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太中听的心里话

大家好,我是喵小卡。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答:

一些不太中听的心里话

相信很多人,都被这个问题困扰过。

但我想说:这很正常的,谁都经历过这样的日子。

今天分享的文章,可能会戳中你内心比较隐秘柔软的地方,或许会适度引起不适,但相信你会有能够改变自己的收获。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的时间,都被手机绑架,甚至感觉精力都被掏空了?

我花了很长时间琢磨这事。

文章有点长,希望你花十分钟慢慢看完,试着去感受和思考。

一些不太中听的心里话

01.

提前透支自己人生体会

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爸妈经常骗我的“你还小,爸妈压岁钱给你收起来,等你长大知道该怎么花钱了就给你”……

嗯,虽然是在坑我吧,但“长大了就懂怎么花钱了”的仪式感,让我对成长这个事充满了期盼。

每天都掰着手指等我爸妈 flag 倒的那一天。

那时我知道,我成年后的人生体会就是「财富观」。

那,什么又叫透支自己的人生体会呢?

不管你多年轻,许多体会现在不用等,不用盼,一台手机就给你安排明明白白。

比如黄赌毒,在自我觉察度还配不上时,就能提前追求性欲、金钱、刺激感。

比如血腥暴力游戏,在自控力不成熟的阶段,就能提前感受血腥、人性黑暗面。

甚至躺在家里刷一整天抖音快手,看肥皂剧,也是在将你潜意识的怠惰与散漫,提前透支出来。

罗曼·罗兰说道: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

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

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人生过早过快的接触到强刺激,会导致你对人生整体的想法和思维,都发生改变。

如果你在游戏中,体会到看谁不爽随时抡枪杀人的快感,又怎么会对刁钻的上司同事心平气和?

如果你在X赢家商城的赌博中,金币一袋袋地往账户充,又怎么会踏实安稳的干一份慢工,拿一份细活的钱?

包括现在许多年轻人,二十出头就想着想退休,其实正是透支了人生体会的体现。

我一直觉得,如果在 20 岁最年轻最富创造力时,被各种强刺激的东西提高了生活的阈值,感觉前途无可期,这是很可怕的事。

就像电影,你先在种子网站看了个 480 p的枪版,那再去电影院看 1280 p正版高清也没那味了。

一些不太中听的心里话

02.

快感刺激阈值被提高后的慵懒

我在手机上,看别人的撸猫玩狗的精彩生活,读着令人捧腹的精彩段子,和未曾见面的沙雕网友快乐互动。

我突然发现,我已沉迷手机。

我决定放下手机,感受身边的世界。

然后我发现,原来,我的身边没有朋友,我的身边没有有趣的事,我的生活,一点都不美好。

最后我觉得,还是手机好。我,爱,手,机。

——from papi酱

在看多了手机上那些人为设计的精彩内容,有钱人丰富现充的人生后,不知不觉地也提高了我们对生活快感的阈值。

一旦放下手机,就要立马被按到现实苍白的墙上摩擦,让你看清自己的现实生活,到底是多无趣。

这种感觉,我觉得就像是没猫的人,去猫咖疯狂撸猫一样吧……

除了逃避自己的现状外,我们也在利用玩手机来拖延、逃避眼前待解决的问题。

所谓,KPI越重,迪蹦得就越野。Deadline的焦虑,驱动我们利用玩手机来饮鸩止渴,就像是回光返照一样。

但每刷一次,我们就更空虚一点,再空虚再刷……

于是这个恶性循环,就让我们对手机上瘾了。

毕竟你说,还有什么比手机好玩呢?放下手机后,还能去做点什么更刺激的事呢?

找不到答案。那就接着玩手机。

一些不太中听的心里话

03.

耐心点去感受不同阶段的人生体会

这个时代来自外部的“噪音”实在太多了,资讯、热点、八卦、把我们的大脑被训练得过于敏感,生怕一会儿不看手机,就错过什么天大的事。

所以呢,接收过多没什么用的信息,或者接收不到信息而带来的情绪,都在一步步让你变得焦虑,健忘,短视。

但如果你把时间都拿去接收,那拿什么时间去消化呢?

