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三峡,穿透岁月的激情,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


千古三峡,穿透岁月的激情,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

长江是一条寻根的河流。

三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只要天不荒,地不老,水不干,山不灭,子孙不绝,香火不断,所有后来人就会在这里寻找到并指认出自己的家园。

不是凭借一砖一石,也不是凭借一楼一巷,更不是凭借一城一镇一码头,而是用耳朵倾听祖先的呼吸,用心灵感受前辈的脉动。

当然,还要辨认并抚摸峡江人因撑篙摇橹扳舵拉纤而变得粗糙模糊了的手相,那些横七竖八的掌纹,那些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

最根本的是三峡的灵魂。

标志性的是先人的胎记。

疏花水泊枝呢?香溪桃花鱼呢?穿过五千年时空的牛角号呢?传达五百年岁月的竹枝词呢?深入骨髓汇入民族精神的川江号子呢?

“河流记载了我们所有的历史,吟唱完我们所有的诗句,养育完我们所有的族人,聚集起我们所有的精魂,然后掉头东去,汇入大海。”

是的,正如和鉴《别了,三峡》所说:“三峡并非是几个险滩,几处奇石,几本诗歌或者几段传说,它是这无限风光、悠远历史、灿烂文明的集合,是属于我们所有死去的、所有活着的、已经离开的和即将到来的人,是我们所有欢歌和悲泣、骄傲和屈辱、呼吸和语言,是我们所有雪白的骸骨和列祖列宗香烟缭绕的神牌。”

哦,三峡,千古三峡!

涛声依旧,峡江风情!

千古三峡,穿透岁月的激情,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

然而忧伤和叹息依然在我们血液里吟唱。三峡,我们为什么无法告别?无从忘却?永远有穿透岁月的激情?

“即将失去的将永远失去,城市的传统和气味的形成必须经历上千年的发酵,点点滴滴均是浑然天成,永远无法复制,不同的城市铭刻着不同的历史记忆,蕴涵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这一切我们无从忘却,因而无法告别。”

陆游路过秭归时的一首诗,最能表达我们现在的心境: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这样的涛声时时在内心响起。

当代人有思为三峡送行时的一首诗,也正好倾吐了我们的心绪: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读来令人心疼!

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庄子亦言:水之性,不杂则清。

千古三峡,穿透岁月的激情,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

三峡,奔腾与浩荡之水也。这正是巴楚先人的奇思妙想和浪漫精神之所在,也是老庄哲学与地域文化血缘关系之所在,使人联想到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形象,联想到超越巫觋文化原始形态的神女形象,联想到屈原笔下美人香草的神灵形象,联想到昭君从一个村姑走向塞外大漠的胆魄和凄伤,联想到唐宋以来“自古词人多入蜀”和他们解不开的三峡情结,联想到“晚清三绝学”之一的代表人物、历史地理学家、日本近代书法始祖杨守敬在这里留下的文化艺术的巨大魅力……至今,往后,三峡的文脉是不会断的,文星依然会璀璨峡江。正是他们薪火相传才赋予了千古三峡的人文重彩。

而今,三峡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珍视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三峡人需要现代化,也需要传承民族的历史文化。后来人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和发展中精心呵护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三峡才能成为传之后世的千古三峡。峡江遗韵定会像长江—样奔流不息,只有这样,三峡才称得上永远的三峡,永不逝落的文明。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蓝勇先生说得好:“今天面对传承千古文明的三峡许多旧迹已永沉江底,面对那熟悉的城镇被夷为平地,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工作者,不能不产生一种怅然的伤感。我们这一代人既能体验千百年来留给我们的千古三峡,也能见证三峡工程建设后的新三峡。历史是在曲折的发展中前进的,我们只希望三峡不要失去千古的三峡神韵,三峡人也不要丧失三峡人传统风范。为此,我们有责任将这千古三峡留给我们后人,我们也有必要反思这千古三峡,使我们能更好地建设新的千古三峡。”

千古三峡,穿透岁月的激情,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

那么,作为一个定居宜昌已经28年的三峡人和散文作者,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以我自己理解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去自制一幅长江三峡的精神版图,相信我的缅怀之情和话语之乡,多少能聚拢一些散落在时空隧道的文明碎片,那么,我的三峡也便聚集了一些穿越岁月的光束。寻找新的尺度,寻找梦的峡谷,寻找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星光如梦、峡江如湖,寻找自己,寻找春光秋色,寻找那些云雾涌动的美丽和蹄音远去的诗意,以此诠释昨天,守望家园,踏歌人生旅途。现在,我越是怀想三峡,便越是在红尘浮躁之后回归于峡谷般博大深厚的淡泊和宁静。于是,便有了一种像台湾诗人杨平那样宁静深邃的生命的境界:踏上江堤,倾听涛声,积尘已洗,坐忘间,不觉升起了一烛淡月。

我忘不了涪陵山城的石蹬子,丰都鬼城的麻辣火锅,万州鸽子沟到高笋塘的梯子坎儿,诗城奉节的黄桷树,巫山的月光溢满了古老的河床,秭归屈原沱龙舟竞渡的鼓声响遍峡谷,巴东的秋风亭上有人在歌唱,歌唱我的三峡,我的家乡。这一切都忘不了。三峡是如此伟大,我是如此渺小。我只是记录下来一个人的真实的珍贵的感情,一个人的三峡,三峡人的岁月。请读者朋友们记住,在怀念三峡的人群中,有一个散文作者,他忍不住摘下眼镜,用手掌揉了又揉蓄满了热泪的眼睛,鼻子一酸,突然就把头扭过去了。

千古三峡,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

三峡千古,一部壮丽而伟大的史诗。

一个充满故事和传说的家园早已迁徙了,一个新的家园仍在继续着她那充溢着生命气息的故事和传说。


作者简介:


千古三峡,穿透岁月的激情,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地方

作者简介:甘茂华,土家族,知名散文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华散文网特邀作家。历任湖北作协理事,湖北流行音乐艺委会理事,三峡旅游文化研究会理事,宜昌作协常务副主席,宜昌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已出版各类文学著作16部,获得湖北文学奖、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屈原文艺奖、全国冰心散文奖、文化部群星奖、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小说代表作《最美丽的》《定风波》,散文代表作《鄂西风情录》《三峡人手记》,歌词代表作《下里巴人》《歌词三百首》,歌曲代表作《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敲起琴鼓劲逮逮》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峡江   秭归   千古   屈原   宜昌   岁月   后来人   作协   涛声   湖北   代表作   美文   峡谷   散文   遥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