文   村庄   军人   难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