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作者|达芙妮

责编|五花鹿、雨亦


01


我发现这两年,大家对“丧”这个状态,越来越能接受,也越来越通透了。


在最新一期的腾讯新闻栏目《巅峰》中,“丧”的代表人——李雪琴说到:


适当的丧,能更有效地防止年轻人情绪崩溃。


丧是给自己的缓冲,丧一下更能让自己放松。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从心理咨询临床实践的角度来说,这些观点我也甚为赞同,也对这种“丧得坦然”表示认可。


正如李雪琴在栏目中所说:


「这个时代我们的工作量是我们妈妈那个时代的人不可想象的,面对的信息可能也是上几辈的人无法想象的。」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各种996加班制度、结婚买房养娃压力、容貌焦虑落后焦虑等等,都让现代人的神经更加紧绷。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处理这些工作和信息、如何适应这种信息化工业化的环境,就可能需要独特的适应方式。


如果还死死遵守以前的标准,我们很容易被卷入到高速运转的信息世界里,迅速耗竭


并因为自身的能力难以应对外界的要求和速度,而感到焦虑不安


此时,允许自己丧,更像是一种隔离,一种边界。


可以把外面的世界和要求暂且扔到一边,看起来不上进、像废物,但却是一种难得的休息。


就像前段时间,被网友戏称的“网抑云”,每一首显示 999+ 评论的音乐下面,是无数人的情绪出口。


在现代人身上,普遍出现的丧,可能是一种出自本能的调节和适应。


甚至可能只是在一个不怎么“正常”社会里,我们发展出来的一种健康的自我保护。


02


丧不仅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出现。


它在发达国家早就出现过,甚至可以说,它的出现跟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允许它的存在,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1)允许自己丧,是“工具人”们的喘息


借助于高科技,我们的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更新换代非常快,完全颠覆了前人的生活方式。


但遗憾的是,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和生产效率提高,似乎并没有解放人类,反倒让人活得更加疲惫和沉重。


科技的发展不仅产生了更多的工作,而且要求你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


在一线城市,加班几乎是常态,很多互联网公司,不仅提倡996,还用各种算法,来督促你的效率提升。


同时,通讯的发达,让工作变得灵活。微信群一响,即使是深夜和休假,也得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不客气地说,很多年轻人其实活得像头驴,每天机械地拉磨,除了睡觉和吃饭,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


这个时代把你工具化,它不需要你具有什么人性,只需要你不停运转就行。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丧、抑郁、焦虑正是一种人性的自然反应。


当我们受不住的时候,允许自己丧,反而是一种调整和休息,是信任自己心理和身体的反应。


允许自己丧,才能允许自己暗自与外界这些永无止境的工作和要求划清边界;


从高度紧张和信息过载中脱离出来,像个人一样去喘口气,好好休息。


日剧《我要准时下班》的主角东山结衣,面对别人对她准时下班的质疑,斩钉截铁地回了一句:


“你觉得我想出人头地吗?”


比起出人头地、成为精英强者,“朝九晚六,准时下班吃小笼包才更开心”。


对工作间断的丧,才能让她活得像个人,能对活着、对生活保持一些期待和乐观。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2)允许自己丧,是一种对主流的叛逆


丧,是对全民高度积极上进、过度追求成功的鸡血生活的一种叛逆。


在当前的社会,大家都处在一种高度统一化的价值追求里,那就是成功。


准确地说,是:要比别人更成功。


这种成功和攀比,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统治了所有人的人生意义,规划了所有人的人生模版。


很多人把自己当成了工具在使用,不得不配合996、配合着陪娃写作业写到深夜。


为了追求成功,很多人的生活,变得过于狭隘、无聊、空虚,且千篇一律。


以至于“为什么活着”、“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成为一种新型“疾病”,在青年人中流行。


此时,丧成了一种鸡血之下的必然。


而若我们能接纳这种丧,能用躺平的姿态,抗议这种鸡血的生活:算了,老娘不追了;算了我先缓一缓。


那我们个人的生活意义才有可能得到回归。


前段时间,月薪4万的90后陈建,辞职送外卖,引起哗然。


名校毕业的他,原本的职业是电影美术设计师,工作体面、工资丰厚。


但这份让人羡慕的工作背后,是熬夜通宵、被甲方虐、发际线后移……陈建每天丧到极点。


但好在他看到了自己的抑郁和丧气,从追赶成功的赛道上走了下来,去过自己的“非主流”人生。


后来他辞职了,做了外卖骑手,每天跑8个小时,不工作的时间就属于自己,他对此很满意:


“做骑手让我找回了自己,每次跑单都特别开心…”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当然也许有更多的人依旧在自己的生活里苦苦挣扎,但只要能允许自己丧,不逼着自己非得积极地去追赶。


做不到就丧着,就已经是一个相对健康的调整了。


(3)承认丧、允许丧,是现代人重要的关系链接


现在随便拎一个年轻人出来,你都会发现:


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跟工作连结,在跟手机连结,跟人的真实连结很少,跟自然的连结更少。


但不管时代怎么变,人性的需求是不变的。


其中也许温饱需求得到满足,但情感上的需求,例如尊重和爱、归属感,反而更加匮乏。


现代的人变得很宅,什么信息都能从网上得到,什么事都可以让别人完成,连吃饭都可以不用出门。


一个手机一个wifi就可以搞定绝大部分生活中的事情,唯一搞不定的是什么?


