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案之半夏泻心汤治疗结节性痒疹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痒和结节性损害为特征。病因与昆虫叮咬,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代谢障碍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本病女性多见。皮损好发于四肢,也可见于腰臀部,最多见于小腿伸侧。结节性痒疹在中医学中成称为粟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疮形如粟粒,其色红,搔之愈痒。随着病情发展,皮损的变化,又与古医文献中记载的“马疥”似。《诸病源候论》谓:“马疥者,皮肉隐嶙起,搔之不知痛。中医疗效显著,现分享我一医案:

杨某某,男,63岁,2020年3月27日初诊。躯干四肢散发暗红色结节样丘疹,瘙痒6余年。6余年来病情时轻时重,久治不愈,常自行购买各类激素药膏外擦以应付一时之剧痒。刻下:躯干四肢散在暗红色半球形隆起,粗糙坚硬,瘙痒剧烈,因搔抓而见皮肤破溃、抓痕、血痂,夜间瘙痒难眠。有慢性胃肠炎史多年,胃纳欠佳,口干,心下痞胀,纳差,饮食稍有不慎即腹泻,时又大便干。舌暗红,苔白,脉弦。

经方医案之半夏泻心汤治疗结节性痒疹

证属:上热下寒之少阳、太阴合病。拟方:半夏泻心汤加味。处方:半夏10g,黄连3g,黄芩10g,党参10g,干姜9g,大枣10枚,炙甘草9g,全虫6g,威灵仙10g,枳壳10g,白鲜皮30g,一周后复诊:药后瘙痒明显减轻,心下痞减轻,瘙痒进一步减,皮肤结节稍有平塌消退。前方加皂角刺10g,7剂。三诊:瘙痒基本消失,心下痞、胸闷皆消,结节亦明显见平塌,皮肤显光滑,胃纳很好。再予前方7剂以资巩固。

体会:中医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系统,其内在的各脏腑器官之间及与皮肤体表是有紧密联系的,其生理病理都是互相影响的。故皮肤病辨证与内科病辨证其实并无多大差别,仅仅在整体辨证基础上多一点局部皮损辨证而已。而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连这点局部皮损亦可不需考虑,直接着眼于整体,从整体调治,常常达到不治皮而皮疾自愈的效果。本案即是一例,综合其症状分析之,乃少阳之热又见脾胃之虚寒,故既见心下痞、口干、大便干,又见纳差,饮食不慎即便泻。热蕴皮肤,不得宣泄,则瘙痒剧烈时阵发性加剧,脾虚日久,气血不足,皮肤失于濡养则皮肤粗糙,皮疹结节坚硬肥厚。故治疗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清少阳热,温太阴脾,使肝脾得调,气血得生。针对皮疾仅仅用白鲜皮、全虫、威灵仙通络止痒,不治皮而皮自愈,而胃肠诸不适亦得缓解。

中医治病常常是一人身上各科不同之病,却能用一方而统摄之、痊愈之,其关键要诀就在于中医的整体辨证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泻心汤   半夏   加味   威灵仙   太阴   躯干   暗红色   要诀   气血   皮肤病   胃肠   大便   坚硬   中医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