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性接触:不可忽视的HPV感染新途径

口腔-性接触:不可忽视的HPV感染新途径

不久前,我曾经写过一个“HPV,男女通吃?”的科普稿子。文稿发布后,有人就留言问我,如果是按照这样的说法,是不是目前主要用于预防女性宫颈癌的HPV疫苗男人也要使用。对于这样的问题,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和特殊人群之中,很多医生已经有了明确的建议或者推荐:如果条件允许,男女都要接种HPV疫苗。

说起HPV,它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已经毋庸置疑,然而,它却不是女性肿瘤病因的专利。HPV还是引发其他多种肿瘤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皮肤高危型HPV和黏膜高危型HPV,可以导致包括外阴部位肿瘤,如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直肠癌等,以及头颈部肿瘤,如口腔癌、咽喉癌、喉癌、扁桃体癌的发生。HPV导致肿瘤的发生,与人体局部皮肤粘膜的鳞状上皮组织类型直接相关,研究提示HPV具有着特殊的鳞状上皮组织亲和性,对鳞状上皮组织、粘膜具有“感染-持续性感染-损害-修复-再损害-癌前病变-肿瘤”等一系列改变,这也是由HPV感染导致肿瘤发生的主要疾病基础。

口腔-性接触:不可忽视的HPV感染新途径

近些年来,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喉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HPV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也引发了人们对HPV感染以及感染途径的再认识。在外阴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PV的局部感染模式自然好理解。但是对于部分口腔、咽喉部肿瘤的发病原因探究中,传统研究中的吸烟、饮酒、咀嚼槟榔等危险因素已经被确认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主要致癌因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HPV感染已经成为口腔、咽喉部肿瘤的第四种确定的致癌因素,并且与前三者之间具有着明确的致癌协同效应。

在口腔、咽喉、鼻咽部肿瘤中,约70%以上合并有HPV感染发生。在部分患者中,HPV感染的途径甚至是你想象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头颈部肿瘤疾病的特殊感染途径,即“口腔-性接触”。这也是HPV感染的新型途径。“口腔-性接触”途径导致的病毒传播可以导致局部鳞状上皮组织、细胞的损害,造成局部持续性、慢性的感染和炎症发生,进而导致细胞损失-修复-再损失的变化过程,最终形成恶性肿瘤。大量的基础研究显示,在头颈部肿瘤细胞中可以见到HPV和HPV感染损害的标志。研究显示HPV-16亚型引起的HPV相关口咽癌病例目前在持续性升高,尤其是在北美和北欧的年轻人中,其发生比例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已经由16.3%上升到72.7%以上,这些HPV感染相关性口咽癌是口腔-性接触感染导致的主要原因。国内相关的数据目前不是很清楚,据临床初步判断其发生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左右。而这些人群,正是我们所说的特殊人群,即包括具有不洁性行为接触,或者是部分男男同性恋人群,这些口腔-性接触是引发头颈部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

口腔-性接触:不可忽视的HPV感染新途径

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针对HPV感染,HPV疫苗除了用于预防女性宫颈癌发生以外。目前,很多学者均倾向于鼓励、推荐部分男性也接种HPV疫苗。尤其在欧美国家和特殊人群,即具有不洁性行为接触,或者是部分男男同性恋人群,如果条件允许,男女都建议接种HPV疫苗。与之同时,也要加强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实施局部高危HPV感染检测及早期病变排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上皮组织   口腔   宫颈癌   外阴   粘膜   肛门   持续性   疫苗   肿瘤   局部   新途径   细胞   途径   因素   发生   特殊人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