分享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调查,心理学家 Kaufman 曾经做了一项调查。

问题是:思维最活跃,创意最多的,是什么时候?

72 %的人回答都是:洗澡的时候。

(别问我洗澡的时候在干什么,问就是在唱歌。)

所以27位心理学家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当我们淋浴时,我们的感官被封闭了,接收不到外界的新鲜信息。

这就迫使我们活跃的大脑转向「内在」,去聚焦和遍历那些,储存在记忆里的想法、念头和观念,然后放出平时被知觉阈限所关住的东西。

所以洗澡时,就特别容易产生灵感。

(我甚至感觉 60% 的吉尼斯纪录,都是因为他们比我先一个世纪洗的澡。)

好了说回来,也就是说,短暂地关闭外界感知通道,离开手机,反而有助于你的思维变得更清晰,更透彻。

而且啊,其实你即使不去关注那些,也没什么影响的。

就算你每隔五秒打开一次微信,没事找你的人还是不会找你。

就算你每天都能刷出瀑布般的信息流,和你无关的事还是和你无关。

不如就好好地回归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吧。

一些不太中听的心里话

04.

直面空虚和抑郁,借助它们反思

无法戒掉手机里的快消性内容,本质是害怕放下手机后,潮水般扑来的空虚和抑郁。

心理学家克莱因曾提出的一个位置理论,对我启发很大。

他说,人在心理过程中有两个位置:

PS位,真的就像Photoshop一样,你可以理解为是自我美化位置。

这个位置是给欺骗自己用的,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和难题,我们不用面对自己的内心,也不用进行拷问自我般的思考,只用甩锅给别人就好了。

我已经连续加三天班了也没做完这份文件,老板这给我安排的什么破事。

我挂科也没办法啊,谁让老师不给划重点。

这些人会很烦躁,但不会抑郁。

只有处于D位的抑郁位,你才会有真正痛苦却具有指导意义的思考,并产生行动。

这份文件也没那么难做吧,为什么我加三天班都没完成呢,我的效率出了什么问题?

凭什么老师不划重点我就得挂科呢?其实我根本就没认真对待过这门课吧。

虽然这么说有点儿不合适,但的确,人只有在抑郁的时候,才愿意思考。

是真的,先借助负面情绪,才能摆脱掉负面情绪。

一些不太中听的心里话

05.

逼自己去做点慢慢来的事吧

不要觉得发呆是浪费时间,也不要觉得停下来就是不思进取。

很多时候,停下来,等一等,看看四周,反思下过往,思考下未来,你会有很多错过的新发现。

一个小时也没看进去两页书,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相比起自暴自弃刷手机,往大脑里塞一个小时的抖音神曲和情绪垃圾,对着书页放空大脑都要好很多。

允许自己慢慢来,你迟早可以一个小时看五页、十页、二十页……

关键在于,屏蔽掉外界的信息,好好感受自己思维和注意力的游荡。

前期你可以不过多干涉,就让自己静静的观察,并重新审视那些不断黏着你注意力的事物,再问问自己:“它配吗?”

找回注意力,就是找回对时间的掌控感。

把步调调慢后,其实生活中那种“疲于奔命”的感觉也消失了。

因为只有停下来,时间的流动才变得格外明显。只有慢慢来,时间的报答才有空酝酿成熟。

一些不太中听的心里话

06.

写到最后

我不想像其他文章一样,开篇就劝你快爬起来啊,打管鸡血啊,赶紧去努力啊,非得逼你去创造个什么人生价值才算行。

我的意思是,没人有权利干涉你想干的事。

想打游戏,想读书,想死宅,想奋斗,都是你的选择。

你只需要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像个成年人一样,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因为的确有人觉得,我烂泥待得好好的,你凭什么非要把我扶上墙?我咸鱼躺得舒舒服服,你凭啥非得把我翻个身?

如果每天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待着,刷手机,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这个“怎么办”,是指“如何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还是“如何逼自己一把改变这糟糕的现状”。

但我自恋地觉得,你是想改变现状的。

希望你先清醒,再改变,你是完全可以的。

最后,点个「赞」,希望你能认清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并为自己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阈值   中听   慢慢来   心理学家   心里话   美文   注意力   快感   抑郁   空虚   大脑   情绪   思维   位置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