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癌新路》:(一) 癌症概述


《中医治癌新路》:(一) 癌症概述

《中医治癌新路》

编者按:

此为作者应用“中医免疫疗法”治疗癌症,临床研究中医治癌新路撰写的一批论文。成稿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未公开发表。后成为作者专著《中医治癌新路》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2年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供不应求,于1996年第三次印刷。

作者临床研究中医治癌新路的论文,既综合中西医治癌理论之长,又有自己临床研究之创见,时过二十余年,现代医学对癌瘤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认识亦更加深入,但这些论文中阐述的观念仍具有借鉴意义,而临床施治的中药处方仍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古代中医书籍对癌症已有记载。早在周朝的书籍中就已有述及,但不具体详尽,后人无法遵循。治疗上虽有阐述,但不易理解。过去我国中医工作者,很少专攻癌症,因此历代医家癌症专著颇少。

《中医治癌新路》:(一) 癌症概述

古代中医文献浩如烟海,现将其中有关癌症病名汇集如下。

与当今癌症诊断命名相似者有:

石瘿,当今称之为甲状腺癌;

肾岩,当今称之为阴茎癌;

茧菌,当今称之为唇癌;

舌菌,当今称之为舌癌;

喉百叶,当今称之为喉癌;

五色带下,当今称之为子宫癌、宫颈癌、盆腔癌(淋巴癌);

反胃,当今称之为胃癌、幽门癌等;

症积,当今指腹腔内各种肿瘤总称;

脾积痞气,当今称之为肝脾肿大、肝癌;

肝积、肥气癖黄、肝着,当今称之为肝癌;

肺积、息贲,当今称之为肺癌;

心积、伏梁,当今指肝、胆、胃、胰等脏器肿瘤。


中医历代文献对肿瘤记载不少,尤其对体表肿瘤描述更多。文献中常见肿瘤名称如下:

失荣:恶性淋巴瘤,腮腺癌颈淋巴癌转移。

噎膈:相似食管癌、贲门癌。

石瘕:子宫、盆腔、宫体、宫颈、后腹膜的良性、恶性肿瘤。

骨疽:骨恶性瘤。

上石疽 :何杰金氏症颈淋巴转移、乳腺癌。

妒乳:乳腺湿疹样癌。

肠蕈 :盆腔、卵巢囊肿。

石疔:(青疔、黑疔、翻色疮)黑色素瘤、癌性溃疡、恶性肿瘤。

缓疽(血色疽):软组织恶性瘤。

肉瘤:恶性软组织肿瘤。


中国古书中很早就提出对癌症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正确估计癌症预后。

《中医治癌新路》:(一) 癌症概述

在古代医疗条件下,对癌症治疗的疗效如何,没有系统医案可稽,但在实践中应用的许多方法和药物提示我们,治疗得法可延长寿命。古人积累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待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手段加以整理和研究,推陈出新。除沿用中医传统姑息疗法外,应着重采用中医免疫疗法治疗癌症,重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针上创造出治癌的新路子。

现在的医学大专院校在中医医科中已增开了生理学、解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这无疑对中西医的结合会起到积极作用,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必然促进中西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当今西医利用现代化设备诊断各种癌症,为中医治疗癌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如西方医学对癌症的诱导期分析为15—30年:癌症的原位期约5—10年;癌症的侵袭期1—5年;癌症的扩散期1—5年。这些综合分析观点,对临床、对中医研究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和采用中药治疗及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癌新路》:(一) 癌症概述

对大多数癌症的病因,中医是搞不清楚的。而西医流行病学专家们分析认为,癌症病因70—80%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这对中医预防癌症的研究、采用的措施和分析癌症病因,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文选自《中医治癌新路》 张仁济、张大宁 编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癌症   中医   软组织   盆腔   恶性肿瘤   肝癌   西医   病因   专著   肿瘤   称之为   疗法   文献   当今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