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的“积阴德”是啥意思,有何深意?为何不是“积阳德”?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我们经常听到“积阴德”,这三个字。

比如:

“三娃子,你就积点阴德吧,小心遭报应。”

“或许是你祖上积了阴德,你才会翻身的!”

“这缺德玩意,什么时候才能积点阴德啊!”

......等等——

那么,“积阴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是“积阳德”,到底有何玄机?

下面便来一一揭晓:

老话常说的“积阴德”是啥意思,有何深意?为何不是“积阳德”?

首先什么是“积阴德”?

什么是“积阴德”?“积阴德”又是从何而来?

据说,北宋初年,怀德有一个叫做王朝明的秀才,心肠非常好,经常行善,而且做好事从来都不留名,乃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太阳火辣辣的,似乎都快要把人给烤焦了......准备了三年的王朝明再一次踏上了赴京赶考之路。

一路上,他不断将诗书五经在脑海中重复循环着,像一帧一帧地过电影一样,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今年已是第三次,也是他给自己定的最后一次科考机会了,如果再不中,便就真是“与仕无缘”了......所以,这一次,他一定要考中!

“噗通!”

就在这时,忽然一只乌鸦从天而落,掉在了他的脚下。

乌鸦不断地抽搐着,口中吐着白沫,不一会儿便就没了动静。

王朝明摇摇头,心想天气这么热,这乌鸦一定是中暑而亡......

“万物皆有灵,好歹也是一条生命,死都死了,总不能还在太阳下爆晒吧......”

王朝明如是想着,心有不忍之下,便将“死乌鸦”挪到了路边,并用一片芭蕉叶将乌鸦的整个身子给遮了起来。

做完这一切后,王朝明才心满意足地继续上路。

老话常说的“积阴德”是啥意思,有何深意?为何不是“积阳德”?

皇天不负苦心人

不久来到京城王朝明还就真的考中了,而且还是解元,前三甲。

衣锦还乡的他,很快便就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接待,攀亲的,附会的也是接踵而至,一时之间,王朝明人生似乎也是辉煌到了顶点。

然而,乐极生悲.....

那一晚,架不住乡亲们热情,从来没喝过酒的王解元,居然喝高了......

有人说,喝高就喝高呗,人逢喜事精神爽,难得高兴,也是未尝不可的。

话虽这样说,但喝高了的王朝明居然把门前的小河当成了自家的热炕头,一头栽进了河中......最后,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把小命给送掉了。

新科解元乐极生悲,一夜之间成了“枉死鬼”,最痛心的自然是家里人,特别是王朝阳的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差点也跟着儿子去了。

老话常说的“积阴德”是啥意思,有何深意?为何不是“积阳德”?

按照规矩,死掉的人要在家中放三天,而后才能入土为安,王朝明自然也是如此。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三天,王朝明居然活了过来......他生生的自棺材中坐了起来,而后疑惑地看着围坐在周围,披麻戴孝哭哭泣泣的亲戚朋友,茫然问道:

“你们,你们这是怎么了?”

众人吓了一大跳,有几个胆小的直接便晕了过去,还是王母“胆大”,她喜出望外地对儿子说道:

“儿啊,你喝酒喝高了,掉河里了,我们,我们都以为你,你死了——”

王朝明闻言,恍然大悟,狠狠地拍着自己的脑门,懊恼不已:

“我,我可真糊涂啊......”

“儿啊,仵作都已经,已经确定你断气了,怎么便又活回来了呢?”

王母问出了大伙心中的疑问。

是啊,明明死了,怎么又活回来了呢?

王朝明沉吟了一阵后,摇摇头道:

“我也不知道,只是好像睡了一觉,做了个梦,梦中一个黑乎乎的家伙本来是要拿我魂魄的,后来和我对视后,居然又不拿了......最后,临走之前,还说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话......”

“说了什么?”

王朝明话音刚落,王母便急不可耐地询问道。

王朝明略一思忖了会后,道:

“好像是什么:助阴司还魂,积阴德扬善,功德圆满,故增阳寿二十载.....芸芸!”

