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康复路: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中医养生的真相#

曾国藩的“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经典诠释,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指埋头苦干、不求得失,而是在认真、正确的道路上持续发力,最终将自然获得相应的成就。

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这句话所示之理非常适用。

患者李女士,卵巢癌术后,腹腔内庞大的手术让她的康复之路荆棘丛生,病重沉疴,卧床不起。张大宁主任远程诊疗后制定了“汤药+膏药”的治疗方案,但病情已经深入膏肓,实难逆转,所幸中医内服外治的方法使其疼痛得到了一定缓解,让患者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获得了足够的尊严。

“院长(张大宁主任)您好,我能坚持到现在,您的中药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身体条件有限,我准备放弃……谢谢您配制的膏药,膏药的确是起作用的。”

癌症康复路: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癌症康复路: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另一位患者韩先生,患病后烦躁焦虑,经朋友介绍来到张大宁主任处就诊,几番中药调理后,情绪、睡眠、食欲、气力均得到改善,尤其是心情的平复,让他看淡了疾病种种与人生因果,豁然开朗的他好善乐施,成就了数起善缘佳话。

“在一个大雨天,我正准备开车离开医院,恰好看到一位老人在医院大门前来回张望,手里还提着行李——老人没有带伞,想必是出院没有家人陪同。

我上去搭话,提议开车送她回家,老人几番推辞,但见大雨滂沱,没有终止的意思,最后便同意了我的好意。如此我方知道出院的是她的老伴儿,老两口家住北京郊区,与我家的方向南辕北辙,只因看到两位老人彼此搀扶的模样,我非常感动,便不再多话,径直将他们送还回家。

临下车前,老人颤颤巍巍地摸出了50元钱,意予我作为车费——这钱我当然是万万不可能收的!我们都是患者,老先生又是大病初愈,逢雨天结伴一程实乃缘分,老人听后也颇为感激,连连道谢。”

“和您(张大宁主任)比起来,我做的不算什么。您今年都70多岁了,又是癌症患者,还如此兢兢业业,为这么多患者服务,当之无愧是我们的榜样!您曾说过‘不要问社会能给予我什么,而是要问自己能给予社会什么’,这句话如心中明镜,时刻警示着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不能轻易被疾病打败!”

癌症康复路: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让人惊叹的不仅是患者心态上的变化,疾病相关指标在治疗后也显著恢复,部分达到正常范围,这便是“水到渠成”的康复效果。

癌症患者在康复期应注意身体的变化,不陷入康复误区,避免癌症复发、转移的风险增加。

1、误区一:“装在笼子里的人”

癌症患者康复伊始,都会处于一个“战战兢兢”的状态,时刻担心癌症复发的危险。因此一些癌症患者对饮食、运动、作息要求格外严格,但凡与“致癌”沾边的食物一概不碰,甚至对于正常治疗方案也会瞻前顾后,过分紧张指标变化,最终把自己变成了“装在笼子里的人”。


2、误区二:进补无限制

部分癌症患者进入康复期后,会选择吃补药来“恢复元气”。人参、鹿茸等大补中药是常见的选择,但这些中药并非人人适合,不合理的运用只会适得其反。

再如甲鱼、黄鳝一类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物,也并非人人适宜,盲目的使用会超过患者的吸收消化能力,进而有碍癌症的康复。


3、误区三:康复等于痊愈

在治疗告一段落后,部分进入康复期的癌症患者会自认为已经痊愈,但癌症康复不等于痊愈,即使患病5年后仍有出现复发及转移的可能。

一些年轻的患者,会争取尽早的恢复到工作学习中,甚至会更加努力来证明自己。其实癌症康复早期不适宜过早重返职场,养好身体,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循序渐进,才是癌症康复的首要任务。


4、误区四:怕劳累、不敢运动

部分患者怕自己身体虚弱,不敢运动,其实癌症康复期可以适当运动。长期、科学、适量的运动,能激发患者体内抗癌因子的活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与药物、饮食、心理调节相当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好善乐施   癌症   老伴儿   膏药   雨天   误区   中药   患者   中医   食物   成就   老人   主任   身体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