是心灵,是灵魂。


而“丧”作为一种对时代生活无奈的自嘲和坦诚的情感。


承认丧,可能最容易引发共鸣,让你我被看见。


哦,原来你也是这样的。

哦,原来我也是这样的。

哦,原来我不是孤立的,有跟我有相同体验的人很多。原来大家一直都差不多。


此时,丧成了一种非常真实的情感连接。


而李诞和李雪琴的走红也验证了这个结论。


李诞和李雪琴不仅形象共情到了丧,而且他们用一种幽默和调侃的态度表示对自己丧的接纳。


就是允许自己做一个“废物”,允许自己不行,允许自己葛优躺,这跟传统主流价值观——对成功的追逐无疑是一种松绑。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而这大大缓解了绝大部分人目前面临的精神压力——焦虑和抑郁


所以,基于“丧”的连接,反而不会让自己觉得是一个不积极的异类,从而获得一种不用自己硬扛的归属感。


03


因此,允许自己丧,是一件健康、适应性的事情。


我们通过丧的方式,在跟时代、跟工作划清边界,给自己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一个可以喘息的地方,恢复到自己的节奏。


而不是陷入到无限满足外界要求的环境里去耗竭自己。


这种丧,其实正是“爱自己”的表现。


而允许丧的存在之外,想要更好地和这个时代相处,我们还可以多做两步:


第一步:分析属于你自己的丧


丧是一种时代病,但具体到每个人的成长上,可能它又不一样。


去倾听“丧”在说什么,能够帮助你理清一些问题,实现自我成长。


比如,对于一些毕业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丧的出现可能意味着理想化的破灭


他们怀着巨大的热情和理想走入社会,走入工作,却发现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很多情感需求无法满足,继而迅速感到无力、迷茫、颓废和绝望。


实际上,他们面临着很多价值观的调整。


以前觉得只要进大公司,有光鲜的工作就可以。但是对于这个工作到底是怎样,适不适合自己,并不清楚。


丧的出现可能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你现在需要思考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了,这是每个人都没法逃避的责任。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丧的出现可能在提示你跟工作的边界出了问题。


工作已经严重侵入了你的生活,你快被工作耗尽了,此时你需要重新去划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去平衡工作和生活。


不要指望别人会为你思考和处理这个问题,绝大部分的公司都会提倡你多干活,所以,你需要明确你的边界:


你可以干多少活不超载,在你承受范围内。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996的,不要硬逼自己。


分一些时间给生活,给自己更多人与人的连结,你会更有活力。


这个时代很希望你是个机器人。


但是如果你还太不懂得爱自己,把自己当机器用,把自己当工具用,过分压榨自己,只会引来心理和身体的反弹。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第二,从时代手里,拿回自己的人生


丧是时代的问题,是时代的刚需,也是时代的提醒。


它提醒着我们自我分析,更提醒着我们:


不要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当我们过度依赖自己的时代,而缺乏对时代本身的警惕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被时代伤害。


我们会不自觉跟随着时代发展,去扭曲、伤害和忽视我们内心的声音,转而去认同外界那个声音时发生的。


所以内心有“不适”有“丧”,这不一定是坏事。


倾听并承认自己内心的丧,这需要人的勇敢和独立,也需要判断和思考。


这并不容易,人是本能想去依赖的生物,但生活终究会推着你必须面临这个议题:要如何度过这一生。


在一个成功学遍地的时代,如何跟它相处?


在一个人被当机器要求的时代,如何安顿好自己?


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要怎么安身立命?


这些问题,外界没有答案,需要我们找答案。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丧”已经在用一种非常反主流的姿态出现在我们内心。


那么我们每个人也要顺着这样的心声,去建构自己生活的意义,并为此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我对此想说的只是,眼睛除了看向外界,更要看看自己,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真的要爱自己。


倾听那个丧的自己。


那是你对自己最大的责任。END


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作者:达芙妮,心理咨询师,新书《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从逃避的角度解读常见心理困惑,帮你重建内心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边界   美文   绝大部分   这个时代   焦虑   外界   内心   意义   需求   心理   工具   情感   人生   社会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