“那个黑乎乎的家伙是不是长着乌鸦的脑袋?”

王母又问道。

王朝明点点头道:

“对,好像是乌鸦......”

王母神色凝重地盯着王朝明说道:

“我明白了......”

王朝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询问母亲:

“娘,您明白了什么?”

王母缓缓看着儿子说道:

“你前些日子不是说,去京城赶考的路上遇到过一只从天而降的乌鸦吗?”

王朝明点点头道:

“是啊,我看它可怜,死了还要晒太阳......还特意用芭蕉叶替它挡起了太阳......”

王母继续说道:

“不错,那只乌鸦就是拘魂阴司,又叫黑无常,那日拘魂阴司定是在拘魂中遇到了凶灵,遭遇了不测,才从天而降落到你脚下的......拘魂阴司来自冥府,属阴,在奄奄一息之际特别怕阳光,因为你的善举,无心之下用芭蕉叶遮住了阳光,阴差阳错地保住了他的性命......故而这一次他来拘你魂魄之时,才放过了你,也算是一种报恩吧!”

王朝明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

“您是说:那天的那只乌鸦就是黑无常,他,他其实并没有死......”

王母点点头:

“应当如此。”

王朝明沉默了半晌后,继续问道:

“那什么是:积阴德扬善,功德圆满?”

王母回道:

“所谓阴德,就是你做的那些不求回报,不留姓名的好事;其实在冥府都有记载,而你救了黑无常后,便正好应该是凑足了一定的阴德量,由量变引起了质变,故叫做:功德圆满!”

王朝阳恍然大悟道:

“原来如此!”

......

老话常说的“积阴德”是啥意思,有何深意?为何不是“积阳德”?

小结:其实“积阴德”最早是出自《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后来司马光将之进行了深挖,便就变成了: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发展到现在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所谓“积阴德”就是做好事不留名。比如:某某某匿名向为灾区重建捐了3000万,某某某默默将一扎钞票塞入捐款箱后便转身离去......

再次什么是“阳德”?

顾名思义:与“阴德”相反的就是“阳德”;说白了就是:大张旗鼓的高调做好事,为的就是青史留名。

最有名的就是沈万三为金陵(现南京)捐城墙——

话说,明朝初年,大富豪沈万山为了讨好朱元璋,有一天趁着朱元璋过50岁生日之际,特意跑到他跟前献媚道:

“陛下,臣为您准备了大礼!”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道:

“说!”

沈万山得意地笑道:

“臣已斥巨资为陛下您修建城墙了......全部用上好的青砖,并以糯米汁粘合,保证千年都不会坏——”

朱元璋闻言后,只是从鼻子里哼道:

“那就建吧......”

沈万山颇为高兴,以为马屁拍成了......于是,三年后,明朝最坚固的城墙砌成了......

然而,沈万山也同时被朱元璋给除掉了。

老话常说的“积阴德”是啥意思,有何深意?为何不是“积阳德”?

小结:南京城的明城墙迄今为止还立在玄武湖畔,昂首扩扩,巍然不动,由此可以看出沈万三的确是出了“不少血”,确实为明王朝的巩固立下了不世功勋,可算是积了不少“德”。

但,那只是有目的,有企图的“阳德”。

虽然也算积善积德,但却不实诚,掺杂了私心......

最后总结:

原来“积阴德”是做好事不留名,而“累阳德”正好相反:留名做好事——

说到这,或许有人便认为:“积阴德”不求回报,乃是君子所为,非常好;而“累阳德”为名而立,太市侩了,不符合君子之道,不可取......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我觉得吧,不管“积阴德”也好,“累阳德”也罢,最终只要是做了好事,切实抓住了问题,化解了矛盾,解决了困难;便是有用的“德”,得人心的“德”......就是“好德”......反之亦然......不存在绝对的君子小人之分——

您说,对吗?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阴德   解元   阴司   明朝   冥府   京城   功德圆满   乐极生悲   初年   芭蕉   深意   老话   城墙   子孙   乌鸦   君子   说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