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癌症的危害不用多说,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们周围的朋友们当中不断出现新的癌症患者,他们的治疗过程之痛苦和生活影响之巨大让我们感到“步步惊心”。更可怕的是,癌症的发病率仍然在不断上升,癌症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更要清楚认识到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最新的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将会达到1810万人,有960万人死于癌症。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2017 版显示,我国 2014 年新发癌症病例达 3,804,000人,死亡 2,296,000 人。也就是说每天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7人确诊患癌。中国城市居民 0-85 岁累计癌症发生风险为 36% ,40 岁之后开始快速升高。

癌症长期居于城市各类死因之首,是造成我国最佳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农村地区癌症死亡率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癌症高发区也多分布在农村和西部地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要对癌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老百姓的受教育程度还不是很高,一些陈旧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根深蒂固。

老百姓心中“恐癌”的心理仍是相当普遍,在癌症的认识方面主要表现为大部分人都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症那就是命,甚至有很多人会放弃治疗。人们往往回避谈及癌症这个话题,基至连到肿瘤医院体检都不愿意,看到“癌症”两个字就躲得远远的。

在低收入国家, 48% 的人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在中等收入国家, 39% 的人持相同看法;而在高收入国家中仅有 17% 的人有此看法。说到底,这说明人们还是不了解癌症,不能正确地认识它。这种错误的看法可能影响到人们进行癌症预防和早诊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其实,癌症完全是可防可治的,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美国癌症预防的成功经验就是戒烟和筛查,也就是生活方式和早诊早治。因为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身体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漖之下逐渐发生改变到癌细胞形成大约要经过 20-30 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有几十年的时间来预防癌症,关键看你怎么想,怎么做。

要对致癌因素和个人风险有正确的认识

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癌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对于个人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了解可能致癌的高风险因素,并避免它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并逐渐改正。

比如抽烟是最常见的致癌风险之一,如果人们戒烟,肺癌、喉癌和其他与之相关的癌症发病率可能显著降低。还有喝酒是肝癌的重要致病因素;阳光过度暴晒是皮肤癌的危险因素;乙肝病毒是肝癌的致病因素,HPV 病毒导致宫颈癌等等。还有一些能致癌的环境因素,如室内空气污染、工作环境、化工原料、不健康饮食等。80%的肿瘤都和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关,正确认识致癌因素以及它们的危害并远离这些因素,是预防癌症的根本。当然,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情对于预防癌症也是很重要的。

要正确认识到个人患癌的风险,主动接受癌症筛查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自己的肿瘤家族史、个人存在的慢性疾病甚至癌前疾病,了解个人的生理、心理中可能存在的致癌风险,知道自己可能存在患某种癌的风险。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树立正确的防癌意识,掌握正确的防癌知识,有针对性的主动进行相关癌症筛查,减轻癌症带给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损失。

要认识到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性

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错误的认识往往导致错误的行为,对癌症的恐惧或者大意往往导致大家不能及时、正确地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不能在癌症还处于一个相对较早的阶段及时治疗,最后的结果就会是又花钱、又受罪,效果还非常差。

大概来说,I 期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大概在 90% 以上,Ⅱ 期在 70% 左右,Ⅲ 期大概就只有 40% 左右,到了 Ⅳ 期,五年生存率只有 10% 以下了。所以说,癌症发现早晚的毫厘差别,结果就可能是生与死的差别。

我们经常听周围的人说起来,某某人发现身体不舒服没当回事,过了一段时间症状不断加重才到医院去看,结果一查已经是癌症晚期了。这种情况不是个案,这充分说明在预防癌症上要时刻保持警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带来的可能就是致命的结果。

癌症发现的早和晚,对于癌症治疗的方法选择,生活质量,经济花费,预后效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早期癌症可能不用开刀,也不用化疗放疗,治疗效果还非常好,一旦到了晚期,什么办法都用上也是回天乏术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用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上是再正确不过了。

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关于预防我还有话说

2017 年健康素养监测报告于 10月19日 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 2017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14.18% ,较 2016 年的 11.58% 增长2.6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态势。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近些年来,大家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主动获取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终有一天,大家也不必谈癌色变。

个人提升健康素养的一小步,都是远离疾病的一大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如您是版权方,请联系我删除

作者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晓峰

转载请与我联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防癌毕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生存率   发病率   素养   中国   癌症   肿瘤   正确   因素   错误   风险   发现   环境   我国   国家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