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不语真君子”检验人品,下半句品鉴德行,到底对不对?

当今社会参加各种宴席那是常有的事,既然是吃饭,喝酒自然是少不了,酒过三巡之后,有的人便会喋喋不休,胡言乱语,甚至骂爹喊娘的,可说是丑态百出;而有的人虽然喝多了,或者喝醉了,却依然保持沉默,一言不发,最多也是趴在桌上睡一觉,从不“惹是生非”,这种人就是人们常说的:

酒中不语真君子

说白了,就是自控力非常强的人,即使在脑袋不清醒的时候,依然能够强忍自律,不让自己失态,乃是真正的“君子”。

“酒中不语真君子”检验人品,下半句品鉴德行,到底对不对?

传说在三国时期的孙皓(孙权的孙子)就是“酒中不语真君子”的发明者。

公元241年,刚上位不久的孙皓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便宴请大臣们吃饭,在饭桌上,孙皓表现得非常随和,上来便自饮一杯,然后笑着对大家说:

“我今天就是单纯地想请大家吃个饭,你尽管吃,随便喝,就当平时在家里吃饭一样。”

言罢,见大家还是面面相觑,不肯动筷子,于是便又拿起一壶酒“咕嘟咕嘟”一饮而尽,而后把空酒壶往桌上一扔,带着三分醉意的继续说道:

“大家不要有任何拘束,给朕一个面子,不醉不休!”

然而,等孙皓讲完了,大家还是不太给面子,依旧一言不发,在那干坐着。

孙皓火了,直接举起一坛酒猛灌起来,一边灌一边还不停地劝说着大家伙:

“吃,喝......今天谁不喝醉,谁就是王八蛋——”

说完,就这么在短短的几个呼吸之间,便就把一坛酒给干完了。

酒是干完了,孙皓也成功地被干趴在了桌上,醉得不省人事。

“酒中不语真君子”检验人品,下半句品鉴德行,到底对不对?

大臣们一看,皇上都喝趴了,为了不让自己当王八蛋,便都放开肚皮喝开了......结果,一个时辰后,大臣们都喝高了,整个大宴会立刻变成了菜市场:

像泼妇一样骂街的,指桑骂槐的,直接说某某某贪赃枉法的,甚至还有言孙皓不是东西的......等等,一有尽有,可说是丑态百出。

不过,其中也有不少大臣虽然喝醉了,但却依旧彬彬有礼,一言不发,跟平时没什么区别。

不久后,宴会结束了——

第二天,那些在酒桌上丑态百出,胡言乱语的大臣纷纷被撤了职,甚至有个别还被砍了头;而那些没有失态,酒桌上仍旧能保持“绅士风度”的大臣几乎都升了职,有个别甚至还被委以了重任......原来,孙皓根本就没有喝醉,他只是装醉,趴在桌上的他把大臣们的话听得清清楚楚,记得明明白白——

后来有人问孙皓为什么确定那些人没有胡言乱语的“清醒人”,就是正人君子,就一定要委以重任?

这话其实很简单:您怎么就知道这些“绅士”没有在私底下诽谤您?

孙皓的回答也很简单:

“酒中不语适才是真君子也!”

喝醉了酒,依然没有胡言乱语的人,证明人家心里根本就没有花花肠子,这样的“老实人”,怎么可以不委以重任呢?

这便是“酒中不语真君子”的来历。

对,就是孙皓发明的。

“酒中不语真君子”检验人品,下半句品鉴德行,到底对不对?

这句话本来是没有下一句的,一直到到了公元243年,一个叫做竹林七贤的团队出现后的第三年,才有了它的下一句:

财上分明大丈夫

事情是这样的:

竹林七贤中有个叫做王戎的,人特别吝啬,是个有名的铁公鸡,人送外号王一毛,就是一毛不拔的意思。

举个例子:某某年,他侄子结婚了,王一毛送给了他一件毛衣,本来已经够寒颤了,可没过多久,王一毛居然后悔了,硬是让他妻子给要了回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抠门抠到家,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却是个正人君子,虽然爱财,却不贪财;据说:有一次,有个欣赏他的大官无缘无故的派人给他送去了百两黄金,要知道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结果,王一毛硬是一分没要,全数退回。

这就是所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酒中不语真君子”检验人品,下半句品鉴德行,到底对不对?

后来,在一次竹林七贤的聚会上,大家都喝得兴起时,阮籍(竹林七贤之一)来了雅兴,借用孙皓之口,出了上联:

酒中不语真君子

让大家对下联。

结果,才高八斗的嵇康(竹林七贤之一)指着王戎,脱口而出道:

“财上分明大丈夫”

众人一听,佩服不已,纷纷交口称赞道:

“妙!妙哉!”

——

自此后,孙皓的“酒中不语真君子”,便有了下一句:财上分明大丈夫。

两句合在一起便是: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酒中不语真君子”检验人品,下半句品鉴德行,到底对不对?

总结:有人说——酒品就是人品,财行就是德行。

意思很简单,看一个人的品德高不高尚,只要看两个方面就行了:

一,酒喝多了而不失态。

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道理吗?

有是有,但我认为,也不是绝对的:

就像现在许多喝酒喝高了的人,经常会“胡言乱语”,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吹一些无中生有的牛,但事后,他们便又都恢复了“正常”,有时候,甚至还会主动向您道歉,说什么“不好意思,昨天我喝多了,说的全是屁话,请你不要放在心上。”之类的忏悔之言,好像完全是无心之过。

试问,像这样的人,虽然没有酒品,但你能说他没有人品吗?

还有一些人特别贪财,凡事总喜欢占小便宜,即使婚宴上没人要的烟,食堂里准备扔掉的剩饭菜,他们都要去“贪”;然而,每当某某某有困难时,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的却永远是这些人......

试问,像这样的人,虽然没有财行,但你能说他没有德行吗?

其实,酒品也好,财行也罢,说到底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总之一句话:

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你们说,对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酒中不语真君子”检验人品,下半句品鉴德行,到底对不对?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人品   君子   竹林   丑态百出   铁公鸡   委以重任   贪财   正人君子   大丈夫   失态   德行   胡言乱语   大臣   宴会   桌上   分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